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北丽投金(1 / 2)

加入书签

宣和六年夏日的高丽北界的天空阴沉,冷风从辽东平原吹来,带着肃杀的寒意。远处,金兵的一支偏师正在高丽边境安营扎寨,旗帜猎猎作响,象征着威胁与逼迫。这支偏师的统领,是金国名将镶红旗猛安详稳(完颜希尹之前通过《鹿鼎记》话本了解到清朝八旗制度并针对金国实际情况改编「十旗」,猛安详稳大致等于后金八旗的甲喇章京)蒲察没里野。他奉命驻扎于高丽北界道外,以压制高丽,迫使其臣服。营地里的金兵们士气高涨,训练井然有序,仿佛随时可以南下,撕裂高丽的防线。

与金兵的驻扎相呼应,西京叛军也在蠢蠢欲动。西京的大臣郑知常,早已暗通金国,如今他再次策反了开京朝中的亲金派大臣白寿翰。两人对高丽的国运满腹轻蔑,认为唯有依靠金国的力量,才能在高丽的乱世中谋取更大的利益。

高丽北方的寒风愈加刺骨,拓俊京站在城墙上,目光凝视着远处的营地。此时的他,身处巨大的权力漩涡之中,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作为高丽边军的大帅,拓俊京本是忠于开京王廷的核心将领,曾多次镇压边境叛乱,深受王廷的信任。可如今,他却不得不面对一场极为艰难的抉择。

一方面,西京叛军在南面迅速崛起,叛军大臣郑知常和亲金派官员白寿翰已经成功策反了不少高丽官员,甚至连高丽王族中的王之印也在叛军的扶持下登上了西京王位,成为了新的傀儡王。这股势力不仅夺取了西京,还迅速扩展其影响力,意图南下攻打开京。而与此同时,金兵则在北方逼近,蒲察没里野的偏师正驻扎在高丽北界道外,虎视眈眈。

拓俊京深知自己此时已被夹在两股强大势力的中间,处境岌岌可危。然而,这一切的根源,竟源于一纸江华条约。江华条约明文规定,开京王廷将拓俊京的弟弟拓俊臣列为战犯,要求交出拓俊臣以平息与南方济州岛战败相关的争端。作为拓俊京的亲弟弟,拓俊臣一直藏身于他的军中,依靠哥哥的庇护躲避追捕。但此时,拓俊京的军队在内忧外患中,已然不堪重负。

「大兄,金兵和叛军已经逼近,接下来该怎么办?」拓俊臣神色凝重地走到拓俊京身边,语气中透着深深的焦虑。

拓俊京没有立即回应,只是缓缓闭上了双眼。他清楚,若继续忠于开京王廷,自己将不得不面对西京叛军与金兵的两面夹击,迟早陷入灭顶之灾。然而,如果他选择背叛王廷,归顺叛军或金兵,虽然眼下可以自保,但高丽的百姓与王国的未来将陷入一片混乱。而且,他从未想过要背弃自己的国家。

「江华条约,实在是一个致命的枷锁……」拓俊京低声说道。他恨透了这条约,尤其是条约中明文要求他交出拓俊臣的规定,更是让他感到进退维谷。作为兄长,他不愿将自己的弟弟拱手交出,可作为大帅,他也明白继续庇护拓俊臣将进一步激化与王廷的矛盾,甚至可能导致自己的军队被围剿。

拓俊臣看出哥哥的犹豫,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大兄,你一直忠于王廷,可是现在,王廷已经视你为弃子。如果我们不投靠金国或西京,恐怕迟早会被他们吞并。」

拓俊京眉头紧锁,内心陷入了痛苦的挣扎。他从未想过背叛高丽,也不愿意成为西京叛军或金兵的附庸。然而眼前的现实却让他不得不考虑所有的可能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