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第二九章:治倭方略(1 / 2)

加入书签

羽前庄园内,方梦华与藤原行景在榻榻米上相对跪坐。她的目光轻轻扫过房间,细腻的和式摆设、矮桌、屏风与茶具仿佛凝固了时光,让她回忆起21世纪游览京都、奈良时的感受。在现代,奈良保留了大量古典文化,宛如一座时光的宝库,而此刻的12世纪倭国,同样展现出一种古朴而与宋朝迥异的风貌。房间内那些精致的器物每一样都带有古老的中土气息,但它们的形制和风格,已经与中原大地上的宋朝有了显著的差异。

和服仕女恭敬地呈上抹茶,清淡的茶香弥漫在空气中。方梦华接过茶碗,微微啜饮,心中掠过对倭国文化根源的思索。她明白,倭国文化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徐福东渡时带来的中原文明,那时正值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此后,倭国不断从中土吸收养分,但却仿佛陷入了时间的定格。即便在盛唐时期,倭国派遣了遣唐使学习先进的中原文明,仍旧未能彻底跟上中土的更新换代,而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复古风格。

「藤原样,」她柔声开口,带着轻微的笑意,「贵国的文化独具匠心,不禁让私想起汉魏晋遗风。正如这茶具,这般精致却带有古朴的气息。」

藤原行景微微一笑,拱手道:「方殿下谬赞了,倭国虽小,但仆达珍视古代的智慧与传承,保留着先人的文化精髓。」

方梦华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思索。倭国的文化虽源于中土,但这种闭锁与孤立却让它与外界隔绝。在藤原行景等倭国贵族的话语中,「天下」不过是倭国的三岛之地(所以尚未被开辟的北海道只好笑纳了),周边的宋朝、辽国、金国和高丽对他而言如同遥远的海市蜃楼,甚至中土的大唐什么时候变成的大宋也是懵懂不知所以。这样的世界观,与中土那种深刻的东亚文明「天下」格局相去甚远。

她不禁想起世界岛的那一头,英国与欧洲大陆国家间的博弈与互动密切无比,让英国形成了独特的海权文化秩序。而东海比英吉利海峡宽广得多,风浪更为凶险。哪怕以宋军精湛的楼船技术,跨越东海也已是艰险至极,更遑论这片孤立的岛国能在古代发展出足够的海权文明。

「倭国终究是个岛屿,再怎么自称‘大日本’,也难以脱离其局限。」方梦华在心中自语。

她深知,倭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发展模式——在海路的隔绝和大岛的封闭性下,倭国的战略思想远不及欧洲那些与邻国频繁交锋的国家。这使得她的任务变得简单且复杂。她已然占领了济州岛、冲绳与北海道,对倭国形成了战略包围,倭国根本无法逃脱这张网,而她却并不打算一鼓作气摧毁这个尚未意识到危险的岛国。

方梦华突然想到,在她来到这个时代之前,曾有无数爽文中描写过穿越古代灭倭,甚至有人以为这是替未来日本军国主义侵华复仇的方式。然而,站在这座古老的庄园中,面对这些尚未经历未来战争的倭国百姓,她心中的复仇情绪逐渐消散。倭国的平民们无辜地生活在他们的时代中,浑然不知在几百年后,这片土地会发生怎样的历史变迁。

「让这些人承担未来平行时空中的仇恨是不公平的,毁灭一个文明并非我的目的。」看着藤原行景,方梦华心中想道。她意识到这个时代的倭岛仍是一个保守而封闭的古典社会。而且,她在现代时也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不论是文学、动画、还是历史遗迹,她都曾为这些文化的美感所折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