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240章:女官争议(二)(1 / 2)
赵滋道:“相公,这两者当然有关系。唐僖宗明言都是世家大族女,但她们的父母家人只教她们诗书礼仪,却不知在这乱世之中,这些东西无法保护她们。而当今天下虽然不能说那么乱,却远没有到四海承平的时候,将来北伐,男子当战女子当运。作为哥哥,我希望邦媛有能力也有权力保护自己。作为帝王,朕用邦媛,固然有骨肉之亲,但若说用女官,则是在天下树立一个榜样。都说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所以朕这里明码标价,有功当赏,与你是权贵还是小民,男人还是女人全不相干的。”
吕端其实一开始就发现,今日的帝王虽然有些悲痛之意,但比平日里多了几分坦诚。今话说到这份上,更是证实了他自己的猜想。他道:“官家就不怕臣等错想,以为官家是要大量启用女官来抑制臣等士大夫。”
王禹稱变了脸色,连新入职的御史薛奎都拼命眨眼,王旦更是道:“相公慎言,这是君前失仪。”
虽说咱们想拥有更多的权力但不能否认坐在你面前的还是生杀予夺的皇帝,你这不是隐隐的有逼迫他的嫌疑吗?更重要的是,把我们也拽到一块儿了。
可偏偏赵滋居然一反常态,没有生气,道:“身为天子,俯视百僚,何分文武?男女?刚才说到黄巢之乱,正是因黄巢断了世家百年根基。所以卿等俱是小官或者耕读之流。所以朕读史书,痛恨此人之残暴,却不觉得这种改变有什么不好。毕竟,若只是五姓七家垄断了学问。天下人没有了上升空间,只能世世代代做人下人,那早晚会有吴广陈胜一声高呼的。而反过来说,如果卿等接受女官进入朝堂,焉知不能使儒学更为昌盛,使得家家读孔孟,妇人能知国事,就算不是每个女子都能入朝为官,她们将来为人母亲时教育孩子,也不会变得锱铢必较。”
吕端曾经也是一个怀揣孔孟之道的热血少年,只是被世事磨平了棱角。他看着眼前正年轻的帝王,缓缓摇了摇头,道:“官家今日跟老臣说的是真心话。老臣也只好真心说一句得罪的话,自古阴阳有序,轻易打破容易,一旦出现了难以挽回的后果,官家想过该怎么办吗?臣知道官家受教于太后,是以宽容。而太后出身何等高贵,教养也非一般妇人能及。所以官家不能拿太后来想象天下的妇人。”
赵滋听他没有提及徐慧,笑道:“不错,大娘娘出身莒县宋家,祖母、母亲皆是公主。近代以来富贵无极,可是吕相公,还有王学士、薛御史,你们想过没有,为何如此聪明的大娘娘,在当初爹爹驾崩之后会输给先帝?”
吕端还稳得住,王旦等人是彻底懵了,这事儿都过去四五年了,你们皇家自己讳莫如深,怎么今天说起来到如此肆无忌惮?这兄弟相残,叔侄反目的戏码,在前朝李家已经演的够多了,咱们大宋朝能免就免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