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百八十四章:君臣之争(1 / 2)
赵滋可能是连续几天没睡好,竟然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道:“朕早就已经处置了田家,收了一半的功臣田。还把几个子侄的荫官给罢黜了。田重进到底是周世宗时期就冒头的老人,不好再过了吧。”
邦媛恨哥不上道儿,一个眼神示意,这下赵滋总算理解了,道:“除了雷允恭,剩下的人全都出去,不得窥探。承皓你在外面守着。”
夏承皓早已经是皇城司指挥副使,只因为上头和秦翰的原因一样,压着一个窦神宝,但实际权力是一点儿不差的。闻言不由感慨,官家对这个妹妹到底还是不同啊。但心里想归想,他在执行上可是一点儿也不敢含糊。只看着宫人把几道小菜端上来。就全都离开了。这才亲自把殿门关上。
邦媛是真饿了,先吃了一口羊肉汤饼充饥,然后才道:“你我兄妹在早年中常说,爹爹为了换取兵权,给予了功臣太多富贵,钱帛也就罢了,这田地却是国家的命脉。但偏偏我们却不好反对。这不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吗?”
赵滋到底也不傻,而且已经当了好几年皇帝了,闻言瞬间道:“不错,这事儿往大了说,就是欺君罔上,让他们拿钱买命一点儿都不夸张,只是为兄担心株连太过或影响朝政。契丹那边儿一直不安生,你是知道的。这两年李继迁和吐蕃打的你死我活,归义军首鼠两端还有王小波逃到了苗岭,始终不肯相信朕的诚意接受招安。这些朕都不得不考虑。”
赵滋忍大臣们其实也挺久了,这不是不敢贸然动吗?谁让他爹和他叔留下的积弊太多了。
邦媛闻言一叹,别人倒也罢了,王小波这位在历史上英勇就义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居然过了这么些年还活的好好的。而且在少数民族聚居的。两广地区又开始打起反对大宋的旗号。
其实赵滋并不想跟他为难,毕竟那个时候真的算是官兵民反。所以想了个招安的办法。但问题是,就宋朝对待西川人民的态度,哪怕赵滋身上有一半的蜀人血脉,人家也不信呀。
不过话虽然如此,邦媛还是道:“哥哥,当年那些旧臣里。此一时,彼一时,先帝那个时候确实不敢动。但如今石家和王家都是识趣的,并没有掺和这件事情。鲁国公代国公和李节度正想建功立业,更加不敢跟您翻脸。而田重进,米信垂垂老矣。崔翰他们更是坟头长草了,只要有正当的理由。他们家那些文不成武不就的子孙能闹出什么事情来?就算有,真有不怕死的闹事。但是哥哥,您这三四年皇帝当的也算勤勉吧,也就这一件事儿让人说。但别人难道就没有小辫子?”
赵滋好像体会出一点滋味,道:“你的意思是,让我抓他们的把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