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外面的世界(1 / 2)
20世纪九十年代,深圳已经是一片开放的热土。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鼓舞下,创下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每一个来到深圳的外来客都把这里当成了实现梦想的伊甸园,努力奋斗的启航地和挣钱致富的淘金池。在他们看来,深圳每天都是新的,高楼天天拨地而起,工厂天天全荷运转,订单天天纷至沓来。
然而在山海村,那时的许志飞还在腾飞箱包厂里当一个产品设计员。腾飞箱包厂属于镇办工厂,主要生产各式男女箱包,而他的每天工作就是把各个客户公司的询单转换成实际样品,争取客户最终下单订货。许志飞是当时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虽然不是985,211毕业,学历也就是个大专,可就这般成绩,走在村里,镇里的小道上,都会收获路人羡慕的目光。
许志飞当年还是属于比较宅的文艺青年,一直觉得自立能力比较差,怕一人出去闯荡最后连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所以一毕业就回到了村里,谋得了这个职位安耽地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那时他甚至把自己的人生规迹就如作图一般,已经描摹的淋漓尽致——学习、工作、结婚、生子、健康、相伴,守老。
这样的镜头放在现在,也许是很多人逃离城市想选择的陶渊明般的田园生活,而在那时,许志飞生活里的主色调就是绿色,山绿、田绿、树绿,满山的绿构成了成片的景。
刘玉良当时是许志飞的同事,在厂里做销售,那时叫供销科,论职务算个供销科长吧。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把许志飞设计的各种形形色色的箱包给推销出去。一年365天几乎300天都在外面,可以说他是当时厂里最见过世面的,也是最能说会道,故事最多的。每次一回到厂里,中午吃饭时候,很多工友同事都会自动自发地坐到他的身旁,听他讲讲外面的世界,路上的见闻。
许志飞第一次知道深圳也是从刘玉良的口中得知。有那么一段日子,刘玉良经常往南方走,深圳是他必到之处。据说那时他在攻几个香港老板,想把几款新箱包打进去,争取把订单给拿过来。
“你们知道吗,深圳,那是现在多少人向往的地方。”
刘玉良一说到深圳就带劲了,拿现在话来说就跟来电了似的,再加上做销售练就的声情并茂,一下子又把自己变成了人群中的C位。
“我真不是吹牛,深圳真的遍地是黄金,大马路、大高楼、工资都比这里高了。香港老板都跑深圳去开厂子,你说他们的眼光会不准?所以啊要挣大钱去深圳,要拿大单,对我来说,也要去深圳。”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