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身白月光转正了 第140节(1 / 2)
('元瑾汐心里咯噔一下,嘴里打着磕绊,一脸千万不要的表情看向齐宣:“该,该不会是送那个红珊瑚珠串的时候吧?难道说,那个黑檀盒子里面有机关?”
“对,就是那个。卫叔是制作机关的高手,盒子底部有一个夹层,信就在夹层里。”
“啊!完了。”她脸上的表情真正地变成一种果然如此的惊恐表情,“王爷,完了,这下真的完了。”
齐宣不由好奇,“怎么了这事,难道说那个盒子被你放在了怀安?”
元瑾汐欲哭无泪,“是在怀安,只是不是在我家,而是在常兴文的家里。”
“怎么回事?”齐宣也愣住。他好不容易写了封“情书”,被卫一看了就算了,要是再被其他什么不相干的人看到……他总不能杀人灭口吧?
元瑾汐便将她刚到怀安时,情况如何紧急,如何为了保护家人,不得已用了随身带的唯一一件贵重东西去打点常兴文妻子的事情,从头到尾地解释了一遍。
听完后,齐宣也有点郁闷了。他最初听卫一汇报此事时,是半点没担心。毕竟那是他送给元瑾汐的生辰礼物,他相信她一定会好好保管。
至于那信的位置,等到时机合适时,再告诉她也别有一番乐趣。
结果谁能想到她竟然送人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是想想当时在怀安的情形,连她自己都差点没命,如果真没往牢里安排人,那元家人到底会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最终他只能把一切都归咎于自己,“这事都怪我,你当时也是迫不得已。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卫叔做的机关,一般人根本察觉不出来,就算是能察觉也根本打不开。”
“平越!”齐宣探出头,顿了一下,“不进城了,直奔怀安。”
元瑾汐一下子就明白齐宣想要干什么,但却拦了一下,“等等,我们先去趟城东的王母娘娘观,求张平安符。如果日后哪一天真的被发现有暗格,看到平安符也不会起疑。”
“也好。”齐宣点头。
江阳城东的王母娘娘观,就是元瑾汐当年偷偷埋下她娘玉佩的地方。后来几经辗转,一直没有机会到这里来还愿。如今来了,正好认真祭拜一下,也算感谢当年庇护亡母遗物的恩德。
元瑾汐虔诚地在大殿的王母娘娘像前跪了小半个时辰,又祷告了许久,认认真真地听完了道士们诵读的《禳灾度厄真经》后,才起身去捐了些香油钱,求来一张平安符。
殿门外,平越百无聊赖,他想来是个不信鬼神之人,每次看人祭拜,都觉得无聊。
但是等到他听到齐宣让他去“偷窃”时,忽然间就信了。
这简直就是王母娘娘对他不敬的报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爷,”平越说得小心翼翼地,“您看啊,我虽然功夫不错,但是论潜入呢,比起其他兄弟还是差一些。这件事不难办,但最重要的是要做得神不知鬼不觉,绝不能被人发现。您看要不从并州调些人来?我知道几个人,绝对这当中的好手。”
齐宣一眼就看穿他的小心思,正要说话,却被元瑾汐抢先,“平副统领这话也有道理,毕竟能被我设下的那么拙劣的套脚关擒住,也的确说明他的功夫不行。万一程府哪里有个坑,或是哪颗树长得不规律,把平副统领绊倒就不好了。王爷要不我们写信给卫叔,说明情况,让他再推荐一个人吧。”
“王爷,”平越连忙插话,“这事就交给我吧,我保证一定给您办得滴水不漏。元姑娘……”平越看了一眼元瑾汐,后面的话没有说出口。
“我记性不好,只要信回来了,什么都会忘掉。”元瑾汐一副阴谋得逞的微笑。
平越恨得牙根都痒痒,他那天怎么就那么不小心竟然栽在了她的手里呢?
“我去也。”说罢用两个指尖拈起平安符,往怀里一揣,没几下就消失不见。
齐宣和元瑾汐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看不出你还挺有办法。”
“只可惜,只能用一次,第二次就不灵了。”元瑾汐微觉可惜。
“没关系,你忘了我还记着呢。本王忘了严陵还记得,严陵忘了,当时在场那么人还记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瑾汐噗嗤一下笑出声来,“我都有点同情平副统领了呢。”
既然有了平越打头阵,元瑾汐也就不急着赶往怀安,在江阳城休息了一天,又带着韵秋上街给家人买了些礼物,这才回到客栈。
只是到了客栈之后,齐宣却说不急,再等等,说他有事要办。就这样一连等了三天,齐宣才下令出发。
“王爷这些天都在忙什么?早出晚归的,江州的事情不是早处理完了么?”
“过几天你就知道了。”齐宣一脸神秘的笑容。
一路来到怀安城,刚进城不久,就听到一声锣响,紧接着是一个人洪亮又喜庆的声音,“报喜!报喜!元府大喜。”
元瑾汐探头去看,看到一个人正用铜锣开道,黄澄澄的锣面配着大红的锣锤,看着就那么喜气。再看他的穿着,一身藏蓝色的长衫,中间扎着腰带,袖口绣着回字纹。
“学政,是学政!”她惊喜地缩回头,“一定是我家清舒和清敏中举了,王爷咱们快点过去。”
但随着学政的锣声越来越响亮,后面跟着的百姓也越来越多,马车很快就被挤住不能前行。
“下车,我跟着你。”齐宣从元瑾汐扬了扬下巴,后者立刻灵活地跳下车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报喜!报喜!元府大喜。”开头的人仍然是一声锣响一句报喜。
此时元瑾汐已经能看清铜锣开道后面,还有三个身穿公服的人,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卷轴,其中一个已经拐弯,奔着另外一个方向走去。
元瑾汐喜形于色,“看来清玉也考中了。”
这时旁边有人议论,“元家三杰果然是名不虚传。”
“怪不得那个杨铭非要抢元家的祖宅,还真是积累是三代的文曲之气。”
一路来到元家大门处,元晋安、元晋平、元晋康等人早已得知了消息,带着妻子儿女站在门口,准备迎接喜讯。
“元家公子元清舒,高中乡试第六名!”
“好!”周围人立刻爆发出一声好,元瑾汐也在人群里拍着巴掌,跟着一起叫好。
元家众人也都对元清敏道喜,元晋平眼圈泛红,一个劲儿地拍着儿子的肩膀。金氏更是直接哭出来,一把将儿子搂在怀里,“好孩子,真是为娘的好孩子。”
元清翰则是站在一旁欣慰地拍了拍弟弟的后背,“恭喜二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待到众人激动的情绪稍稍平复后,另一个人打开手中的卷轴,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元家公子元清敏,高中乡试第一名,得中解元。”
“哈哈哈,我就说我会是第一!”元清敏一个健步从台阶上跳下来,跑到那个念成绩的学政官员面前,“解元两个字在哪儿呢,快让我看看。”
元瑾汐不由捂脸,这个哪里是个解元,杂耍班里的猴子都比他稳重。
周围人全都发出笑声,就连台阶上刚刚哭得不行的金氏也抹了抹眼泪,笑出声来。
元晋康听到儿子得中解元,本来激动得想哭来着,可是看到他那个高兴得抓耳挠腮的样子,又忍不住要发笑。
元瑾汐奋力地向前挤,“清舒、清敏好样的。”
元晋安耳尖一下子就听到女儿的声音,仔细一看,何止是女儿,连齐宣也在人群当中。
“爹,我回来啦。”元瑾汐在人群中用了挥手,众人顿时让出一条路来。
元晋安却是赶紧迎下台阶,无视女儿激动的神情,对着齐宣躬身行礼,“草民见过颖王殿下。”
元家众人也反应过来,全都过来行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瑾汐一脸无奈,嗔怪地看了齐宣一眼。
齐宣很想摊手,这可真不怪他啊。
周围的百姓一惊,乖乖,这元家也太有面子了吧,竟然连王爷都来贺喜?众人立刻下跪行礼,“见过颖王殿下。”
“诸位乡亲不必多礼。”齐宣长身玉立站在人群正中,“元家耕读传家,持心中正,此次一门双杰,也算不负当年元丞相之风骨。本王恭喜元家诸位。”
“多谢王爷夸奖,元家人愧领了。”
“县令大人到。”
即使杨铭、陈霄等人被除去,怀安城里早就没了不许坐车坐轿的规定,胖胖的常兴文仍然是喜欢步行。在他看来,步行可以更好地感受城里百姓安居乐业的气氛,而这也是他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颖王殿下?下官见过王爷,不知王爷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常兴文又惊又喜,不过的恭贺下解元竟然还能偶遇王爷?
齐宣看到常兴文顿时笑得有些僵硬,用余光扫一下元瑾汐,也看到她用手掩面,用行礼掩饰尴尬。
他们前脚刚派人去偷东西,后脚就遇到苦主,实在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常大人不必多礼,本王只是路过,无关公事。此次来,只是庆贺,我俩还是不要喧宾夺主的好。”
“是是,王爷说得是。”常兴文随机转向两个新科举人,“恭喜二位学子。”
元清舒与元清敏赶紧正了正衣冠,先对齐宣行礼,“谢过颖王殿下,谢过县令大人,也谢过诸位乡亲。”
“王爷,县令大人,若不嫌弃,还请屋里稍坐。也好让草民稍尽地主之谊。”元晋安上前邀请。
“好,那就叨扰了。”齐宣点头迈步往里走,常兴文更是觉得今天赚大了,同样开开心心地往里走。
“诸位街坊邻里,”金氏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喜糖分给众人,“小小心意,还望大家不要嫌弃。等过几天请客摆宴,还望大家赏光。”
“那是自然。府上既有贵客,我等告辞,改日再来庆贺。”
看到众人离去,金氏又叫来自己的大儿子,“去趟你族叔那里,问问清玉考没考中,若是考中了叫他们一起过来。”她压低声音,“重点说颖王来了。”
自己母亲打的什么算盘元清翰自然清楚,心里有些小别扭。但转念一想,若是颖王来了却没叫他,族叔恐怕要更生气。
“知道了,我这就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时元晋安等人已经陪着齐宣和常兴文入了正厅,元瑾汐感觉自己被无视了,只能走到许文秀身边,揽住她的胳膊委委屈屈地道:“大嫂,我爹都不理我。”
许文秀被她这个语气弄得哭笑不得,“谁叫你不按常理出牌,回来都不提前说一声。走了跟我泡茶去。”
茶刚泡到一半,院子里就响起了元晋泰爽朗又底气十足的声音,“二嫂,恭喜你啊,你家清舒这次考的不错,只可惜还是比我们家清玉差一点哈哈哈。我们家清玉这次可是第四。”
金氏不以为意,知道他这个人就是这么个脾气,平时最爱做的,就是炫耀他那个宝贝儿子。而且他还冒着天大的风险收留元清舒,避免了牢狱之灾。冲这一点,她就感谢他一辈子。
只是,想虽然是这么想的,说出的话却是半分不让人,“他们现在可都是举人,等到进京考会试时还不是一样,到那时,不定谁比谁强呢。”
“哈哈哈,二嫂说的是,三个小子都是好样的,三年后咱家元家就是一门三进士了。”
“行了,别吹牛了,感情不是你去考,在这儿说胡话,赶紧去正厅吧,那位在里面呢。”
晚上照例是元晋泰出钱,在城里最好的酒楼宴请齐宣和常兴文。最近这小半年,因为他和齐宣和常兴文都攀上了关系的缘故,生意是越来越红火,如今已经把铺子开到了江阳城里。
他甚至还在那里买了个宅子,这样等到儿子去往江阳城的芦溪书院读书时,他就也可以跟着去了。
热闹了一天,元瑾汐总算在晚上快休息的时候,得以和元晋安安安静静地说会儿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这丫头,回来也不知道提前打声招呼。还有,沈怀瑜不是说会让你好好地待在京城么,怎么你又和颖王回来了?”
“爹,你能不能别一见面就数落我啊,我都想死你了,你就不想我?”元瑾汐抱着元晋安的一条胳膊,铆足了劲儿的撒娇。
“哼,想你有什么用,还不是在家没待两天就跑了。我倒不如不想,眼不见心不烦。”
这话说的元瑾汐心里一阵难过,“那女儿不走了,就在怀安陪爹爹。”
“怎么,京城出事了?还是说皇帝或太后反对,齐宣反悔了?”元晋安敏锐地察觉到了女儿语气里的失落,这与她要去京城时的语气完全不一样。
“没,爹你别瞎想。我这次我只是跟着颖王出来赈灾,赈灾结束想你了就来看看你。”
“他赈灾带你干什么?肯定是京城的人容不下你。赶紧地,给爹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元晋安声音有些急躁。
“真的没事啦,颖王对我还是很好的。很晚了,爹你早点休息啊,我今天可是坐了整整一天的马车,身上都快散架了,我先去睡了啊。”元瑾汐慌忙离开父亲的屋子,她这个爹哪都好,就是有时太敏锐了,什么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但当他回到自己旧时的屋子,看着窗外的一轮明月,心里还是无端地生出一股迷茫。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原本是想着这次巴蜀旱灾之中,她也算不大不小立了个功劳,回到京城后总不会像之前那么狼狈。可没想到齐宣竟然带她回了家乡。
虽然她表现得一直都很开心,但要说心里一点不犯嘀咕是不可能的。
只是,她不想逼他什么,如果他自己觉得累了,顶不住皇帝和太后的压力,那她绝对不会纠缠。不管怎么说,自她遇到他开始,他就没亏待过她,如果就这样结束,也算是好聚好散。
“姑娘想什么呢,很晚了,睡吧。”韵秋在旁边出声提醒。
“嗯,王爷今天宿在哪里?”
“在上次的客栈。”
“知道了。”她是声音有些失落,任由韵秋给她卸了钗环,闷闷地上了床。
韵秋看出她心里所想,却没有出声,只是笑笑,将油灯吹熄。
第二天一早,怀安的百姓就看到一个奇景,有一只奇怪的队伍走在街上。
说奇怪是因为,这队伍里的人要么是武将官服,要么就是全副武装的兵丁。
可是手里拿的东西却不是刀剑,而是大雁和一只只红色的喜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领头的那个身着墨绿色的护卫统领官服,面容肃穆,正是严陵。
他的身后跟着刘胜和小七,同样身着护卫官服,各自拿着一只大雁。身后还有十八个黑骑护卫,个个孔武有力,虽然没有骑马,但也是威风凛凛,手里捧着大红的喜盒。
这是提亲?
于是,在昨天刚刚看了元家一门三举人的热闹后,众人又跟着这些人去了元家。
这一次元家可就事先没得到通知了,元清翰来开门时看对严陵的装扮还愣了一下,第一反应是杨铭的什么人前来报复了。
直到他看到那两只大雁,才算反应过来,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喜意,“诸位里面请。”
不多时元晋安等人赶来,看到正厅里的阵仗也是愣了一下。
严陵上前一步,抱拳拱手,“元先生,在下颖王府护卫统领严陵,今日登门乃是代表我家王爷,前来向贵府提亲。”
第129章信
“提亲?”元晋安想到昨天晚上女儿的异样,半点惊喜没有,反而是冷哼了一声坐在主位上,不发一语。
严陵一愣,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这与他想象的情景完全不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先生,”他再次抱拳,“我家王爷的确是真心实意派我来提亲,您若有什么要求,可以尽管提。”
“泗水河畔,我曾与王爷曾经有过约定,我元家的女儿虽然不是什么高门贵女,但一不做妾,二要迎娶,必须是三书六礼,明媒正娶,少一项都不行。”
严陵觉得这没错啊,自己来不就是但媒人来了么?“王爷派我上门,就是正式前来求娶,不知元先生的意思是……”
“那我且问你,我女儿去了趟京城,可受皇帝、太后欢迎?明媒正娶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可有长辈的同意?”
“这……”严陵一时语塞,京城的事他也是知道的,太后是允了,但允的是侧妃。这也使得颖王一气之下,直接将人带出京城。
看到严陵迟疑,元晋安心想果然如此,不由怒气更盛,“没有父母之命,他就贸然来提亲。就算我今日同意,日后瑾汐与他进京,又该如何面对太后?京城之人又该如何议论我的女儿?”
这一番话把严陵问的哑口无言,虽然京城那边传来的消息是太后说不再过问,可是这样的话,并不适合作为提亲时的说辞。
思来想去,他还是说道:“元先生误会了,王爷既然派我等前来提亲,自然是已经得了京城的准允。”
“哦?”元晋安的声音里透着浓浓的不信任,“既如此,那为何又将瑾汐带出京城,回到怀安?刚到京城就离开,可不像是同意了的样子。”
“这……”严陵这下犯了难,用尽全力在想怎么才能把这件事给圆过去。
“回到怀安是为了能在元姑娘的家乡向元先生提亲,而且姑娘在外漂泊十年,如今终于归家,怎么也要在家乡过个年,然后再回京城。另外,王爷这么做,也有想让元姑娘风风光光入京的意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对,”严陵赶紧附和,“这一次姑娘在巴蜀旱灾之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我们王爷已经为她请旨嘉奖。还有……”他向身后招了招手,立刻就有一个黑骑走上前来,喜盒打开,现出一对玉璧。
“此为同心璧,两块玉璧互为阴阳,相辅相成。此玉璧乃是王爷加冠那年,太后命宫中能工巧匠打造,预备给未来的颖王妃做聘礼。有此玉璧在,先生足可安心。”
虽然真实情况是齐宣自己带出来的,但严陵现在已经顾不了那么许多,今天他可是代表自己的主子来提亲,要是没提成……
别的不说,光是平越嘲笑他的眼神他就受不了。
听到这些话,元晋安脸色缓和了许多。其实他也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拒绝的,只是想在答应之前,为女儿在多争取一些。还是那句话,他们元家虽然不是高门大户,但他的女儿也不能随意地被人欺负。
如今对方已经好话说尽,又拿出了信物,尽管仍有疑问,但也正好借坡下驴,先应下此事。
“既如此,此事元家就应下了。不知颖王殿下殿下何时有空,老夫想与他面谈一番。”
听到这儿,严陵终于是松了一口气,“先生所言极是,王爷自该登门拜访。吾等回去后即刻禀报王爷,告辞。”
严陵等人一走,元家的其余人就兴奋地走了进来。金氏看着地上的一十八个喜盒双眼放光,“真是十八个喜盒啊,这可是提亲时最隆重的礼节了,他大伯,瑾汐真的要成颖王妃了?”
“你瞎高兴什么,咱们这样的出身,哪里够得上当王妃?瑾汐要是真嫁过去了,还不定怎么被京城里的人看不起。要依我看,宁可找个本地的举子嫁了,也好过当什么劳什子的王妃?京城那么远,万一受人欺负,连个撑腰的人都没有。”
元晋平的话虽然冲,但却是话糙理不糙,说得元晋安不由叹了口气,若是可以他何尝不想怎么安排女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金氏听到那声叹息,狠狠地白了自己夫君一眼,“按你这么说,颖王来提亲还是祸事了不成?”
“这女人在夫家,要想立得住脚,娘家一方面,自己也是一方面。尊重和地位都是自己挣来的,自己要是立不住,娘家再有势力也要被夫家人看不起。”
“再说,瑾汐本就不是个懦弱的,当年大水时她才多大?九岁的小姑娘,却经历了九死一生,才走到现在,哪里是会任人欺负的?就说咱们在牢里时,不就是瑾汐去求的常县令,才让咱们安安全全地出来了?”
“后来,她一个姑娘家独自面对杨铭,结果又如何?”
“有这样的经历、手段、胆识,还有颖王的宠爱,就算是独自入京又怕什么?再说,谁说没人给她撑腰了,清舒清敏如今都中了举人,三年后就都是进士,等日后做了大官,不就能给瑾汐撑腰了?”
金氏这话说得掷地有声,虽然后面有些夸大,但在元晋安听来却是无比的欣慰。
“弟妹说得对,咱们也别乱担心了,都高兴点,再怎么说也是好事。”
“就是。”金氏脸上露出笑容,“说起来,瑾汐人呢,这就害羞上了?”
“好像一直在屋里就没出来过。”清敏一边研究那对摆出来的玉璧,一边说道。
“该不会是生病了吧?文秀,走,咱们去看看。”
此时的元瑾汐的确是在屋里,也的确是生病了,只不过生的是花痴病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整整一个早上她都抱着一封信在那里傻乐。
韵秋喊了几次也不管用,干脆不再理她,给她梳洗打扮妥当之后,就随她去了。
元瑾汐也乐得无人理她,尽情地享受这份迟到了好几个月的喜悦。
尽管已经能把整封信背诵下来,但是她还是时不时地掏出来看一遍,每看一次就傻乐一次,因为信里的齐宣实在太可爱了。
除了开头那句“瑾汐吾爱”之外,信里的齐宣完全不向他平时表现出来的那样冷静、镇定,反而像是隔壁家的淘气孩子。
比如他竟然会给人起外号。
“我绝对没有把你当婢女,绝对没有,我那么说只是为了迷惑那个康大头,对,从此以后我就叫他康大头了。他的鼻子太灵了,我总担心他想皇兄告密。当然这绝对不是说你见不得人,只是我想自己告诉皇兄,这么重要的事,怎么能让别人说呢,对不对?”
再比如,他其实是个极度不稳重的人。
“你不要生气,等这次事了了,我带你在各处好好地玩玩。江州、京城咱都逛上一圈,让所有人都知道你,让所有人都知道一直不肯大婚的颖王要有颖王妃了。”
“逛完京城,咱们就去逛皇宫。虽然那里没什么看的,但怎么也要去见识一下嘛。除了龙椅不能坐之外,你就是想试试皇后的凤冠我也能给你弄来。唉,那个也还是算了,要是我皇嫂在,她肯定能借给你。现在她不再了,我皇兄肯定不乐意。我还是让人专门给你做一顶好了,绝对独一无二。”
每次看到这儿,元瑾汐都忍不住想笑,她不自觉地想到自己指着龙椅非要去坐,然后齐宣一脸紧张又一脸为难的样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现实是第一次进宫并不愉快,但想到他曾经这样憧憬这两个人的未来,元瑾汐还是忍不住嘴角上扬。
另一边,齐宣在客栈里得知元晋安要见他后,居然有那么一点点地怂了。
虽然严陵给他圆了过去,但毕竟密旨里说的是,太后不再过问此事。单凭这个,肯定不能让元晋安满意。
唉,他这个皇侄也是死心眼,都知道替他说好话向他表功了,怎么就不知道写得夸张一点,说一句太后同意了呢?
“严陵,京城那边的人什么时候能到?”
“他们在一月前就已经出发,一路不停的话,这几日就该到了。四海已经是行路的好手,王爷不必担心。”
嗯,齐宣点点头,“再等三天,等他们来了,我再登门。”
其实他原本不该这么急着提亲的,等到四海他们到了更妥当一些。
可是昨天回到客栈时,他在马车里听到有人在路边讨论,说元家出了两个举人,那个元家长女也跟着水涨船高,用不了几天肯定就会有人前去提亲。
虽然他能肯定,不管什么人去亲,元晋安都不会答应,但一想到有人要对元瑾汐动心思,他就莫名的不舒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瑾汐可是他费劲千辛万苦才找到的人,别人就算只是想想,也绝对不行!
也因此,齐宣在第二天一早,就直接让严陵上门提亲了。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等待,但是没等来四海,元晋康却是先一步来到客栈,带来了一份地契。
“颖王殿下,宅子买到了,三进的院落,虽然不大,但很是精致。这宅子原本是杨铭的私宅,在他占了我们元家的祖宅后,就空置了。后来他们家出了事,这宅子也就充了公。”
“常县令曾经命人拍卖,草民为了给族兄弟出气,就自愿拍下。这是当时和官府的交易文凭。前天得知王爷有意要买宅子,草民思来想去,就觉得这个最合适。离元家祖宅不远,又处处精致。草民知道王爷清廉,在外从来不收银子,也不收东西。因此,这宅子就平价转给您,您看如何?”
要说一开始,齐宣对于元晋康是真没什么好感,但是几次接触下来之后,却有觉得这个人虽然极力结交权贵,但又不是那种十足十的媚上之人。
比如他冒着得罪杨铭的风险收留元清舒,又比如买下杨铭的宅子,只为出气。可以说他市侩,但市侩之中又带着一丝血性和善良。
至于平价转宅子就更妙了,说是人情吧但没那么贵重,说不是人情吧,确实有承了他的好处,此人堪称拿捏人心的大师。
不过齐宣也不会白白占他的便宜,“平价不必了,你愿意转手已经是情分,本王多给你一成银子,也算不枉你辛苦一场。”
元晋康听得心花怒放,“一切都听王爷吩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朝王爷跟他“情分”二字,已经足够了。
那宅子早已被元晋康命人收拾妥当,齐宣在外面是本也不甚讲究,收拾了一下就搬了进去。
三天后,四海终于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怀安城。
一同来的,还有皇帝的宣旨队伍。
齐宣迅速地看了一眼圣旨,这才一颗心放回了肚子里,大手一挥,“去元宅。”
作者有话说:
齐宣:人不中二枉少年。
第130章圣旨
“元家乃忠勇仁信之家,虽三代不能科举,然不坠青云之志,不负祖先之盛名,箪食瓢饮之中不改其行,是为耕读之家的典范。”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另有长房之女元瑾汐,于巴蜀旱灾之中未雨绸缪,防范蝗灾于未然,于国于民皆为大善。特奖银千两、绢百匹,经典书籍百本,全家免除税赋徭役,家中子弟可免试进入县学。钦此。”
“草民、民女谢陛下隆恩。”在元家的正门口,元晋安带着女儿拜谢接旨。
“元先生,恭喜。”这一次前来宣旨的是宫中的太监,名叫李书来,也是深得皇帝信任之人。元晋安虽不认识,但也知道能外派出来宣旨的,都是宫中有来头的人物。因此恭恭敬敬地道谢,将圣旨交给女儿之后,邀请他入院小坐。
“多谢元先生美意,只是咱家身上还有其他公务,不便久留,告辞。”
“既如此,恭送公公。”
李书来走到齐宣面前,“颖王殿下,陛下还有密旨给您。”
齐宣点点头,走过去与元晋安客套了两句,又看了看元瑾汐所在的方向,给了她一个既得意又邀功的眼神,这才和李书来去往自己刚买来的小院。
此处已经被他改名为晴园,取雨过天晴之意,这样日后元瑾汐带人归来省亲时,也不至于无处可住。
李书来一路走得虽然小心翼翼,但也是时不时打量着院子里的景色,脸上看不出表情。
齐宣心里无奈,似乎自己皇兄派出来的人,个个如此,永远都是暗暗打量,不发一语。
一直走到书房,命严陵、平越守住四周后,李书来才从怀里拿出皇帝的密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齐宣接过,脸上不由肃穆了几分。因为这封密旨竟然是用竹筒装的,两头封有火漆,是最高级别的保密措施。
这是京中又出了什么事?
赶紧仔细检查封口,看到没有任何破损后,才小心翼翼地打开,避开李书来,查看内容。
纸上的字不多,只有寥寥几句话。
“你小子长能耐了是吧?带人私奔,还拒不回京。别以为这次事情办得好我就不敢收拾你,限你一个月时间回京,不然我下次就让你去驻守边疆,不守上三年别想会来。至于元家姑娘么……朕会为她找个好人家的。”
齐宣看得哭笑不得,怪不得要用这么高级的保密形式,感情他皇兄想骂人了。
此时,一直以来严肃示人的习惯发挥了作用。只见他面容严肃地把密信放会竹筒,又将竹筒放入袖口,一副京中真有什么大事发生的样子道:“你今晚好好休息,明天一早本王与你一起出发回京。”
“是,谨遵王爷吩咐。”李书来恭敬行礼。
却说这边元家这边已是热闹至极,周围的街坊邻里早就得了消息,全都赶过来,堵在元家的巷子口,看着人一箱一箱地往元家抬东西。
“乖乖,这王爷就是阔气。这还没下聘礼呢吧,就送了这么东西,这要是下了聘礼,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你懂什么,这当中有一部分是皇帝的赏赐,另外一部分才是王爷送的,说是特意从京城运来,供元家那位二姑娘使用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家这次真是发达了。不但有皇帝亲自下旨嘉奖,还出了一个王妃。哦还出了两个举人,日后若是中了进士,肯定要入京为官了。”
“京官算什么,外放成为一方大员才叫威风。想想那个夏兴昌在整个江州有多威风。不过元家家风好,肯定不会出这样的官就是了。”
人群里的元晋康听着众人的议论,不由有些呆住。一向从不拿自己当外人的他,第一次在元宅面前迟疑了起来。
自古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虽然他儿子中了举,但有他这样一个经商的爹,日后就算中了进士,想要补位做官也是难上加难。
而同为元家的清舒、清敏却是不同,有了皇帝的嘉奖,只要空缺,肯定就会让他们补位。
可以相见的,两家的差距在此刻已经拉开了。
“他族叔,怎么在门口站着,赶紧进来啊。屋里清舒清敏正嚷嚷这要做衣服呢,让你家清玉也去,看看有没有喜欢的。虽然他不缺衣服穿,但再怎么也是御赐的,做一套沾沾喜气不是。”
“我看你这半年有胖了,正好也做一套。”
“还有,他大伯说那些书虽不是什么……哦对,虽不是孤本,但也是珍本。你家清玉要是喜欢的,就抄回去。一个人抄不完,就让清舒清敏一起抄。”
“眼看着离年底也不远了,你要是不嫌弃,今年一起过年怎么样?”金氏的嗓门一如既往地高,声音里透着十足十的热情。
元晋康心里一暖,知道自己之前的担心多余了,大声道:“好啊,往年都是各过各的,今年喜事一件接着一件,正好一起热闹热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瑾汐此时也在后院忙活,正跟元晋安一起,在祠堂边上收拾出一间屋子,布置了一个供桌,将圣旨供奉起来。
回到主院时,就看到四海已经在许文秀的指挥下,把京中的东西送进来摆好。其中就有那个她一眼相中,齐宣送她的第一份礼物——红漆妆奁。
元瑾汐刹那间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想到她在齐宣的后院第一次看到小七给她送进来时,心里还是一阵忐忑,即使收下后,也不敢再其他人面前谈论,生怕惹来嫉妒和不必要的麻烦。
当时甚至还害怕齐宣是要将她收房,没事就在心里琢磨怎么能快点出府。
如今再看,她才意识到,齐宣对她的好,远比她意识到的要早。
难道说那个时候,他就想到了今天?不可能吧。
“元姑娘。”四海上前,抱拳行礼。
“四海大哥,辛苦了。”元瑾汐很感谢齐宣这个随行总管,最初从京城出来时,他就对元晋安很是照顾,后来还让他管事,给他安排单间居住。
因此,即便后来脱了奴籍,她见到四海时,也是行半礼。如今也不例外。
“姑娘太客气了,如今可当不得您的礼了。”四海满脸笑容,“王爷已经下令,让我留在怀安过年,顺便打理晴园。等到过了新年,再随您一起进京。”
听到能在怀安过年,元瑾汐很是开心,一别十年,她都快忘了在家过年是什么感受了。只不过,她如果再怀安过年,也就意味着,齐宣将会独自返京,这一次,他们是真的要分开好一段时间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自从齐宣来提亲后,她就被父亲限制在来后院。除了刚刚接旨时看到齐宣之外,她竟然一次单独与他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元晋安的理由也很有说服力,“既然对方已经提了亲,再见就不合适,得知道避嫌。”
好在即使如此,齐宣刚刚也是大门口,给了她一个独一无二的眼神。
“那今年除夕,四海大哥不妨过来与我们一起过年,一来人多热闹,二来也顺便感受下我们怀安的新年。”
“那感情好。东西送到就不打扰姑娘休息了,日后若有事,派人去晴园通知一声即可。”
“四海大哥慢走。”
——
元宅的书房里,齐宣正式地向元晋安行了礼,“见过岳父大人。”
元晋安不敢托大,待他行完礼后,赶紧起身道:“殿下客气了。”
“如今圣旨已下,先生可安心了些?”
想到今日里圣旨的内容,元晋安的确觉得满意。这分明是在想办法给整个元家和元瑾汐抬身价,目的么,自然是为了日后赐婚时显得不那么突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这几天,他也从女儿那里得知了太后的态度,以及兰茉以前竟然是太后的掌事宫女的事情。有了这一层关系,太后就算原本同意,也难免要打几分折扣。
而且公允的说,太后许诺侧妃,称得上是确合情合理。只不过,他们也的确不能答应就是了。
如今太后看上去像是同意了,但他还是有些担心。
这婆婆要是不满儿媳妇,想要使手段刁难,可是有无数的招。
“颖王殿下,你也知道,老夫中年丧妻,只留下这么一个女儿,难免娇惯了些。没曾想她一到宫里,就顶撞了太后,每每想起此事,就让我忧心不已。”
“岳父大人不必但心,上一次是本王疏忽,让瑾汐独自一人面对母后。日后再进宫时,本王保证一定不让她离开本王的视线。不管母后有什么样的刁难,我都替她接下了。”齐宣信誓旦旦。
虽然这个保证还是不能完全消除元晋安的忧虑,但不论如何,最起码听着让人安心。
“还有,”齐宣又开口,“先生如果实在放心不下瑾汐,不如随她一同入京可好?我已经让人在王府附近物色合适的宅子。这样一来,瑾汐与您也可以随时见面。日后,要是小婿有哪里做得不对,你也可以随时来骂我不是?”
元晋安被他逗笑,但却有不得不承认,齐宣的这个说法很有诱惑力。本来,他并没有想过要随女儿进京的。一别十年,他这个长房长孙,对于祠堂,没有尽半分责任,一直想着日后要好好弥补。
但想到女儿独自一人在京城,他又万分不舍。当年他被困采石场,对女儿已经是疏于照顾,如今终于能和女儿一起过太平日子,他难道又要放弃么?
“既如此,就有劳颖王殿下了。”元晋安下定决心,祠堂虽然重要,但还有两个弟弟可以照顾。而他的女儿却只有他自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齐宣心里大定,“皇兄今日传来密信,要我即刻回京,待处理完京中事务恐怕就是将近年关。我朝规矩,年底不会赐婚嫁娶。因此,我会在复印开朝后,即刻请旨皇兄赐婚,最迟三月底,四月初,迎亲队伍必到。”
“好。那就静候颖王殿下的佳音了。”
“可否让我见见瑾汐?”
“去吧。”此时元晋安自然不会再拦,指明了通往后院的路。
这还是两人在提亲之后第一次单独见面,本来是有许多话要说,但一见面后,反而不知道说什么了。
“那个……”
“那个……”
两人同时开口,但又同时止住,对视一眼后全都笑了出来。
“来,给你看看这个。”齐宣说着话,把袖口中的那封皇帝的密信拿了出来,“记住,看完一不许对别人说;二,不许笑。”
“笑?”元瑾汐看着那个破了火漆的竹筒,光是看着这个样式,就知道是国家大事,她又怎么会笑。
但看完后,她不得不承认,她是真的忍不住。原来不只是齐宣在信里面与本人不符,就连皇帝也是一样的,不愧是亲兄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给你看这个,是想说我皇兄也是很好相处的人,绝不会为难你。我母后虽然刻板了些,但也是有大智慧的人,日后相处得久了,一定会喜欢上你的。我那位新晋皇嫂最近可是没少替你说好话。”
元瑾汐心里感动,“王爷不必担心,比这个更艰难的时候我都经历过,眼下真不算什么。更何况还有你在背后给我撑腰。”
“嗯,说得有理。”齐宣话锋一转,“你还管我叫王爷?”
“那不然呢,叫什么?”
“叫声夫君来听听?”齐宣一脸坏笑。
“王爷你还是想想怎么挨陛下的骂吧。”元瑾汐同样一脸坏笑,甚至还扬了扬手里的竹筒。
齐宣伸手刮了下她的鼻尖,“走了,再不走元先生该拿扫帚赶人了。明日我一早就会出发,你不必来送。”
话虽如此,但到了第二天早上出发时,遍寻不到元瑾汐的身影后,他还是有些犯嘀咕,“她不会真的就不来送了吧?”
可一直到出城,竟然真的没见到元瑾汐的身影。
齐宣闷闷地行了许久,不由暗自埋怨自己,早知道昨天就不那句话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