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钨钢材料(1 / 2)

加入书签

其实,黄续华和黄伟禄两人本来是一对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只不过他们俩都有个臭毛病,只要是聊起自己项目上的事情,就互不相让,总有种针尖对麦芒的感觉,时间一长,就感觉疏远了。

特别是前段时间巨浪1型潜射测试失败,黄续华可是对着黄伟禄好一通埋怨,认为导弹项目拖慢了国产核潜艇的服役进度,那时候的黄续华可是跟黄伟禄红了脸的。

因为黄续华跟刘总打小报告,说导弹项目组里全是派不上用场的生瓜蛋子(不成熟的意思,这里形容新手),所以他要求加入到导弹项目组里,除了负责督促研究进度外,还能给导弹设计团队一定的技术帮助。

这话说的虽然没毛病,但明显是不信任导弹项目组的那帮“生瓜蛋子”了。

黄续华说导弹项目组全是生瓜蛋子其实一点毛病都没有,因为,整个巨浪1型导弹项目组,除了黄伟禄这个总设计师,聚拢在他身边的只有几百个经验不足的年轻人,人数虽然不少,但是这些年轻人很多都不是导弹设计专业,也没学过类似的专业知识。

他们是地方上选拔出来的优秀技术工人,这些人有搞电焊的,有钳工、车床工,在他们各自的专业确实都很优秀,但是,他们里面真正通过各所大学专业学习过导弹设计的还真没有多少人,即便是有几所理工大学的毕业生,也都是没有独立设计经验的生瓜蛋子,不能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缺乏常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黄续华认为,正是因为导弹项目组的成员经验不足,所以才会造成首次试射失败的结果。他认为应该将导弹项目团队里的年轻人都送回原单位,他重新选拔一批有经验的老人来,肯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黄续华这番说辞倒还真没错,但黄伟禄还真舍不得让这些跟着他几年十几年的年轻人离开,这几百人里,很多都是20来岁就来到了戈壁滩上的研究基地,默默无闻的参与进这项旷日持久的研究,从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很多人已经步入四十岁的年纪了。

这些人在他的悉心培养下,早已经不是当初的懵懂无知了,他们也有了很多研究经验,如果这么被遣散了,那他黄伟禄十几年时间的培养岂不全浪费了,更何况,他们项目组也不是一事无成,毕竟早在几年前,巨浪1型弹道导弹是陆基测试就已经成功了,射程1700公里,并不比东风系列导弹差多少。

这也证明了项目组里的“年轻”人都很努力,至于潜射测试失败,责任全都是他黄伟禄的责任,是他没有做好设计,是他技术能力不够的原因,那段时间,黄伟禄非常自责,他主动将所有责任都扛了下来,像是个老母鸡一样将项目组里的“年轻”人都护在了身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