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7(1 / 1)

加入书签

('

山特意用了草席子帮他盖着,又撒了几次草木灰和家禽粪便施肥,因此是长的格外好不说,叶片也是没有冻伤的。

“今年菜价要贵上些,我家这白菜也不比旁家贵,卖的也是行市。”叶溪笑道。

妇人也知道要找这般好的白菜是不容易的,便捡了三棵让叶溪过称。

秤杆挑的够足,“十斤二两。”

妇人见叶溪过称是将分量给足了的,满意的点了点头,便摸了钱袋子数铜板来,她带的是个两岁左右的孩童,带着虎帽,瞧着圆滚滚的特别喜人。

叶溪便从篮子里摸了一根冬瓜糖递给他。

孩童流着口水,咧着嘴露出几颗牙齿来,接过后就往嘴里塞,尝到了甜味,更是乐的很。

妇人慈爱的抱起自家娃崽,“哎呦,你这个小馋猫,怎这般贪吃。”

叶溪笑了笑:“这是我自家做的冬瓜糖,不值钱,算是给孩子甜个嘴儿。”

妇人连声道谢,自己舔了下手指上沾着的糖霜,味道确实好,便询问道:“这冬瓜糖怎么卖”

“三文钱两根,清香甘甜,入口即化,小孩儿拿着能抿半天呢。”

妇人觉着价钱也不贵,买来给孩子解馋是划算的,便又掏了三文钱出来买了两根。

叶溪也没想着自己做的冬瓜糖能卖出去,拿着三枚铜板冲旁边的林将山笑:“我这就是开张啦”

林将山笑道:“夫郎做的冬瓜糖好吃,比铺子的都要实在,定是好卖的。”

有了他这句话,叶溪心里更是有底了,便放声喊着买卖:“白菜,萝卜,冬瓜糖,好吃的冬瓜糖,不贵,三文钱两根,打发零嘴划得来。”

年关将至,许多来年集的都是带着自家娃崽来的,年集热闹,卖吃喝的络绎不绝,还有耍猴戏杂技的,看的人眼花缭乱,娃崽们自是上街后就心痒痒的很,一路走一路看,被自家大人拖着走,遇到不肯给买的便站在街上就放声嚎啕了起来。

年集上的吃食自是比平日里贵的,就算是大人念着年关近了手里的银钱松了些,可见了平日里的吃食涨了好几文,也是舍不得买的,只能唬着孩子:“先看些别的,回去的时候阿娘给买,后面好东西多着呢!”

心里想着多转会儿,等日头晌午了,年集便散了,自家娃崽便不会闹腾了。

于是许多娃崽便在街上哭了起来,平日里就没个甜嘴的,如今见了这么多新奇的吃食馋的慌,心里也是跟猫抓似的,赖着定要吃上些甜蜜蜜的东西。

此时一听叶溪卖的冬瓜糖,三文钱两根,带着娃崽的妇人哥嬷们自然是觉得这价钱是划算的,刚刚去问了问冰糖葫芦五文钱一串,糟子糕五文钱两个,还有其他的糕饼,都要六七文钱。

叶溪见有人牵着娃崽来了,便从篮子里拿了一根出来,掰了一小节儿递给妇人,“尝尝嘴,好吃又甜,尝过再买。”

妇人尝了尝,觉得好吃,便塞进了孩子嘴里,“冬瓜糖吃不吃阿娘给买。”

孩子尝到了甜味儿,抿着嘴里的糖,“要要要,阿娘给买。”

妇人见哄住了孩子,便爽快的掏了铜板出来买了两根,心里也是高兴,在两根怕是能一路吃回家去。

生意开了张,便好卖了,有主动凑上来买冬瓜糖的,还有来买白菜萝卜顺带给孩子买了冬瓜糖的,叶溪便给买菜的顾主搭着送了几根小葱,横竖是不值钱的,但让买的人高兴。

等叶溪这边的菜和冬瓜糖都卖的差不多时,林将山的木炭也是售卖完了,只剩下两个箩筐。

', ' ')('

“大哥的腌肉腊肠卖完了么”叶溪朝旁边望。

林将山看了看,“摊子空了,大舅哥的买卖也好。”

叶溪高兴的捧着沉甸甸的钱袋子,里面铜板撞的响呢,“太好了,那咱们早点收摊回去了。”

两个人便开始收拾摊子,菜叶炭渣都是要自己扫干净的,若是让官府管理市集的人瞧见了,是要罚钱的,来年集摆摊子的都是要交五文钱的管理费,若是违背了衙门的管理,还得罚些钱。

叶溪瞧见林将山的箩筐底部还有一堆的碎木炭,不似完整木炭那般粗大,只有梨子般大小,但是也能生火取暖的。

“怎剩了这些碎的”叶溪问道,碎的也是能买的,就是便宜些,一堆多少个铜板卖给家里穷苦一些的人,也是有人争着要的。

林将山抖了抖箩筐,估算起来有个两斤多,“不是说那老店家可怜么,这碎木炭也不值什么银钱,你拿着去送与他们烧火喝水也是好的。”

自家夫郎心善,他自然是不想让他念着的,让他拿去做件好事高兴高兴,心里也畅快些。

叶溪听了,眉眼带笑,“相公是个好人!”

拿着碎木炭回了萝卜羊杂摊上,老夫妇一听这木炭是送他们的,顿时是感激的很,拉着叶溪让他再喝碗羊杂汤。

这是他们糊口的营生,自己都舍不得喝一碗,叶溪自然是不会受用的,便又跟老夫妇说了几句话儿,就笑着出来了。

林将山挑着箩筐,看自家夫郎一脸笑意,他心情也好了起来,问道:“家里可缺些什么今日便都采买回去,就等着在家过年窝冬了。”

叶溪掰着指头算了算:“对联窗花得买上几对,贴在家里看着喜庆,鞭炮也要几挂,除夕夜放鞭炮是少不得的,要驱年兽贺新年呢。”

“盐巴,香料要购置些,家里要炸丸子油糕之类的,还有干果也得去铺子里买些,过个年在家里还是要有些零嘴吃的。”

林将山嗯了一声,跟在夫郎边上,自管帮着提东西就是。

“糖也买些吧,回去我再做些其他的,小孩子们上门来也是有得给的,免得让人说小气。”

两个人边规计着家里所缺的杂货,便穿梭在熙攘的大街上,遇到有杂耍的便挤进人群去瞧上两眼,遇到讨赏钱的,叶溪还是给了一文,念着这些走南闯北的也是不容易的。

到了晌午,该采买的已经买了,林将山箩筐里放了好些油纸包,两个人便转身要回摊子上寻大哥叶山去了。

林将山却停下脚来,叶溪回头看他,“怎么了有什么忘买了不曾”

“汉子,买个啥”摊主连忙来揽生意道。

这是个卖铁器铜器的摊子,上面摆了火盆,炭炉,汤婆子等。

林将山道:“劳烦拿个精致小巧些的汤婆子出来看看,我想给夫郎买一个。”

摊主听了连忙哎了一声,嘴里还夸着:“你夫郎是个有福气的,让相公这般念着疼惜着,咱家这汤婆子是黄铜打的呢,用个十年八载的也坏不了磕不烂。”

叶溪一听他要给自己买汤婆子连忙过来:“这多贵呢,家里烧着炕我是不冷的,便不要费这银钱了。”

汤婆子可不是个便宜物件,黄铜价高,又要出铁匠的手艺费,一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