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1 / 2)
('牙膏、牙刷之类的物品,供销社里会时不时有员工福利,沈白露也挺爱囤这些消耗品的。
虽然平日里提防着她去家里薅东西,但是对上学读书的堂妹,又是另外一回事。而且最近婶婶变了个人,沈白露心里有数,不计较这些小付出。
黄淑英有些意外,很快藏不住地笑道:“那我也买一盒牙膏吧,家里的也挤不出了。”
“你要哪种?有中华、田七、两面针。大盒划算些。”
“大盒的中华。”
黄淑英付了钱,又把她买的饭盒、调羹、茶缸和一块毛巾递给了沈白露。
“这些东西你到时候一起拿给小艳吧,后天她们开学,你叔叔接了个泥瓦活要去其他村,我又走不开,就让春雨带着她来报名,我还要去五金店给她买把箱子锁。”
沈白露点点头,应了下来。
9月1日是圩市附近的小学、初中开学的日子,一大早就看着一些家长或者学生自己,挑着箱子、桶子、草席之类的从供销社门口经过。
一拔一拔的孩子,脸上洋溢着希望的笑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春雨也一大早挑着自己的箱子和水桶,跟小艳、小月等同村的一起过来了。
经过供销社的时候停下来,她往里边探了探,随后带着小艳进来了。
“姐,我们去开学了。”
沈小艳也乖乖地叫了声:“堂姐。”
沈白露给了妹妹十元钱,一学期的学费、书本费、住宿费都在里面了,剩下的作零用。
“小艳是新生,你先把东西放回宿舍,然后带小艳去报名,来不及的话,下午再报自己的也不要紧,把钱看好就行了。”沈白露交代着。
“知道了。”沈春雨回道。
“应该没问题吧。”沈白露又问了声。
“没问题啊,我前面几个学期都是自己报名的。”
现在的孩子自理能力确实强,沈白露点点头:“中午你们食堂不开,十二点半过来吃饭,这里还有些东西给你们带去学校,顺便把小月也叫来一起吃饭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
……
王见娣说道:“露露,你真是为了你弟弟妹妹操碎了心。”
沈白露笑了笑:“没办法。”
“弟妹都要开学,你这个月工资得见底了吧。”旁边的钟叔问道。
“哪个月不得见底呐。”沈白露无奈地说。
上午时分来供销社里买东西的人也比较多,沈白露跟大家忙碌了一番。
十二点多的时候,三个小姑娘过来了,她们全都报好了名。
沈白露去宿舍拿了饭盒等东西,还借了一个饭盒,带着三个小姑娘去食堂吃饭。
三张餐票,匀给四个女孩子吃,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午食堂供应的菜是黄瓜炒肉、炖南瓜,还有一个冬瓜豆腐汤。
现在这会儿的蔬菜,就是各种瓜,小月以前也来蹭过饭,一切都很熟悉,小艳倒是头一回来,看什么都新鲜。
沈白露问:“春雨,你这个礼拜带了什么干菜?”
“炒酸豆角。”
“小艳呢?”
“我妈给我煮了个萝卜干。”
小月不问自答:“我的是豆角干。”
寄宿生都是这样,自带米粮。先用饭盒淘了米,随后放在食堂的四四方方大蒸屉格上,到时候食堂会有员工抬着满是饭盒的大蒸屉格上蒸锅。
吃饭时间,员工又把蒸好的大木格抬出来,由学生去认领自己的饭盒。
所以会有拿错了饭盒,或者饭盒没有盖紧,变成一盒子粥的情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白露笑呵呵地问:“小艳,你的饭盒要是被人拿错了,没饭吃怎么办?”
小艳还挺机灵:“我用小刀子刻上了自己的名字,不会被拿错的。”
“那万一被人偷了呢?”
小艳:“……”然后又巴巴地问,“会有人偷饭盒吗?”
小月说:“会有,但是比较少。”
“那这种倒霉事应该不会轮到我吧。”
“你还挺乐观。”
进入9月后,白天秋老虎会发威,但是早晚是凉爽惬意的。
2号这天沈白露正在柜台前忙活,邮电局送信的大叔笑眯眯地过来了。
“小沈,你的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白露下意识地以为又是匿名信,心里不由紧张了一下,却见大叔眉毛挑了挑:“你对象寄来的呐!”
方垒寄来的信?!
沈白露接过信,上面的地址果然是他们部队的番号。
当时就如获至宝,笑逐颜开。
这是方垒写给她的第一封信,这几天,沈白露也有想过写封信给他,但是磨了个开头,又没磨下去,只好等他先寄。
趁着吃午饭,拆了信,里面夹着一张他的照片。
方垒身着军装,精神抖擞,开头称呼便是“亲爱的露同志”,看得沈白露直乐。他还在信中报了平安,还说了一段情意绵绵的话,令人不由自主发出会心的微笑。
王见娣笑问:“露露,小方在信上都写些啥呢?”
“也没啥,就是些鸡毛蒜皮的事。”
王见娣:“嗐,年轻人谈对象的时候,鸡毛蒜皮也是香的,不过呢,结婚后,又容易为鸡毛蒜皮的事情拌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姐搭过话:“哈哈,你这话说得真是有道理。”
沈白露笑了笑,恰好有人来买东西,便没有再接她们的话。
晚上趴在床上写回信,在思考称呼怎么写的时候,停电了……
也是醉了……
今天食堂供应煎茄子和辣椒炒蛋,约好要给妹妹送菜。
沈白露一下班就飞快去食堂打了饭菜,按照惯例,分了一半菜给妹妹,自己的那一半放回了宿舍。
拎着饭盒去学校,找到妹妹的寝室,一群小姑娘叽叽喳喳地叫着:“春雨,你姐来了。”
“赶紧吃吧。”沈白露说着,又嗅了嗅妹妹玻璃罐子里装的酸豆角。
“姐,酸豆角炒得可干了,还没有坏。”沈春雨解释道,
“我帮你闻闻,馊了就不要吃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知道。”
这会儿的学生宿舍是上下通铺,一人占大半张草席宽。要不是供销社宿舍有规定,不准带家人长住,沈白露是想让妹妹有个更好的住宿环境的。
但是,现在吃些苦,对将来也有益无害。
沈春雨吃饭也超快,洗饭盒的时候,顺便把姐姐送出校门。
正走着,在学校小卖部转角处遇到一个人,沈春雨叫了声:“宋老师好。”
宋老师点了点头,目光有些诡异地朝沈白露看了一眼,没有说话。
沈白露觉得怪怪的,走过头,才问:“那是教你们的老师?”
“这个学期不教了,之前教我们初一初二的历史。”
“叫什么?”
“宋建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他的模样,得有三十出头了吧,莫非是建国那年出生的?十有八九。
她又随口问了句:“结婚了没?”
“结了呀,他妻子也是老师,不过是教小学的。”
“哦。”
在校门口,沈白露说道:“好了,我要回去了,你去上晚自习吧。”
回到宿舍,饭还有余温,掀开饭盒盖子一边吃饭,一边听她们聊中秋月饼的事。
王见娣说:“下周就过中秋,也不知道咱们供销社发的福利月饼,会不会是蛋黄月饼。”
李孝红:“我看有些悬,蛋黄的毕竟贵一些,有五仁的就不错了。”
这会儿常见的五仁月饼并非核桃仁、松子仁等高档一些的五仁,里面的馅是花生、芝麻、冬瓜蜜饯、糖桔饼一类的便宜货,四块月饼垒在一起,用油纸包着。
“也说不好是豆沙馅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呀最不喜欢吃豆沙的了。”王见娣搭着腔,“跟吃豆沙饼似的。”
“露露你喜欢吃什么馅儿的?”
沈白露愣了一下,脑子里飞出苏式鲜肉榨菜、云南火腿、广式冰皮……
“我都行……”
洗漱完毕,沈白露趴在床上继续写回信,捏着笔效仿着写了个称呼“亲爱的垒同志”,却憋不出下面的话。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噫,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写过信了,新世纪都没有用手写信的方式和人交流。
只好又翻出方垒的信,他的钢笔字非常好看,遒劲有力,十分大气。沈白露照着他写的话,写了些回复,说了一下开学的事,以及下周中秋节,买卖月饼的事。
然后,觉得太素淡,又写了两句自己对他的思念,说了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想你哦”,再画了个微笑脸……
写完后读了一遍,觉得有些尬是怎么回事?果然给情人写信要在感情到位时写。
不过,不错,凑了两页信纸,笑眯眯地盖好笔帽,折好信纸,打算明天一早就投到邮局。
一周多点儿的时间,他就可以收到信了吧,那时候,刚好过中秋。
第33章中秋节
中秋节
中秋节前的那个圩市,赶集的人非常多,供销社进货的月饼比往年要多,却卖得比往年要好。
除了五仁的,还进了一些蛋黄的月饼。有的用简单的油纸包着,有的用纸盒子包装,看起来更高档。
供销社为了分散刘福兴柜台的压力,还把月饼摆在其他柜台,让大家帮着一起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白露在买月饼的人群里,看到了大姑和二姑,二姑自从那次借钱未果,中间有来买过肥皂,沈白露依旧热情地叫她二姑,她不好不应,所以这次再见面,并没有什么尴尬。
俩姑姑各自买了些月饼,还有些别的东西,拎着走出供销社。
按她们的习惯,中秋节一大早就会回娘家,吃了早饭才赶回自己家。而小姑嫁得远,会提前一天回娘家,下午再回自己家。
中秋节当天上午,因为有走亲戚的人经过圩市时会进供销社买东西,所以沈白露等人还要上半天班。
正美滋滋地想着,不用应付姑姑们真轻松时,方家大娘过来了。
“大娘!”沈白露唤了一声。
方大娘笑道:“我等下要去你家里送节,先过来跟你打声招呼,你有时间的话,过去坐坐。”
按当地的风俗,端午与中秋,嫁出去的女儿都要回娘家过节,订了亲事的男方,也要去女方家送节。方垒在部队回不来,又无父母,只能由大伯一家代办。
沈白露忙不迭应声。
此后一直忙到中秋节上午,吃了午饭,才带着供销社里分发的月饼、果子福利,又买了些东西回到家中。
当时沈爷爷还没有出去放牛,他抽了一口卷烟说道:“方家大娘前天过来送节了,你知道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知道,她进供销社跟我讲了一声。”
“他们家还是可以的,懂礼数,在家里吃了餐饭就回去了。”
沈白露:“嗯——”拿着一筒四个的月饼和一些青橘子、石榴去了叔叔家。
叔叔家只有小艳和几个弟妹在玩耍。
“小艳,你妈呢?回你外婆家了?”
“是的,可能快回来了。”
沈白露吩咐着:“这些东西你们等你妈妈回来再分着吃,不然你妈妈要骂人的,快去放好来。”
小艳点着头把东西拎进了房间。
现在这会儿正是把萝卜籽、白菜籽点进土里的时候,等下午日头没那么晒了,沈白露和春雨去菜地里干活。
沈春雨说:“姐你不知道,二姑可能是嫌大家都没有借钱给她,一回来就觉得大家欠了她似的,没个好脸色,还说家里的花生挺多,她种的不够吃,准备带些花生走。”
“那些花生都是爷爷一个人种出来的,她们年轻人有手有脚不多种一些,只想啃老,真是‘孝顺’!下次她们回来过节,得把谷仓门给锁了,不然什么都被她们带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春雨说:“其实原本是锁了的,但是要去谷仓撮些花生下来招待客人,她才顺口问今年花生收了多少……”
“还有小姑,昨天回来的,听说他们打算买辆拖拉机。”
沈白露察觉不妙:“不会又要借钱吧。”
“正是,但是还好二姑借钱失败,爷爷说借给谁都不好交代,干脆一个都不借,还让小姑不要去问你借,你没钱。”
沈白露无语道:“小姑爷人虽然借了会还,但是他爱打牌啊,也不是干事的料,小姑经常为了打牌输钱的事跟他吵架……”
沈春雨叹了一口气:“我们都摊上了什么姑姑啊,一点儿也不像人家的姑姑。”
沈白露:“那也不见得,你看着人家姑姑好,可能她们也有极品之处呢?”
一边吐槽几个姑姑一边干活,种菜的效率还是很快的,姐妹俩把菜籽点进坑里,撒上一些草木灰,覆上土,再浇一瓢水,就大功告成了。
随后割了一担红薯藤,摘了些秋扁豆和辣椒。准备回家做饭的时候,沈白露想了想,又折回红薯地里刨了几个红薯:“明天我反正休假,油炸几个红薯糍粑给你带回学校当点心吃。”
“好哇好哇!”
“晚上会有人来放电影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昨天已经放过了,今晚应该去其他村放了。”
“那算了,我们晚上就好好赏月吧!”沈白露抬头望了望天,云很少,且有微微秋风伴随,晚上必然圆月皎洁,繁星璀璨。
晚饭后,沈白露和妹妹把一张小方桌搬了出来,摆上几个月饼、瓜子、青橘、花生、枣子、石榴,坐在桌子边,赏着天上的那轮白玉盘。
今天还算给力,电压挺稳。借着屋里透出来的光,沈白露和妹妹有说有笑。
“中秋节不吃月饼好像没有仪式感,我们分个月饼吃吧。”沈白露说道。
一个五仁月饼分成了四瓣,沈白露给了爷爷一份。
沈爷爷拿着那一小瓣月饼说:“你们慢慢坐,我出去走走。”
姐妹俩坐了没多久,小月、小艳就陆续过来了。
沈白露问小艳:“那些东西拿给你妈妈了没有?”
“拿了。”沈小艳回道,“我妈从娘家回来,一肚子的气。”
“怎么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像是受了我小舅舅的气。”
“大过节的你小舅还气你妈?怎么气的?又为了钱?”
“我也不知道怎么气的。”小艳说道,“反正我妈这次回来说小舅的事她再也不管了。”
沈白露摇了摇头,递了一小瓣月饼给小艳:“吃月饼吗?”
“不吃了,我嗑瓜子。”
小月神秘兮兮地说:“村支书家里买了一台电视回来,今天上午的时候,在调试接收天线,不知道现在能不能看电视了,要不我们去看看?”
三个小姑娘呜啦啦地就起身,春雨顺便还抓了一把瓜子,走的时候问:“姐你不去吗?”
沈白露对电视内容没有什么兴趣,但是想去看看热闹:“走——等会儿,先把桌子抬回屋里。”
来到村支书家,围观看电视的村民已经挤满了屋子,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机,摆在柜子上,电视接收天线则在屋子后面的一间小杂屋的屋顶竖立着。
沈白露在门口看到屏幕上好像在放一个潜伏在敌营的电视剧,信号不是很好,一闪一闪有雪花出没。
有村民在讲解昨天那部分演了什么,又有人在猜测男主角接下要会遭遇什么,沈白露听着,还怪有意思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了十来分钟,实在太费眼睛了。
“春雨,回家吧。”
沈春雨还想继续看,但最后还是恋恋不舍地陪姐姐回家了。
回供销社照旧上班,日子一刷便是一天。
说起来也怪,玩手机、电脑的时候,时间过得很快,现在没有手机电脑,日子也过得非常快。
沈白露得了空便给方垒写信,无聊时也听大家聊八卦闲话。
邓雪梅自从上次相亲失败,非但没有消沉,反而好像容光焕发了起来。
沈白露瞅着就觉得不对劲。
这天上班时,能明显感觉到邓雪梅在走神,嘴角隐隐约约浮现的笑容,让人一看就知她必定是陷入感情中了。
哪个小伙子又要遭她黑手了?
吃饭的时候,沈白露问了问王见娣:“王姐,觉不觉得最近雪梅有些奇怪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见娣说:“呀,你也发现了?我也觉得不对呢!”
“这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问她,她都不回答的。”
直到过了两天,赵红霞跑过来,拿着歌本给沈白露看:“露露,你会不会唱这首歌?教我唱唱。”
沈白露一看,《上海滩》!
“这是《上海滩》的主题曲啊,要用粤语唱的。”
“是呀,我看过几集电视剧,女主角好漂亮!但是很奇怪啊,为什么拍的是上海的故事,却要讲广东话。”
沈白露哈哈哈地笑精神了。
“你笑什么啊?”
“香港拍的这个故事,所以演员都讲粤语,不过应该有普通话版本的啊……”
“不知道,我看的就是讲广东话的,不过这首歌很好听——你会不会唱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白露窘了一下:“我的粤语发音也不标准,只能糊弄糊弄。”
“没事,你就糊弄一下吧,唱来我听听。”
行吧,闲着也是闲着,沈白露唱了唱。
赵红霞抓了抓沈白露的手臂:“教我教我。”
“教不了,我粤语不标准,教得你更不标准,你下回去问问他们有没有歌带吧。你不是之前经常跟雪梅一起去听歌的吗?多听两遍标准的唱法,再学着唱就是了。”
“雪梅?”赵红霞有些不爽地说,“她现在经常跟罗华光两个人关在屋子里,都不带我玩的,也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沈白露转身憋了憋笑,怼人果然很爽……也好,不让她看看自己的厉害,她非得天天使唤自己不可。
李孝红悄悄地对沈白露竖起大拇指,也回了句:“雪梅,差不多行了,人家露露也是有对象的人,你这样说是给军人同志抹黑。怎么说也应该是你劝你家那口子不要惦记着别的姑娘,我可是听多了妻子怀孕期间去偷腥的例子。”
邓雪梅脸色一黑,气气地道:“好了好了,快帮我搬走吧。”
第37章看热闹不嫌事大
看热闹不嫌事大
邓雪梅的物品先搬过去,但是人暂时住在家里,等二人下周登记结婚摆了酒,成了合法夫妻再住一起。
宿舍里没有了时刻抬杠、挖苦、嘲讽的人,大家说话都放开了许多,氛围变得越来越和谐友爱。
她在上班时panpan放话说:“出嫁的时候,我可不管,三转一响,必须都要到位。”
三转一响,是指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沈白露在一旁淡淡地道:“三转一响都是六七十年代流行的,现在当然要与时俱进,怎么着也要弄台电视机,还有电风扇,如果可以,再弄台电冰箱……”
邓雪梅无语地翻了个白眼:“我也就指代一下,电视机肯定要的,已经在想办法弄电视机票了。”
王见娣说道:“一台电视机也要两三百块钱呢,你的日子有盼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邓雪梅一脸得意。
她结婚摆酒那天,供销社里的大家都要上班,她也一个都没有邀请。只在后来的时候请大家吃了喜糖,买了半斤喜糖,一些瓜子,装在果盘里,任由人去拿,也不一个个地端在人家面前请人家吃。
态度傲慢,让其他同事觉得她实在不会做人。
后来才听那位工商所的黄大姐说,当时男方去迎亲,又被女方家里要了一笔钱才开的门,两边人差点儿没有当面打起来。
为了这些事,罗家姐姐基本没有给邓雪梅好脸色。
结婚完毕,邓雪梅还是会来上班,只不过因为是孕妇,有特殊优待,基本上每天都迟到早退,尤其是人不多的时候,她可能上半天就走了。
连老好人朱姐都受不了了。
“要不说她命好呢,换成咱们当中任何一个人敢这样,岗位早被人顶替了。”朱姐有次在宿舍里说。
王见娣却说:“听工商所的人说,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邓雪梅与罗华光时常发生争吵,还有之前邓雪梅遭到罗家反对的事,也时常被她挂在嘴边。有一晚,罗华光不想跟孕妇计较,气得去别的男同事宿舍里挤了一宿。”
“呀,真的假的,这才搬过去几天啊,就闹得这样不可开交了?”朱姐嘀咕。
“就她那副脾气,谁也受不了啊。”李孝红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天,罗华光的母亲从家里带了一些鸡蛋过来,邓雪梅当时正好在食堂吃午饭,王见娣说道:“雪梅,你准婆婆过来了。”
邓雪梅态度傲慢地吃了饭,才走出去,连鸡蛋都没有接,只让罗母提着,回宿舍放好。并且最后连饭都没有招呼她吃,就让老人家饿着肚子回村了。
罗翠莲有次回家看望父母才知晓此事,气得要死,憋了一肚子火,跟她妈妈说:“你以后也别对她那么好,生出来是个儿子也就算了,要是生出的是女儿,我看也随了她妈一个样。”
气冲冲从家里来到公社,先是找了弟弟,止不住训斥道:“我就说这个人不能娶,现在好了,将来注定就是一个慈禧太后,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得下去。”
面对指责,罗华光只能抽烟不停。他顾念着邓雪梅的肚子,也不敢对她说重话,怕她一下子撒起泼来,整个工商所都知晓。
大约是越想越气,罗翠莲又进了供销社,当面说了邓雪梅两句。
“雪梅,老人家好心好意拎着鸡蛋去看你,你怎么说也要对人家好一些,也应该要喊她吃饭吧。”
邓雪梅回道:“我哪里知道要招呼她老人家吃饭,她自己又不说,我还以为她还要赶回家做饭给老爷子吃。”
罗翠莲:“就算她要赶回家吃饭,你起码也要问一声,这才是应有的礼数,给人家做媳妇,就是这样对待公婆的?”
邓雪梅面无表情:“我记下了,下次一定招呼她吃饭……”
发生这场小插曲时,大家都在一旁看戏,沈白露甚至还特地远离了一下她们,以免被误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罗翠莲说完就走了,邓雪梅气得直捶柜台,老段提醒道:“哎,小邓,不要用力捶,会把玻璃砸碎的。”
邓雪梅气愤道:“她是谁啊,仗着自己嫁的人是工商局局长,真把自己当官太太了,这也要管,那也要管。”
虽然……但是……朱姐有些劝告意味地说:“雪梅,你年轻,学学这些礼数也不吃亏。”
邓雪梅冷哼了一声:“我当然知道这些礼数,但是当初她老人家也根本看不上我,让儿子去找城里的女孩,我对她那么好做什么?那些事情我想想还来气。”
“那不都过去了吗?往后还有那么长的日子呢。”
“我现在还没过去。”
日子在吵吵嚷嚷中飞速度过,邓雪梅的那些事儿,听多了也腻。知道他们过得不好,就安心了。
天气越发寒冷,早上起来,冷霜把草地都冻成一片白色。
在这样的天气里,一大早就要爬出被窝可太难了。
沈白露现在穿一件打底衣,套两件毛线衣,再穿了一件卡其布做的外套,勉强御寒。
有那种老式棉衣,暖是暖和,但是十分笨重,卖东西的时候很不方便。幸好她只在室内工作,时常活动着也不见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家在山里,老北风一刮,那才叫真的冷。
沈白露前几天回了一趟家,见爷爷天还没亮就起床干活,劝爷爷早上把牛交给时常跟他一起去放牛的人,每月给他两块钱,人家很乐意。毕竟还要养猪,实在太辛苦了。
沈爷爷嘴上答应着,但每回还是很早就起床牵牛去放,回来再煮猪潲。
沈白露真是无可奈何。
呵气成霜,沈白露有些不抗冻,几乎每次都吃了晚饭,收拾一下就钻进被窝里。这晚宿舍里独独只有她一人,其他人都跑去别人家里玩了。
万籁俱寂,沈白露格外想念方垒童鞋,就提笔写了满满都是思念之情的信寄过去。
她的床刚好对着窗户,透过窗子看出去,又是满天星,明早必然下霜,继而是个大晴天。
有感觉的时候,下笔果然如有神助,人也变得富有文艺腔调起来。
“此刻夜空繁星满天,光华灿烂,不知今夜的你是否跟我在仰望同一颗星星。”
诸如此类,信手拈来。
次日沈白露笑眯眯地把信丢进了邮筒,想着等再接到他信的时候,怕是得1982年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1982年的1月1日,元旦节。
沈白露终于在报纸上看到了传说中的“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仔细,主要内容便是“肯定多种形式的责任制,特别是包干到户、包产到户”。
元旦这天是星期五,沈春雨所在的中学有庆祝元旦的文艺汇演,晚上七点,在篮球场上方的一个台子上表演。
王见娣闲着无聊,说要去看看,沈白露觉得太冷了,不大想去,被王见娣和李孝红拉着过去了。
沈春雨他们班里有两个节目被选上,一个是两位男生模仿的相声,还有一个是几个女生表演的舞蹈。
沈春雨在文艺方面没有什么天分,所以只带了小凳子,按班级坐在篮球场上看表演。
沈白露没有过去找妹妹,和李孝红等人站在后方,看着台上的同学表演。
非常原生态,时常会有忘词的情况,还有的时候信号不好,麦克风不扩音,或者伴奏的音乐磁带卡带……
虽然不完美,但是气氛到位,看得人乐乐呵呵。
观看的同时,偶尔会走动一下位置,沈白露不知不觉跟李孝红她们分开了。正在看台上的几个小姑娘跳舞时,沈白露总感觉好像有个人在盯着自己看。
舞台上有拉电线,挂了几盏灯,但是在靠后的位置,灯光十分黯淡,沈白露隐约知道那人的位置,但是看不清对方的模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白露没有再管舞台上的表演,而是捏了捏手里的手电筒,借着故意转身离开的机会,把灯光照到了对方的身上。
那人经由手电筒一照,用手挡了挡手电的光。尽管他的反应十分迅速,沈白露还是认了出来,他就是之前跟妹妹一起遇到过的历史老师宋建国。
沈白露还以为是外边进来看学生表演的人,原来是那位历史老师……
总感觉怪怪的……还是早点儿回家吧。
沈白露找到了李孝红。
“红姐,要不我们回家吧。”
“这么早,精彩的节目还在后面呢!”
王见娣也说:“是啊,这么早回去多没趣,看这些学生的表演多有意思,就快结束了,我们看完再回去吧。”
沈白露:……
站着又陪她们看了会儿,那道奇怪的目光消失不见,沈白露却百思不得其解。
这个老师也太奇怪了吧,难道自己以前见过他?也不是不可能,因为此前会时常来给春雨送菜之类的,说不定在哪里被他看到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他好像很少进供销社,即使去想必也是多去烟酒柜台,所以自己并不认识。
沈白露想了许久,也没有想到点子上,台上两个男生在表演相声,在哄笑声中,沈白露继续看热闹。
日子依旧一天天地逝去,沈白露收到了某直男同志寄过来的一封信和一张一百元的汇款单。
“快过年了,这点钱给你添置一身新衣裳,买些年货,过个好年吧。”
直男的关爱,就是这样朴实、无华,且让人感动。
她真的有看中一件新衣裳!
上回跟车去县城进货时,在百货商场看中一件暗红色的呢子大衣,试了试,穿在身上的感觉,跟新世纪里穿那些大牌衣服一样。
质感完全不同于身上的老棉衣,卡其布外套!
当时简直就要流下眼泪。
可惜要价不菲,沈白露犹豫了好久,终于还是放下了。
现在从方垒寄过来的钱里抠一部分,自己再节约出一部分,应该不算过分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辛苦一年呢……也要适当奖励一下自己……
不要一直这么苦哈哈。
呜呜呜,实在太喜欢那件衣服了。
写了封信跟方垒报告,告诉他自己终于决定要“奢侈”这一回……
不久后,某直男回信。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记得照张相,寄来让我看看你穿上那件衣服有多好看。”
第38章买年货
买年货
寒冷的空气中,嗅出了几丝过年的喜庆热闹气息,来赶集的人脸上的笑容比往日更加充盈。
沈春雨和沈晓冬放了寒假回家,天寒地冻的,偶尔还下一场冷雨,去哪都不方便,两人在家里一边烤火一边学习,顺便做做家务事。
沈家爷爷时常提及旧社会的穷苦人,要在这个时候清偿欠租欠债,所以过年像过关一样,而今他老人家早早地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
沈白露在家休息的这天,沈爷爷挑了一担糯米谷子去碾米。
届时一部分糯米会碾成粉,用来做油炸面果子。他之前还在放牛的时候,摘了一些野生的黄栀子,这种东西在做果子的时候,用来染色再好不过。
另一部分糯米蒸熟,放到石槽里捣成泥状,固定成圆形的饼状,冷却之后变成一块块硬梆梆的糍粑。村头利用流水自动舂糍粑的地方,大家陆续在排队。
冷却好的糯米糍粑要泡在水里防止裂开,吃的时候可以放在炭架上烤成表面焦黄色,外焦里糯,十分香软。
猪栏里有两头大白猪,一头已经在前不久被村里打屠的订下了,剩下一头过年前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白露回供销社上班后,一年里最忙碌的时间到来。
邓主任在这天下班时,召集大家开了个小会。
他看了看日历,说道:“今年元月24号就是除夕,过年圩从20号起开始,往后天天都是圩市,大家那几天都不能请假,各就各位。”
过年圩是一年当中最热闹的集市,前来购买年货的人络绎不绝,同时市场积极发展,供销社外边自由做生意的人也达到顶峰。
因为东阳圩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过年前涌来一大批外地的人做生意,从吃的、穿的,到用的、玩的,应有尽有,除了统购统销的粮米、糖、棉布之类的有限制,其他的都已经实现自由流通。
但据沈白露所知,即便是粮米,也早已有人悄悄地进行私下交易,工商所的工作人员这些天也忙得很,天天出动,在集市上严格把关,但是根本逮不住私底下交易的人。
供销社里的货物最齐全,依旧拥有巨大的商业优势,所以从20号起,供销社里天天都是爆满的状态,沈白露等人忙得喝水都没时间。
还好的是,给沈春雨、沈晓冬过年穿的新衣服都已经提前买好,现买的成衣。也有人扯了布料去请师傅做,人工费便宜,所以费用会少一些。不过沈白露看着条绒面料的成衣质量就很好,款式又新,便没有再费心思去裁衣裳。
除了给亲弟妹买了新衣服,那天见到方垒的堂嫂过来买东西时,沈白露还给他弟弟方凯也买了一件外套,让堂嫂带回去给他。
李文慧说道:“难为你还给他买新衣服,凯凯一定很高兴。”
沈白露笑笑:“没事,穿上新衣服好过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除了新衣裤新鞋袜,男孩子热衷买鞭炮,女孩子喜欢买头花。
集市上有卖一种纱质的头花,颜色以大红色、桃红色为主,中指那样宽的一毛钱一寸长,你要多少便剪多少给你,绑在小姑娘的头发上,鲜艳又好看。
沈春雨和小月来赶集时,兴致勃勃进供销社跟沈白露献宝:“姐,我买了花。”
沈白露看了看,笑吟吟地说道:“挺好看的,过年戴起来。”
“爷爷让我告诉你,家里明天杀年猪了。”
“一整头猪都全部留着自己吃吗?”
“不是,之前那一头打屠的已经买走了,明天杀的这头打算卖一边,另一边自己留着。”
“要来圩市卖吗?”
“爷爷说已经有在单位上班的人订下了。”
那样挺好,免得挑来圩市卖也很辛苦。要不是沈白露得上班,她还挺想回家吃杀猪菜的。
“叔叔家也是明天杀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嗯,我们家早上杀,他们家下午杀。”
“哦,那连吃两顿杀猪菜哇!”
“嘿嘿——姐你忙吧,我和小月再逛逛就回家了。”
“等等——”沈白露从柜台上拿出了昨天下午清闲时买的红纸,“这些红纸,你回家按去年的大小裁了,让晓冬从对联书里挑选,写一些对联、门联,两张门神也在里面了。”沈白露交代着。
“好。”
“还有,明天杀年猪,后天爷爷肯定要处理那些猪肉,来不了圩市,你和晓冬后天挑一担箩过来,我到时候吩咐你们买些年货挑回家。”
沈春雨赶紧点头。
今天忙到了下午四点,才能歇一口气。
沈白露捶了捶肩膀,轻轻甩了甩腿,都快累瘫了。
邓雪梅的孕肚不是很明显,却时常装出一副要累倒的模样,她柜台前的顾客稍稍多两个,便催着王见娣与沈白露:“你们俩帮帮我呀?”
沈白露还没有说话,王见娣先拒绝:“你别矫情啊,你没看到我在忙吗?我哪里有空帮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前段时间去王姐的柜台买布的人巨多,买了布料再去找裁缝做新衣服。现在这会儿买布的人少,但是前来买成衣的人又爆多,她和刘福兴两个柜台几乎是最忙的,连老段都去支援刘福兴了。
于是邓雪梅把目光转向沈白露。
沈白露也在迎接顾客,索性连话都懒得搭理她,只问柜台前的人要买哪种洗衣粉,哪种香皂。
现在人一少,邓雪梅就找着借口说不舒服,又开溜了,老段这个机动人员,只好过来替邓雪梅站岗。
王见娣说:“她一准是去圩市上逛去了,现在大家都在收摊,有的东西会便宜甩卖,要不是主任盯得紧,我也想去逛逛。”
朱姐问:“你们过年打算买多少斤五香瓜子?”
沈白露:“五斤,应该够了吧。”
朱姐却摇头说:“我们去年买的五斤,不够嗑的,今年怕要买十斤。”
好家伙,直接翻倍啊!
过年期间大家都闲着无事,别的零食又贵又分不开,只好坐着嗑瓜子。刘福兴的柜台处,今天搬出来的两口大麻袋五香瓜子,还剩下个底儿。
李孝红说:“今年瓜子比去年也涨价了,去年才七毛五分一斤,今年直接八毛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福兴:“这没办法呀,进货贵了,卖的自然也就贵。”又问其他人,“你们谁要买,这会儿不如先称喽,卖到最后说不定都没货了。”
李孝红:“我家的瓜子今天已经买好了,估计现在已经嗑完了半斤。”
沈白露称了瓜子也没地儿放,只好说:“刘叔你记得给我留五斤就行了,后天我弟就来取。”
正说着话,老钟的妻子风一般走进了供销社,大咧咧地说:“老钟,刚刚外面有辆东风牌汽车,从广东拉了一车甘蔗在卖,我看了看,根根甘蔗都很漂亮,也很松脆,大家都在抢,我去买两把,你下班后跟我一起扛回家……”
老段抢过话:“也帮我买两把,我等下去扛。”
然后是王见娣:“我也要两把。”
……
沈白露加入了买甘蔗阵营。
最后整个供销社派了老钟、老段两个代表去抢购甘蔗,过了快一个小时,两人才走回来。
“我的个天呀,我还没有见过这种场面。”老段直摇头,“一堆人闹哄哄地抢甘蔗,不要钱似的,都差点儿打起来了,那三个卖甘蔗的人也被吓到了。”
“那我们的买到了没有哇?”王见娣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买到了买到了,一共二十四把,都堆在那边,老钟媳妇在一旁看着,下班后我们再去搬回来。”
下班后,大家把各自的甘蔗扛回宿舍放着。
这家的甘庶果然很漂亮,粗细适中,一节很长,疤还特别少,拟人的话,用“盘靓条顺”来形容再合适不过,怪不得大家抢着买。
沈白露买了两把,一把有十来根,打算次日让国良哥帮忙把它用拖拉机运回家。
现在糖限购,想吃点儿甜的很难,吃的水果又贵又少,所以大家都很爱啃甘蔗,过年买两把回家是标配,有的人家能买四五把。
晚上闲着无事,沈白露写了个购物清单,让沈晓冬后天按着单子买年货。
两姐弟过来时,沈白露拿出清单。沈晓冬看了看,拿着笔划去了几项:“这些爷爷已经买好了。”
“嗯那就不用买了。”沈白露掏出一把钱,准备给弟弟。
沈晓冬说道:“不用了,爷爷卖猪得了一些钱,早上给了我三十多块,还特地交代我不要花你的钱。”
这会儿的猪肉价一块二左右,过年会稍涨一点儿,一头猪可以卖一百多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寻常人家卖猪的钱,除了用来过年,还要留一部分用以捉小奶猪、小孩上学、春耕买化肥农药之类的。
沈白露只好说道:“那你要是不够,再从我这里拿。”
沈晓冬照单购物,沈春雨在供销社外面守着箩筐。
晓冬买好一些东西,就拿过来放着,一直到下午两点多,东西全部买齐了。箩筐里有饼干、糖果、瓜子、酱油、食盐、香菇、木耳、橘子、苹果……
当时已经腊月二十九,明天就是除夕了……
第39章过年时意外发现的真相……
过年时意外发现的真相
除夕当天,供销社还得经营半日才正式放假。
一到十一点,圩市上的人就纷纷散去,等到了十二点,只余下一些小贩在收摊子,零星几个顾客在拣便宜。
会计把核算好的工资、奖金发到大家手中:“辛苦一年到头,领了工资可以回家过个好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供销社里又发了一些糖果和饼干作为员工福利,大伙笑容满面地收着。
食堂中午没有供应伙食,沈白露早上提前留的两个包子硬得像石头,院子里是有一个土灶的,但是懒得生火烧水蒸了,只拿热水泡了泡,随便吃了点儿就带着行李回家。
正月初八才上班,可以在家好好歇上一星期。
回到家里,院门口的春联已经贴好,沈白露驻足看了看那副对联,“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写得真不错。
沈爷爷在厨房里准备年夜饭,大鼎里炖着猪脚、猪骨头,白萝卜才刚放下去,香味溢满整个院子。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沈春雨在外边洗大白菜、葱、蒜等,沈晓冬在贴正屋的春联。
沈白露回屋放好东西,吃了几片油炸的猫耳朵:“唔,真香。”
厨房里,沈爷爷一边切芹菜一边说:“前几天你九叔家的鱼塘干了,我去捞了一些小鱼,烘干了可以给春雨带菜。”
“怪不得闻到了熏鱼的香味。”
“你饿了吧,要不要啃两个猪骨头?”
“好啊!中午食堂没开,我就吃了两个冷包子。”
炖得烂烂的香香的大猪骨从锅里捞出来,沈白露直接用手抓着啃,骨与肉已经分离,猪肉入口酥软,香味盈于齿间……
沈春雨:“我也要吃。”
垫了垫肚子后,沈白露挽起袖子开始做菠菜丸子。
五点多,叔叔家的年夜饭先做好,小艳过来叫大家去吃年夜饭。
沈白露家里的年夜饭迟了一点儿,六点多才开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吃罢饭,沈春雨洗完澡,换上了新衣裳,沈白露给妹妹编了两条好看的蜈蚣辫,发尾系上她之前买的大红色头花,整个人就光鲜起来。
桌上摆了些糖果、饼干、瓜子、橘子、油炸果子……沈爷爷拿出三个红包,递给了三姐弟,随后又带上四个红包,捎了两挂鞭炮,去了叔叔家,给小孩发压岁钱去了。
沈春雨很快拆了红包:“两块钱!”
沈白露笑了笑,也拿出了两个红包,递给弟弟妹妹一人一个。
沈春雨撕开红纸,吸了一口凉气。
“姐,这么多!”
沈晓冬也拆开了一看:“十块啊!”
“姐你发财了吗?”沈春雨问道。
“什么发财,我原本只打算给五块的,另外五块是方垒交代我给你们的。”
“姐夫可真好!”
“还没结婚呢,不算你姐夫。”沈白露笑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春雨说道:“反正我已经把他当成我姐夫了——对了姐,你不会没有给自己买新衣服吧。”她的脸色有些疑惑。
“买了啊,大家都有新衣服,我不会只顾你们,不顾我自己的。”
“那你怎么不换?”
“等下洗完澡就睡觉了,明天早上再穿新衣服。”
大年初一。
一早,沈白露穿戴一新,暗红色的呢子长外套配上黑色裤子,脚上是一双擦过油的粗跟皮鞋。她的皮肤很白,身量又苗条,外套又衬腰身,倒饬好后走到客厅,沈春雨看得眼睛直发愣。
“姐,你真好看!”
嘿嘿笑了笑,踩着地上的鞭炮碎纸,去厨房里帮忙端爷爷热好的饭菜。
大年初一不必放牛,也没有猪要养,沈爷爷很早就备下给牛吃的草料,吃罢饭后去村里的几个老亲友家坐着闲聊。
沈春雨穿了新衣服,跟着小月等人去玩,不一会儿又带着几个小姑娘回到家里,组了一个局打扑克牌。
沈晓冬十分勤奋,大年初一也没有松懈,在外边转了一圈后发现有些无聊,又折回来看书做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白露问道:“晓冬,她们在一旁打牌,不会吵着你啊?”
“不会,不受影响。”
真能集中注意力……
快晌午的时候,陈向阳在院里叫着沈晓冬的名字。
陈向阳家在隔壁村,高中不与沈晓冬一个班,但俩人联系比较多。这个小伙子个子比晓冬矮一点儿,长得挺结实,笑起来一排大白牙。
沈晓冬这才停下笔,陪陈向阳说了会儿话。
陈向阳看着沈春雨等人打牌,饶有兴趣地在一旁指导。
“哎你干吗出这张,应该继续调主才对!”
沈春雨皱着眉头说:“你不要在这里瞎指挥好不好,打扰人家的思路。”
“不是,你明明出错了嘛。”
沈白露笑呵呵地看着这些小年轻,拢了一个大点儿的炭盆过来。炭盆罩子是木头做的,中间放上炭盆,上面盖上铁丝网格,放在桌子底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来一起烤火吧。”
外面天色阴沉,寒风阵阵,黑云压迫,仿佛要下雪了。
沈白露热了几个菜,又炒了一个大白菜,招待大家吃午饭,随后跟着妹妹等人,去村子里转了转。
大过年的,不走动走动,老窝在家里也不是个事儿。
天色似乎更加阴沉了,寒风呼号中,沈白露暗红色的呢子大衣套在身上,搭配起来时髦得很,一些村民看到后直夸好看。
沈白露笑了笑,上回收到方垒的信,她赶紧抽了时间,换上新衣服去公社唯一一家照相馆里拍了照片,但是等洗好的照片拿到手上,邮电局已经放年假了,只好等过些天再给方垒寄过去。
……
雪花终于还是飘了下来,窝在家中烤火、聊天、嗑瓜子,畅想着晓冬考上大学的美好愿景。
次日醒来,地面积了不厚不薄的一层雪,站在高处望向田野里,一片银妆素裹,用来打雪仗,滑雪板是足够了。不过沈晓冬和沈春雨要去拜年,没空玩雪。
给他们备了拜年的年货,同时沈白露自己也要在家里,跟爷爷一起招待前来拜年的亲戚。
初六这天,拜年走亲戚的少了,沈春雨在家里跟沈晓冬一起学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整理初中所有的书籍时,沈春雨发现自己的初一历史课本和数学课本都不见了,偏巧沈晓冬的初中课本也不齐,便去小艳家里借了过来,以便总复习时有用。
沈小艳的历史课本还夹了一个历史作业本,沈春雨翻了翻作业本,笑着说道:“小艳的历史作业写得好乱啊,连老师都看不下去了。”
沈白露凑过去看了一眼,整个人傻愣住。
这熟悉的字迹!
沈白露一把拿过作业本,盯着看了许久,最后又跑进了房间里。
“姐,你怎么了?”沈春雨站在房间外奇怪不已。
“没什么,你别进来,我有事。”沈白露把房门关上,翻出了箱子里存放着的那两封匿名信。
字迹一经对照,不可思议,但又清楚明了。
这样便全都说得通了!
这样的信,必然是有文化的人才写得出来的。也怪不得元旦那天,他会盯着她。可是,他不是已经结婚了吗?妻子还是一位老师……
沈白露想着有些不寒而栗,这人也太道貌岸然了。他这是走的柏拉图路线?玩精神出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般一想,沈白露又觉得有些恶心。
拿着本子走出房间,沈春雨十分不解:“姐你去翻什么了?和小艳的作业本有什么关系?”
沈白露回过神:“哦,不是,我看到历史作业,突然想起之前方垒的外婆送我的手镯,去找了一下。”
“哦,没丢吧?”
“没有,还在。”沈白露把本子递了回去。
静默一会儿后:“小雨,这个历史老师人好不好?他跟他爱人感情是不是有问题?”
沈春雨说:“好像不大好,据说经常吵架。”
“经常吵架?为什么?两个人都是老师,日子难道不应该很好过吗?”
“那我就不清楚了,我也是听其他同学说的,家家有本难忘的经,经常吵架不是很正常吗?”沈春雨十分理性地说。
沈白露点点头:“也对。”
“姐你怎么突然对我们历史老师的家事感兴趣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才不感兴趣,是上回听供销社里的人讲他们吵架闹离婚,就多问一句。”沈白露继续编造。
“哦,也有可能……”
把本子还给春雨,沈白露走到外边透了透气。
还好的是,她只收到过两封匿名信,跟方垒在一起后,再也没有收到过他的信……等等,那天跟方垒在校园里的时候,她看到的那个影子,想必也一定是宋建国!
真是无语至极,宋建国这是何必呢?倘若他是单身,写那样的信,她都能理解,可明明已经有家有室,还弄这些,这不是害人吗?
唯一庆幸的是,他会写匿名信,表明他也不敢明着来,并且此后没有再寄那样的信了,可见也消停了。
思来想去,这件事情不宜声张,宣扬出去影响非常不好,说不定还会引起他老婆来憎恨自己。万一闹开了,更容易毁了自己的清白,比如被说成是“第三者”……那脏水一盆盆的,洗都洗不干净……
蹙蹙眉,顿觉毫无安全感。
……突然好想方垒……
还有半年,他应该会回来探亲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