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第二二章:寸土寸金(1 / 2)

加入书签

十月的江华-仁川租界区,天气渐冷,秋风卷起落叶,终于恢复了一些宁静,却无法吹散空气中沉重的焦虑感。金国的蒲察没里野部队撤军后,战火渐息,北高丽的攻势也因地理与资源的限制逐渐停滞。而租界区内,这场「胜利」却并未带来轻松,反而让问题浮现得更加明显。

人口的剧增与随之而来的各类社会矛盾,是当前租界面临的最大挑战。曾经繁荣的租界,如今却因超负荷的人口压力,成为一座极度拥挤的城市。房屋紧缺,物价飞涨,原本20贯的永宗岛房子在战后涨至2000贯,依然供不应求。这种畸形的市场,让许多高丽难民感到绝望。尤其是那些在战火中损失一切、带着全家老小逃亡至此的人,他们本以为租界能提供新的希望,然而,现实却并不如此。

大量从开京逃难而来的难民充斥着街道,原本整洁有序的租界,如今变得拥挤不堪。每条巷子都塞满了无处安顿的流民,简陋的帐篷和临时搭建的棚屋成了许多人的栖身之所。租界曾经宽阔的街道,现在被迫挤满了摊贩、难民、流动人口和货物,整片区域如同一座人声鼎沸的露天营地。

房价暴涨的危机在永宗岛最为明显。原本在岛上20贯就能买到的小屋,如今价格暴涨至接近2000贯,甚至有价无市。各方房产投机者涌入,将价格哄抬得更高,造成市场恶性循环。一夜之间,房屋变得炙手可热,连那些曾经无人问津的破旧老房子,如今也成了香饽饽。许多高丽难民带着仅有的积蓄,哪怕知道被盘剥,也无力反抗,只能咬牙租住狭小的房屋。有些人甚至被迫几家人共住一间,居住条件变得不堪忍受,远比他们在高丽的乡下老家还要糟糕。

随着人口暴增,租界内部的卫生和公共设施压力剧增。原本的垃圾处理系统难以应对如今的庞大需求,街头巷尾堆积着无法及时清理的垃圾和废弃物,恶臭开始在一些低洼地带弥漫。夜间,难民们自行挖掘的简易厕所旁排着长长的队伍,然而,这些未经过滤的污水和排泄物直接渗入地下,开始威胁到整个租界的饮用水源。疾病的阴影悄然蔓延,尤其是婴幼儿和老年人,他们的体质较弱,极易感染。

「这简直比我在开京时还糟!」一个难民抱怨道。他们涌入租界的初衷是为了寻求安全和温饱,但如今的生活境况却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城内各处也频频传出因住房引发的暴力事件。贫民区内,资源稀缺导致抢劫、斗殴和偷盗屡见不鲜。甚至有人因为争夺仅剩的一块土地,而大打出手,闹到租界当局不得不出动巡防队来维持秩序。

随着战争结束,大量难民涌入,原本有限的土地上生活着数十万高丽百姓和租界区内的各色人等。街头巷尾,一屋难求,物资供应紧张,住房危机愈演愈烈。

在租界的主街上,一家不动产牙行的门前围满了人,众人神色焦虑,谈论着房价和生活的困苦。

刘掌柜站在门口,目光掠过人群,看到织造厂组长李阿秀正匆匆向他走来。

「刘掌柜,」李阿秀喘着气,焦急地问道,「我攒了半年工钱,手头只有五十贯。您这儿有没有便宜点的房子?我看房价涨得这么快,真怕再攒不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