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被偏爱(1 / 2)

加入书签

这话说完,宋皇后神色随即黯然,甚至连教邦媛书法的心情也没有了。

实话实说。赵炅虽然作为一个皇帝,在军事上无能至极,对身边人刻薄寡恩。但对于赵宋王朝三百年之昌盛的文化事业,他还是做出了突出贡献的。

早在即位之初,赵炅为了提倡文治,保管书籍,在原有的三馆(昭文馆、集贤院和史馆)的基础上,设立“崇文院”,又在崇文院内创设秘阁,合称“馆阁”。

赵炅鼓励献书,搜求书籍,在宫中搜集的书籍的基础上,命文臣编纂了《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三大类书,与其子宋真宗时编纂的《册府元龟》合称“宋四大书”,中古文化为之一盛世。

当然在这个时间点,还是只有《太平广记》和《文苑英华》已经成稿,赵元侃酷爱杂书,借阅也不奇怪。

比如说《太平广记》吧,是一部文言纪实小说的总集,为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等14人奉赵炅之命编纂。

全书500卷,目录10卷,属于类书。因此分为很多类,如“神仙”“女仙”“鬼”“精怪”“狐”“感应”“谶应”“廉俭”“气义”“知人”“俊辩”“幼敏”“豪侠”等。

但问题是,这编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经过残唐五代的战乱。人们连生命财产安全都无法保证,更何况书籍呢?远的有黄巢起义时大肆屠戮世家。千年积累的五姓七望多年藏书毁于一旦。

近的有南唐李煜国破家亡时一度沮丧到要自杀,先烧了唐宫三十九年书籍积累,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损失。

当然,李煜这个软脚虾在最后又舍不得死了,以至于被曹彬押送到开封,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