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一百章:和平不是靠和亲(2 / 2)

加入书签

还有更吓人的五胡乱华和汉人南迁没有说出口。但赵邦媛清楚的知道,如果在战和问题上模糊了立场,这些事情早晚会以更加惨烈的方式发生。

眼看妹妹如此激动,本来已经有所动摇的赵滋立刻坚定了立场,将耶律斜轸等人请回去休息。接着他又转身对赵邦媛道:“你今日话太多了,回宫去闭门思过。”

邦媛不言,默默行礼退下。

赵滋又对宰相说:“朕与先帝的恩怨,各位或多或少都是知道的。人但死债消,朕总不能迁怒他的儿女吧?”

众人默然,在这个方面,新君确实比先帝做的好太多了。至少宫中李太后的供奉依旧,每月可以见一次家人。就等着西边宫殿打通后带着子女正式移居了。

但总是有主和派,的礼部郎中,殿直学士李沆就道:“官家一片仁爱之心,臣等无话可说。但是你也要考虑天下万民呀。契丹方面的态度,嫁一位真公主就是底线了。即使汉高祖、唐太宗都有过和亲之举,这不丢人!臣知道,牺牲一人以全天下有点儿难以说出口,陛下自己因为永国长公主差点儿和亲也曾经感同身受。但长公主那是天真孩子的看法。官家不能因为疼爱妹妹而失去了人君的理智啊。”

“朕知道,朕很理智。”赵滋不知道李沆将来有“圣相”之称,只是觉得这位爱惜民力的官员很得他的喜欢。并不因为他是商王的老丈人而有所防范,反而说话比较客气。

“朕对于契丹此次提议,考虑的主要有两条。其一是朕不嫁自己亲生的妹妹,反而把堂妹嫁出去心里过不去这一关。而且契丹人说这是底线,但愿意娶一个无权无势甚至和朕有仇怨的公主,与他们有什么好处呢?必然还有后手。所以朕不敢贸然答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