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海州博弈(1 / 2)
宣和七年初春,随着金兵的铁蹄日渐逼近,北方的形势愈加紧张。金国三路南下的态势让朝中诸公无暇他顾。然而,正当朝堂上下全力关注北疆防务之时,来自江南的密报不断送到蔡攸的案头。
丹陛之下,蔡攸正翻阅着手中的几封信件,神情若有所思。杭州的风波、岳飞在河东的斩首战功、以及宋江余部再次发动的海州之战,这些零散的信息逐渐拼凑出一幅清晰的图景,无不指向一个名字——方梦华,这位女海贼不仅吞并了宋江的余部,还成功第三次攻取海州怀仁县,整合了反贼势力。当江南的明教势力逐步扩大,特别是在方梦华接手宋江余部后,蔡攸敏锐地感觉到这股江南明教势力已成为当前朝廷内忧的最大威胁。
「岳飞解决了张迪,高托山也投降了朝廷,从贼刁民远走北海荒岛,河东绿林会已作鸟兽散,」蔡攸思索道,「而京东的绿林会自从核心大哥宋江被蔡忠做掉后也只剩残兵败将。如果不看北方的金虏,现在国内唯一能威胁朝廷的反贼势力,不过是这个海贼方妖女的江南明教罢了。」
正当蔡攸权衡之际,一封来自秀州的密报摆在他的案头。蔡忠的报告中,详细描述了方梦华如何在江南各地以金融手段渗透,控制了民间经济,特别是上海滩的「股市」和「银行」系统,更成为了明海商会扩张的工具。新兴的金融体系,已经撼动了当地士绅大户的根基。蔡攸迅速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军事威胁,还是一场更为隐秘的经济战争。
他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王黼:「方妖女如今在秀州越州和明州已经深耕多年,她的势力不仅仅是明教的军事威胁,还有她那盘根错节的财力。这股势力不能再放任不管,朝廷必须有所动作。」
王黼微微颔首,回道:「是啊,小蔡相公,听闻海州已经是第三次失陷,若不即时加以遏制,恐怕淮南和京东地区将难以安稳。」
蔡攸凝重地点了点头,但他的目光却从信件转向了更深远的方向:「但如今北方金兵压境,朝廷主力禁军不得不集中北上备战。我们在江南,恐怕只能派出次等兵力应对。正好海州这一战,或许是个试探她实力的机会。」
然而,蔡攸心知肚明,这一切并不是最紧迫的问题。当前国内的威胁尚可控制,真正的危机来自北方金兵的压境。朝廷中有不少官员正忙于准备应对金国的进犯,对江南的威胁并未足够重视。尤其是方梦华经营江南官场多年,早已与无数朝中权贵利益交织,一旦全力打击,恐怕会牵动整个江南的经济命脉。
就在此时,另一封密报递了上来。这一次,报告的是秀州知府袁正的背景。袁正本是四明大儒袁毂的庶出孙子,当年落第后在达蓬山落草建寨被袁家开除族谱,如今竟又做了秀州知府。此事在开封朝堂已经引起不少风波,袁氏家族的势力在袁正的背后暗自运作,试图保下这位知府。
「江南,果然是棘手的地方。」蔡攸心中冷笑,他知道,这背后不仅仅是袁家,还有许多朝廷权贵与明州、上海滩等地的利益密切相关。方梦华在官场的经营,使得她在江南的势力远非单靠军事力量可以迅速铲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