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技术改进(2 / 2)
所以当初他将工期定到3-4个月并不算特别夸张,毕竟叶明脑子里已经有了麦道82的所有生产技术,很多并不太重要的零部件,直接原样照抄就行,并不用担心麦道公司的人来找麻烦。
因为这些都是通用零部件,不光麦道公司是这个结构形状,其它客机生产企业也是这种形状,要是这些都被限制,那别家公司也没法生产客机了。
在资金资源充沛的情况下,运-102的生产速度是远超当初运-10的,这款客机那数百万计的零部件被分门别类的分配到全国一个个相关配套生产企业,这大大加快了运-102的生产速度。
叶明是下定决心将运-102设计成一架100%国产化的民用客机了,这样也省了再被卡脖子的可能,为此他不仅在北飞和沪飞组建了配件生产车间,还花费资金支持国内有相关技术能力的生产单位升级技术设备。
由于早就在直升机航母项目时就拿到了全国各大配套生产企业了如指掌,叶明几乎没有浪费时间就很快安排好各个单位的生产任务。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除了资金消耗有些快以外,毕竟前期放在北方厂的3亿资金已经被用的七七八八了,但谢红军还是非常给力的,老头又闷不吭声的给北方飞机制造厂调来了一亿软妹币的资金,还说不够可以再调一亿过来,这已经是北方厂剩余的所有流动资金了。
谢红军做的还不止这些,他还主动接下了监督催促各个生产单位的工作。
这可是一件有些出力不讨好的工作,毕竟叶明对这些零部件的要求非常高,如果生产单位生产出来的零件设备不合格,就需要让他们销毁不合格的产品,重新进行铸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