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230章:公道何在(1 / 2)

加入书签

这边开封城里牡丹遍地,繁花似锦下的阴暗龌龊邦媛是看不到的,即使知道暂时也没空找麻烦。

当然不是因为她怕了,而是因为眼下有个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大宋建国不过三十多年,冗官制度的缺点已经显露出来,不仅是财物开支巨大,更重要的是,一个官职上好几个人,政令并不通达。导致皇帝加宰相双重强调的抚恤金发放中问题重重,这样的重大事件倒是没有哪个找死的来贪污,可是普遍不担责任,遇事推诿,阳春三月是贵人们踏春赏景的好时候,可对于家里少了男人和有伤者的底层百姓,青黄不接,再又不下雨,来说可就是要命了。

邦媛再得知自己被参奏僭越之后,反而不着急了,拿着宝剑去了河北两路转运使的公廨,逼着大员到小吏百倍速工作,还放话道:“吾为大宋太祖女,当今天子妹,受天下供养,为将士保护,今日别说是骂我僭越,就算是说我跋扈泼妇,这款项和米粮我也要看着你你们发下去,不然我舍了这身紫袍金带,你们也都下去跟这些忠烈做伴吧!”

她的名声经过这两年官场上哪有不知道的,何况这一身杀气别人哪里敢赌,就算恨得极了也只能回去写信给后台写奏疏给台谏,面上没有敢不顺从的。

本来为此来调解的曹彬看到这一幕,五十多岁的人竟然五味杂陈,只补了一句,“从去年十二月,河北就是战时管理,尔等懈怠之罪责,本帅少不得参奏,若还想将功补过,就勤勉一些。”

这个人有个人的底气,赵邦媛的底气在于她再差也就是名声的问题,赵滋不可能杀她。澶州经此一事起了大作用,就算由别人接手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至于封号食邑的削减,她表示不在乎。

而曹彬毕竟是此次的主帅,他又没有赵邦媛肆意,人家老牌将门说话自然有底气,也不是你能瞎污蔑的。从转运使到小吏只能更加卖力。

倒是种世衡陷入了强烈的精神内耗,他带来的三千关东子弟也死了不少,按说战后抚恤这不归河北管理,河北转运衙门是压根儿不想接手这个麻烦的。全靠赵邦媛拿着刀剑给人讲话才给了这些烈士公道和恩赏,这让名门出身的他陷入了深深的疑问。明明长公主的做法是错误的,但效果却是好的,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却被官吏推诿为不是自己的责任。他甚至都不敢想象,如果没有长公主出来承担一切,他该如何面对家乡父老。

曹玮和他交情不错,此次并肩作战,更是有了生死之谊。看这哥们儿眼看要把自己郁闷死,拉他出来喝酒的。席间曹玮劝道:“战死的军人有了说法,你也不要太悲伤了,毕竟打仗总是要死人的,而长公主那里,我说句不该说的,你也不用太担心,官家是如何护着她的,我可是亲眼见过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