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调整部署(2 / 2)
包完点头领命,神情凝重:「我会安排下去,确保这些人能安居乐业,不会成为舟山的负担。」
方梦华最后看向俞道安、裘日新和徐公祖:「至于你们,不必担心。接下来会为你们安排新的任务。倭国和高丽,局势依然不稳,我们需要更多的将领守护我们的海上安全,明年北方又有大仗要打。还有,李天佑的功劳不能否认,但你们也有机会建功立业。」
听到这些话,三人脸上稍微放松了些,知道未来依然有机会出战建功。
方梦华在大帐内默然思索,包完的报告依然在她脑海中回荡——舟山日益膨胀的人口问题、江南明教老人们的怨言、流民的引入矛盾,所有这些都像层层波浪般涌来,而她必须要找到应对之策。舟山与宋朝只有一水之隔,流民中潜伏着不怀好意的探子是毫无疑问的事实。她不能让这座正在崛起的岛屿陷入内乱和动荡。京东绿林会的行动、济州岛北海道引入北方移民的计划,的确引发了舟山民间的怨言。这些来自江南的明教老人们心中不满情绪逐渐积聚,认为她偏袒北方外人,甚至怀疑她引进不信明教的「北佬」是否会削弱本地明教势力。
方梦华接着看向包完,补充道:「你说得没错,舟山涌入的流民中可能有不少探子,尤其是来自蔡京和陆朝东的势力。这些人若留在这里,终有一日会成为我们的隐患。我们必须将他们安置到更远的地方——东海对面的琉球群岛。那里足够遥远,他们与中土隔海相望,再也无法轻易传递消息。但我们不能忽略北方的战略布局。京东绿林会已经前往济州岛开拓,而明海商会的杨八叔也在河北招募移民,准备迁徙到北海道。这些事情舟山民间早已知晓,但民间怨言不小,尤其是江南的明教老人们,他们觉得我们偏爱‘北佬’,不信明教的人涌入新辟疆土,使得他们觉得自己被边缘化反而只能挤在小小舟山了。」
包完脸色沉重,点头说道:「确实,民间的议论颇多,甚至有人质疑教主的决策。」
方梦华轻叹一声,神色冷峻:「他们看不到更远的未来。南方的土地有限,单靠江南之地无法支撑明教的复兴。而且这些流民无论来自何处,只要安置得当,归心向我,便是我们未来的力量。我要的不是一时的眼前利益,而是能够抗衡宋廷、金虏的长期发展战略。」
大厅里一片肃静,所有人都在思索她的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