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被惊吓到的康程(1 / 2)
说回到《官司》这篇小说,文学创作自由度比影视剧是要大的,这是一个潜规则,艺术创作的自由度和受众群体是成反比的!
意思就是说受众越多的艺术创作形式,自由度越低,严肃文学看的人少,自由度就高,影视剧看的人多,自由度就相对低。
其实华夏影视作品的审核是一个谜,因为既没有标准也是与时俱进的,谁也说不清楚。
按照圈内流传的小道消息,电视剧最严格其次是电影、小说,最宽松的是诗歌,这个好像是根据受众群体的大小决定的。
虽然是小道消息,但也确实如此,也就是康程不知道,未来还有一篇描述尿出一个坑的诗歌来呐,还明晃晃的入选教材,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
所以在华夏作家写小说,表达一些另类的观点还是自由度挺大的,因为没多少人能看到,就比如《小说月报》、《收获》这样的严肃文学杂志,其实真没有多少人去买来看。
可是改编成电影,还是投资巨大的写实大片,《集结号》沿用原著小说的观点就值得商榷了。
小说里的观点和价值观是不是经得起推敲,电影主创团队肯定是研究过的,那最后电影还是这样拍,那就说明电影的主创团队明显是认同了这个欺骗的故事核心,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冯晓刚是当过兵的,包括华艺兄弟的老板大王也是当过兵的,他们对我军不可能不了解,
首先《集结号》这个名字就很有意思,其实很多历史资料都有指出,我军根本就没有什么集结号,那当过兵的老板、导演为什么要杜撰一个不存在的集结号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