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6(1 / 1)

加入书签

('

叶溪在旁边叮嘱着他们小心些,看着何小娃麻利的扒上树去,心里也是担忧,慌着叫人下来。

“溪哥儿?”

叶溪听见有人唤自己,转头去看,原来是聘猫给他的汪二嬷,于是笑了笑:“汪二嬷怎在这里?来捡果子的?”

汪二嬷篮子里装了一大半野菜和其他七七八八的果子,“嗐,我原想着来捡些板栗榛子橡子什么的回去,拿来存着打发嘴也好,结果,这山上就差没被人扒空了,我寻了大半天,连个野柿子,毛果子什么的都没捡到。”

叶溪点了点头:“今年旱的紧,听说好多地方闹了旱灾,可不得抓紧捡些吃的回去么,二嬷家里粮食可够?”

汪二嬷叹了口气:“可别说,那会儿卖冬小麦的时候仗着粮价高,我卖了一大半儿,就留着到秋收口粮了,指着地里稻子长起来了囤食儿过冬呢,哪知道现在旱成这样,秋收能保住一半粮食就不错了,将将够一家子的口粮,是一粒也没得多的卖去。”

叶溪宽慰道:“如今能有口饭吃就是顶不错了,听说旁的地方是颗粒无收,怕是秋收后,立冬前粮价还得涨一些呢,也不知道会不会大闹起来。”

汪二嬷这么一想也对,总之他们是好歹还有口吃的能过冬咧,“管他闹不闹的起来,总之有朝廷,拿粮食出来赈灾就是了,我呀,以后是再不敢图银钱卖自家口粮了!当初若是听了溪哥儿你的话就好了!”

叶溪便又同汪二嬷说了几句,汪二嬷瞧他肚子又大了些,看了看他的肚形。

“圆溜溜的,瞧你气色也好,怕是怀的个小哥儿咧。”

叶溪嘴角含着笑摸了摸肚子:“小哥儿贴心呢。”

村里人都是要生汉子的,庄稼汉,庄稼汉,指着汉子种庄稼呢,谁家汉子多便谁家有脸面福气,走路的时候都要傲两分。

汪二嬷唯恐叶溪伤心,自己肚子里的不是个汉子,连忙宽慰道:“你和林小子年轻着咧,他又如牛一般壮实,总是要折腾出几个儿子出来的。”

叶溪笑了笑,自己并不担心生不出汉子来,“只要是自己的孩子都是好的,便是只有这一个我们两个也是知足了。”

村里其他嫁人的小哥儿哪敢说这话儿,不被自家汉子呵斥也是要被公公婆婆指着脑袋骂的,可见人家溪哥儿这日子过的实在是舒坦顺遂,没有公婆不说,家里汉子疼人,又会下力赚家底儿,听说又要买地了咧。

汪二嬷心里是酸甜的羡慕着咧,只求自己家的小哥儿日后能如叶溪这般嫁得好就是了。

又说了几句话,汪二嬷还要赶着去再挖些野菜,便先走了,叶溪让他带些酸枣回去,他也是连连摆手。

“这东西酸的我牙疼,本来肚儿里的油水就少怕是吃下去更是搜肠刮肚的馋咧。”

叶溪守着三个孩子打了一篮子都酸枣,笑道:“够使了,回家去,我给你们做酸枣糕吃去。”

三个娃崽听了,笑的高兴,林阿嬷手艺巧,总是能做些好吃的出来,他们时不时就能吃上些解馋呢。

叶溪提着一篮子的酸枣回了院儿里,用清水洗净了,放到蒸笼上去蒸,何小娃主动帮着烧火。

大娃带着秀姐儿便去喂牛割草,顺带给兔笼鸡舍铲粪便,他们是从来不白吃叶溪的东西的,便想着多做些活计,叶溪自是明白他们的傲骨和自尊的,便也从不拦着。

比起卖力气,饿肚子才是最难受的,家里若是有好的他总是会让他们带些回去。

蒸笼的雾气散开,酸枣的味道浅浅溢了出来,叶溪又倒了些糯米粉出来,揉成了面团儿。

', ' ')('

大娃高兴的跑进灶房来:“阿嬷,牛的肚子大了些,可是有崽子了?”

叶溪笑道:“是咧,有小牛了,明年你们就能帮着放两头牛了!”

林将山前些日子去花钱叫人给牛配了种,没想到一次还真成了,如今牛肚子都大了。

“那我要多给它找些嫩草吃!”大娃高兴的跑了出去。

蒸笼上的酸枣已经蒸的软糯,叶溪便跟孩子们一起剥了皮儿,然后放入盆里,用擀面杖不断搅着,酸枣肉粘稠,搅做了一团儿,将里面的果核挨着挑了出来。

撒了几把蔗糖,再搅一会儿,便擀成一张饼状,拿到院儿里去晾晒,等着变的干硬便用剪刀剪成一条条的酸枣糕就是了。

叶溪又用揉好的糯米粉,里面包上他自己做的红糖枣泥,捏成一个个饼子,锅里的油热了便放进去炸,表层的糯米金黄酥脆,里面的红糖馅儿香甜的紧,他舍得放油,因此一咬手指都沾的油汪汪的。

孩子们吃的高兴,每人两个红糖酥饼,另外走的时候还带了一些酸枣糕。

等着院儿里的活计都收拾好了,叶溪这才将剩下的酸枣晾晒起来,等着晒脆了磨成面儿做酸枣面儿吃。

冬季里用来冲水喝能预防伤寒,还能安神促进睡眠呢。

晚上,林将山和叶溪在屋里商量道:“如今已经入了秋,冬天就不远了,粮价是最合适的时候,我便拖着那半仓红薯土豆去镇上卖了去。”

他一直都在等这时机,如今价格已经差不多了,便想赶着去卖了,若是真等天气冷下来了,秋收粮食欠收,粮价上涨的跟天价似的,怕是要乱起来,卖粮食就别说了,怕是拉到镇上去都会遭人抢的。

叶溪嗯了一声,帮着林将山捡了一牛车的红薯土豆来,如今这可是真正的好东西咧,填饱又耐饿。

早上的凉凉秋雾还没散,林将山就套着车去镇上了,他特地叫上了叶山和李习二人,防止出乱子,如今人心惶惶,难免得有几个壮汉撑着。

叶溪出门前给几人烙了葱花饼吃,又反复叮嘱了几句,这才看着汉子们赶着牛车缓缓消失在山道上。

汉子们都去了镇子上,叶溪便去菜园子看了看,将秋收的菜都摘了回来,不耐放的早日晒成菜干。

日子可真是快,他和林将山去年成的婚,一眨眼就又要入冬了,便又得想着冬季的吃食了。

菜园子里的阳荷已经在根部长出了许多的花苞,跟一个个红色小竹笋似的,这是个新奇菜,一般人的菜园子里还没有,这也是叶溪偶然在山上潮湿的地方寻到的。

移了十几颗在菜园子里的角落上种着,没想着还真种成了,提了篮子来摘了有半篮子。

分了一些给厘哥儿家送去,再给嫂嫂送一些去。

厘哥儿在屋里拆洗床铺呢,叶溪站在院门儿口唤他,他听后便擦了擦手过来了,瞧着叶溪提着篮子,定是又来给自己送什么东西的。

“这是又得了什么好东西来给我?”

叶溪晃了晃篮子:“家里种的阳荷能吃了,给你送些来,当个新鲜菜。”

“哟,好些年没吃过这个东西了,沾你福了,正好家里还有肉呢,晚上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