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三十二章:石守信(1 / 2)
刘娥的困局,是因为蜀地叛乱引起的。
因为赵炅感觉特别没面子,李皇后要把蜀地籍贯的女官放出宫或者迁到洛阳、南京(今商丘)行宫。总之别碍眼,那刘娥怎么甘心啊!
这里展开说一下,川蜀地区起义(官方称呼叛乱)以来,赵炅开始不重视导致地方官府没有有效组织,给了王小波和其他起义首领相联合的机会。这就给后续的平叛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不利。
首先益州等地的驻军是没人敢指望了,寇准非常犀利地提出“国朝大患仍然在北,不可以轻动边军”。这一观点得到了包括曹彬、潘美在内的几乎所有宿将认可,乃至于镇安军(陈州,今河南淮阳)节度使,中书令、卫国公石守信也时隔多年第一次上疏支持了小翰林寇准。
一时间,寇准名声大震。赵炅于是从中央调的禁军。
石守信何人也,那是宋太祖赵匡胤结义兄弟,早年间一起在后周时代对北汉的高平之战中崭露头角,从此之后两人就像天生的搭档一样,同进同退。征淮南、进河北,典禁军,一直到赵匡胤黄袍加身从,可以说石守信代表的军方力量给予了这位老兄弟最大的支持。
赵匡胤于陈桥兵变前一夜,派心腹小校郭延赟飞马回京,向石守信坦言计划,好兄弟立即部署“将士环列待旦”,策应赵匡胤兵变部队回京。逼的韩通自杀式对抗,宰相范质等屈从,劝符太后接受禅让,保全郭氏苗裔。
所以说,宋朝建立后,石守信列在六位主要开国元勋(翊戴功臣)之首,升任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并改兼归德军节度使。
当然,他也是另一历史著名事件“杯酒释兵权”的配角。
从此之后就慢慢淡出了权力中心,安心享受富贵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