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嫁祸于人可乎(1 / 2)
扬州,春秋时称“邗”,汉时称“广陵”、“江都”,还有个古称叫“维扬”。
邗城与邗沟同时出现,邗沟就是一条运河。
而真正让扬州成为“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是因为隋炀帝大规模地开凿和疏通了邗沟,并且凿通了南北大运河。
虽说隋炀帝开凿运河,给当时、当地的人民带来了很重的灾难,但大运河却是利在千秋万代的功业。
正是有了大运河,才快速实现了南北交通和人文交流,促进了工农发展和商业繁荣,也成就了扬州在南北交通上的枢纽地位。
当时隋炀帝还疏通加深的山阳渎,使得海上的船只可以直达到扬州城下,促使扬州在唐代就成为著名的对外贸易重地,是丝绸、茶叶、铁器、食盐的集散中心。
如此“百货通焉,利尽四海”的商业城市,自然规模不小。
在元代,扬州府领高邮州、通州、泰州3州,以及江都、泰兴、仪真、如皋、海门、宝应、兴化、六合、崇明9县。
自明代起,将六合改属应天府,崇明改属苏州府,故此,扬州府改为领3州7县,其中直辖江都、仪真、泰兴3县,由其治下的高邮州领宝应、兴化县,泰州领如皋县,通州领海门县。
大华朝沿用了旧制,扬州的区域虽变小了,但行政层级更清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