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265章:邦媛火气(1 / 2)

加入书签

按说,作为外地的宗亲,就不应该和这些朝廷举子有任何接触。哪怕是送一些路费(仪程)都应该是地方官或者三老出面才对。

但赵邦元少年从军,性格刚硬,天下皆知,别说冯拯这个谄媚的,就是一向有原则的彭惟年都表示习惯了。

何况河北北部本就贫瘠地方,收入也不多,能供养得起读书的人家也少,长公主愿意出这一份钱,还算是替他们节省了开支呢。

彭惟年道:“本州都发放了,是昨日刘家令盯着去的,详情殿下可以问她。”

冯拯则更亲近一点,道:“本州也是,只是看到李郎君也去了,才知道殿下如此看重进士。”

邦媛心情不错,笑道:“不能因为我是走武臣路线的,就不看重文文治了,其实也不怕二位府君(知州别称)笑话,我少年激愤之时,不仅看不惯先帝扩大进士科,甚至觉得先父以文御武都是被赵普忽悠了,直到真正出任地方好几年,才知道百姓安宁有多不容易。而科举虽然不能说十全十美,总是比先前的举孝廉和九品官人法更能选出人才,造福一方了。何况本朝经过乱世,所谓世家已成毫末,就是不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也不成了呀。”

两位知州虽然跟他也算接触多,知道这位主号出虎狼之言,但没想到她这么敢说。彭惟年终究忍不住道:“贵族点评一下,科举也就罢了,为何还要对太祖陛下加以臧否。因为人子如此不孝,教咱们做臣子的如何事君以忠?”

邦媛本也没想讨论这事儿,但被说到头上不得不正色道:“太祖,陛下与我是君是父,可谁说君父就不能有错了。若。自来帝王都无错,那朝廷要御史做什么?何况,我说这番话,本就是在检讨自己年少时想法过于偏激。彭知州,这样计较,倒是真让我想告诉你一件别的事情。”

彭维年本来是在户部干得好好的,因为屯田工作,被迫到邦媛手底下工作。他虽然没有寇准这么严重的性别歧视,但心里也着实不是滋味儿。但越是这样的人,越知道上尊下卑。更应在北方这些年见识了撩人凶残,知道朝廷少不了邦媛,不得已准备听她讥讽。

但他终究小看了邦媛,她深呼吸了几口气,居然换了话题道:“罢了,我尽心而已,不需要认可。既然这件事办妥了,接下来考得如何是他们自己的事。春耕既然完了,榷场的事又要开始讨论了,契丹这一两年过分平静,吾觉得不是好事,尔等回去要尽力安民,军队上有行动务必配合,我有事也会通告商量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