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201章:出兵之二(2 / 2)
说到这个种世衡简直是一肚子苦水,道:“节帅容禀,下官也是想去大名府至少是陕州的,可是最近契丹人老有小股人马趁夜奔袭。虽然不是冲着我们来的,但也损失了不少人手。家乡子弟固然一心报国。可是长此以往,难免心生异志。这太行山连接南北。东西纵横。下官想着在此处选个地方挫一挫敌军锐气。等到朝廷正式任命了兵马元帅,也好去投奔。”
李继隆那个无语啊,确实不是冲你来的,那是冲我来的。不过眼前这位种小郎君想的和自己一样。选的地方也一致,倒是让李继隆起了爱才之心。等到进了丘陵后的平地山峰之间藏兵井井有条,就更是惊叹了,道:“我只知你家世代都是大儒,难道还有兵法大家吗?这排兵布阵可不是你这个年纪能自己想出来的。”
种世衡尴尬地挠头,他们家哪来的兵法大家,母亲和叔父还一直反对他走武人之路来着,因此,老老实实的倒是我们在这里遇到一个老道士。他说我这样放置人马不行,教了我几句,小子毕竟看过一些兵书,知道他说的是道理,所以才听了他的。
其实北武当山遇到道士再正常不过了,这里本来就是道教名山。但道士懂兵法就很让玄幻了,首先就让人想到张良,李继隆忙问:“那道长人在何处?快带我去引见。”
种世衡无奈道:“他教完就走了,这山上朝阳洞、三清宫好几座,但是都知道要打仗了,倒是跑的干干净净,只有两一两个,实在老的走不动的。我叫人给他们留了一些粮食。”
李继隆还想再说什么,忽然脸色一边,直接蹲下听地上的声音,几个积年的指挥使也变了颜色,他们知道节度这时听到马蹄声了,李继隆有个本事就是能根据声音判断敌军数量,这点赵炅就夸过他。
但是看李继隆面色沉郁,谁也不敢主动开口,还是荆嗣道:“节帅,这野狐岭狭小,咱们这么些人挤进去,恐怕会把这些关中的孩子们暴露了。此事紧急,请您尽快下令。”
李继隆严肃道:“无妨,来这野狐岭也不只是图这里打伏击容易,更有后边五座山峰了。我虽没有那位老道长厉害。但怎么藏人还是会的。杨延玉,你们由这位小种郎君引路。去那边的西角峰栖身。曹玮,你们等会去后坡的水源处藏。荆嗣,你放走几匹受伤的战马,委屈我大宋的将士了,上面绑上几位殉国的袍泽,都听懂了没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