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第二三章:天孙归仁(2 / 2)
「东吴末帝孙皓荒淫无度,他躲在宫内失踪的几个月里到处有谣传已经驾崩,东吴曾有些大臣提出,让孙策的孙子上虞侯孙奉继承大统。但不久后孙皓复出,对那些支持孙奉的官员大开杀戒,孙奉一支宗室被处死,但孙奉早已察觉风声不妙,提前将幼子孙冲秘密送往甌越部族避难。」
天孙裕美久的声音带着某种古老的韵律,像是吟诵着家族千年的秘密:「孙冲成年后,东吴早已亡国,而晋朝也陷入五胡乱中原的混乱局势。晋室南渡,江东的东吴遗老依旧繁多,为了稳固统治,司马睿继续低调追杀江东孙氏的远支。孙冲无奈之下,找到东吴黄龙年间遗留下来的海图,带领一批忠心的甌越孙氏族人,渡海来到了这片遥远的夷洲。」
方梦华不由得心中一震。她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段历史,而这竟然是琉球天孙氏的真正起源。一个从东吴灭亡后流亡至此的家族,带着江东小霸王的血脉,在这片孤悬海外的土地上生存了近八百年。
天孙裕美久的目光穿透了岁月的烟云:「我们天孙氏的祖先(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士族)并不懂耕种,只能依靠当地的夷洲土人和甌越部族的渔猎生产供奉度日。为了维持统治,孙冲的后代以神灵的身份自居,成为了土人的神祇和祭司,而孙这个姓氏也被包装成天帝之孙的神话。‘天孙’之名,便是这么来的。」
随着天孙裕美久的讲述,方梦华仿佛看见了一个充满神秘与隐忍的历史图景。一个失去国土的家族,带着东吴的文化记忆与血脉,躲藏在这片偏远的岛屿上,靠着装神弄鬼和祭司权威维持了八百年的统治。
「在中土的唐朝时,曾有一位名为鉴真的高僧东渡倭国,途中迷路,误入此地。」天孙裕美久说道,「他曾在此传授佛法,但他的佛教教义很快被我们巫祝融合进了本土的神道信仰体系。鉴真离去后,琉球再无中土来人,直到最近的几十年,来自北方的倭人逐渐增多,带来了水稻种植,琉球才慢慢从渔猎文明过渡到早期的农业社会。」
听到这里,方梦华感慨良多。她看向天孙裕美久,明白这位巫祝深知琉球的命运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
「裕美久,」方梦华开口道,「妳们天孙氏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坚守了八百年。而如今,外界的力量开始涌入,妳们如何看待我们舟山军的到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