曾经(1 / 2)
下一秒傅元姝转头回来看向许衡雅,面上是平和而坦然的笑意:“以前我从来不会因为任何一束月光、任何一个日落而驻足停留,甚至是这样安静地欣赏,但遇见我先生以后,我慢慢发现原来生活,不是只有被工作填满来获取成功这一种享受方式。这也是我和启舟离婚的原因。”
想要离开的脚步因为她主动地打开话匣而充满好奇地停留了下来,许衡雅不算太明白她的意思,微微蹙起的眉毛透露出了她内心的疑惑,于是傅元姝慢慢给她讲起她与荣启舟的曾经。
两个人的相识自是由于双方家庭的认识,荣启舟沉默少言,傅元姝也安静稳重,两个人待在一起,可以各自安静地看书读报,没有争吵和打闹,就这么静静地待一下午,这在双方父母的眼中竟就不可思议地变成了所谓的“天造地设”。
傅家孩子众多,傅元姝却是唯一的女儿,面对其他兄弟对父亲位置的虎视眈眈,她却想走出自己的路子,不去夺傅家那把掌门人的龙头椅。或许是重男轻女的傅老爷子对女儿的期望原本就不高,又或许是她想证明女儿就未必比儿子差,所以傅元姝一直在为创立自己的公司而努力。在这一点上她和在荣氏不断磨练的荣启舟倒是意外地相似,于是见面时两人可谈起的话题也算是不少,关于生意和企业管理的事情她亦会向荣启舟取经,而荣启舟难以解决的问题也会从傅元姝那里找找不同的思路。久而久之在长辈的撮合下,就连他们自己都以为彼此是合适的那个人——性格相似,年纪相仿,眼界和家庭都相近,思维方式也很容易一拍即合,就连生活习惯也没有什么难以接受的,故而他们之间即便没有感天动地、轰轰烈烈又或是刻骨铭心的爱情,但他们也还是答应了关于结婚的提议——比起将来可能不合心意的商业联姻对象,倒不如是彼此这个相处多年,融洽默契的老友。
于是他们便在这样的认知下结了婚。
对各自都很熟悉的两个人,会记得对方的生日和喜好,了解对方的脾气和性格,知道对方不可触碰的逆鳞和伤疤,也记得对方家人的生日和重要的注意事项,甚至在床上也可以相互配合。好像他们的生活处处合拍且和谐,可是似乎细究起来总像是少了什么,但那个时候的荣启舟和傅元姝都没有察觉。
然两个没有生活情趣的人住在一起,就连客厅和卧室都像是会议室和临时休息室。一个人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多出一个人后才恍然发觉这样的日子真是好没意思。结婚的三年里比起夫妻他们更像精诚合作的工作伙伴,亦默契地不打算备孕——一是他们都不是喜欢小孩的人,二是双方都有各自的事业要顾,实在无心增添一个麻烦。他们像同一屋檐下各自工作的两台机器,可以各自为阵,可以相互配合,但从没有过相互依靠的感情。于是当她连轴转地处理完工作又坐了十几个小时的国际航线疲惫不堪地拖着有些不适的身体回到家时,迎接她的只有荣启舟一句毫无情绪起伏的“回来了”——他们是一样的人,这样的工作状态于他们而言可以说是常态,故而面对这样的彼此,他们之间没有心疼没有埋怨只有习以为常的平淡。
不知道为什么傅元姝第一次感到有点失落,失落于他的视若无睹,失落于他的习以为常,或者是失落于这日子的无波无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