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1 / 1)
一样的馅料一样的饺皮,换个吃法就跟换了种食物一样。”
此时应望已经端着自己的碗吃了,他对自己做的煎饺也很满意。听到魏云舒这么说,就美滋滋的笑了起来,“本来煎饺和水饺也是不太一样的东西,不然人家怎么一个姓煎一个姓水呢。”
魏云舒大笑起来,“你说的非常有道理,妙不可言。”
应望也跟着哈哈笑。
一小锅肯定是不够吃的,而且现在天气热,又没有冰箱能保鲜,已经放了一晚上的饺子要是不抓紧时间吃完,等到中午太阳彻底大起来温度升高,那饺子估计都要放酸了。
因此应望又给煎了些。
吃第二锅的时候刘青刘芳兄妹俩一人背着个小背篓一人拿着个小篮子从外回来,应望就说:“都干了趟活回来了。”
刘芳嗅着空气中这熟悉又不太熟悉的香味,努力压下心中的渴望,抿唇一笑说:“是呢,我和哥哥去挖了些野菜捡了些菌子。”
应望不放心的问:“那些菌子你们都认识吗?以前吃过没?”
刘青放下背篓,“吃过。”
刘芳补充,“每年奶奶都会带我们去捡菌子,还跟我们说了哪种能吃哪种不能吃,我们现在捡的都是能吃的。”
张奶奶教的,还吃过,那应该不是毒蘑菇。应望稍稍放心,但还是叮嘱了句,“有些菌子有毒不能吃,你们捡的时候别捡不认识的。”
刘芳点头,“奶奶也这么说。”
应望看他们俩小小的年纪却忙碌的井井有条,恻隐之心骤起,“你们俩吃过了吗?”
刘芳控制不住的咽了口口水。
刘青为兄,到底比刘芳能忍一些,就说:“吃了。”
应望不信,“吃了什么?”
刘青抓了抓自己的衣服下摆,“在山里摘了野果吃。”
白云市虽然是个市,但城外也有不少的山,往些年的时候市里面的人隔三差五的就会去山上偷偷寻摸吃的。刘家生活拮据,日子不好过,张奶奶就会去山上挖野菜摘野果捡蘑菇,要是运气好捡到野鸡蛋野鸭蛋或者摸到一条鱼什么的,那还能给孩子补补身子……总之,勤快些总能补贴家用,让他们不至于饿死。
眼下,应望听了刘青的话却很无奈,一点野果能填什么肚子。他揭开锅盖看了眼,饺皮已经变色了,随便再焖个一分钟就能出锅。
锅盖重新盖好,香味立刻被隔绝掉大半,刘青和刘芳顿时怅然若失。
不过这么些天了,应望和魏云舒因为做生意天天都在炖肉做好吃的,他们天天闻也闻的差不多快习惯了。
正想转身回屋去,却又听应望说:“别站着了,快去洗手,这锅煎饺快好了。”
刘青:“……?”
刘芳瞪大眼。
应望看着他俩,“别傻站着了,快去洗手啊。”
刘青回过神,摇头,“我们不能吃你的东西。”
应望已经有经验了,“你们下午还有别的事没?”
刘芳没反应过来,老老实实的说:“没有。”
他们没读书,每天就是跟着奶奶愁下一顿该吃什么、怎么才能把自己养大,所以要说有什么固定的事情要忙那还真没有。
“那下午你们帮我们干活吧,下午有海带要洗。”应望说:“这顿煎饺就当是你们帮我们干活的工资。”
刘芳狠狠心动了。
刘青也没忍住,这味道太香了,他肚子也早就饿了。
应望佯装困惑,“你们还站着不动是嫌我给的太少了吗?”
刘青刘芳齐刷刷的摇头。
这么香的东西,肯定卖的可贵了,怎么可能嫌少!
魏云舒此时已经从厨房里拿了两个碗两双筷子出来,应望估摸着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就把锅盖揭开,混着浓郁的煎饺香,应望说话的声音都带着一股浓烈的蛊惑意味,“所以快去洗手了过来吃煎饺。”
刘青刘芳就晕乎乎的去了。
煎饺!
这东西他们以前连听都没听说过!
第23章
刘青和刘芳每人吃了一碗饺子,用数数的话也就五六个,但却吃的满嘴喷香,他们甚至感觉自己连说话的时候都带着一股鲜美的饺子味儿。
俩人心想:这什么煎饺真是他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东西!
饺子本来就是昨天晚上剩的,应望和魏云舒又吃了一些,到此包好的饺子已然殆尽。应望见俩小孩还在舔嘴巴,就问:“吃饱了吗?”
刘青说:“饱了。”
饱是饱了,但嘴巴还能吃。当然,刘青是不会这么说的。
刘芳也点头,“够吃啦。”
应望也就没再问。
兄妹俩吃了人家的东西不好意思再叫人家干活,于是很自觉的站起来,一个端碗一个拿筷子想要去洗。
应望拿起小锅到水龙头的位置,对他俩说:“放这吧,我洗就行了。”
刘青不肯,“我来洗。”
应望说:“没事,就这么两个碗,我洗了就行。”
刘青还想说什么,应望又说:“你们不是挖了野菜捡了菌子回来吗?还放在背篓和篮子里,你们不收拾收拾?”
刘青固执的说:“我把碗洗了再去收拾。”
刘芳在边上嗯嗯点头。
应望说:“我洗就好了,你们别把衣服打湿了。”
刘芳睁着一双大眼睛,“不会打湿的,我们会洗碗。”
“我们吃了你的东西,就得帮你干活。”刘青认真的说:“而且应哥你刚刚也是这么说的,那些煎饺是我们的工资。”
应望:“……”
他狡辩,“那是洗海带的工资……”
刘青开了水龙头放水,水哗啦啦的冲到他的手上,腿已经蹲了下来,“都是一样的。”
见兄妹俩执拗的要干,应望最后无奈让开位置。
算了,这点活也不多,就当是买他们一个安心好了。应望心想。
又站了会儿,见他们俩真没问题,应望才回到厨房去看锅里的肉。
魏云舒见他进来,了然开口,“没争过吧。”
应望无奈一笑,“可不是,拦都拦不住。”
魏云舒说:“让他们干吧,不然他们心里不踏实。”
应望点头,“我后来也想通了。”
张奶奶家教好,刘青和刘芳都被她教的极懂事,而不占别人的便宜的确是一项美好的品质。应望觉得让他们用劳动力来自己这里换吃食也挺好的,不至于被自己“教”成不劳而获的坏习惯。
有魏云舒看着灶里的火,应望也没在厨房多待,他出去将小火盆收拾进屋,再出来时刘青和刘芳已经把锅和碗筷洗干净了,且都放到了厨房去。
然后,他俩才来看自己今早的成果。
缺少资源的时代,蘑菇野菜也不好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