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页(1 / 1)

加入书签

('

众位官员纷纷起身,拜谢李善长,李善长眯着眼,欣然接受众人的赞誉。

“老夫说这些并非卖弄我多能揣摩圣意,而是想提醒诸位,咱们大明的官员有不少在前朝为官,有些东西该割舍就割舍,千万不要学曲阜那位!”

众人心颤,再次拜谢,承了李善长的人情。

李善长很喜欢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他手上按着那份又传回到他手中的圣旨,意味深长。

“但话又说回来,一个人的出身很是重要,就像有些人就算他能力再强,他永远也成不了陛下最信任的人……!”

他没有说是谁,但在场中人似乎都知道他说的是谁,于是这些老狐狸低眉顺眼,并不接话。

朝中某不知名刘姓官员,又被左相李善长隔空对线了。

二人都是皇帝的心腹,他们惹不起。

尤其是眼前的左相李善长,他这个人什么都好,也是治世良才,唯一的缺点就是心眼太小了,容不下别人。

李善长见他们不说话,也不在意,他再次阅读圣旨的内容。

“僧道斋醮,杂男女,恣饮食,违者有司严治之。”

洪武皇帝对僧道落下的屠刀,比想象中还要快,李善长估摸着,那位烧头香的张天师估计连龙虎山都没回到,斩向佛道的刀已经砍刀头上来。

大明天子令,从此之后,各州府县,只留下一座较大的道观和佛寺,将所有和尚和道士都集中在一起,统一管理。

并且严禁他们“杂处于外,与民相混”。简单说就是没事都关着,别跑出去祸害老百姓……

这一刀,就是断了佛道二门的根,也间接等于将天下僧道统合在一起管理起来。

李善长仿佛已经看到,那些僧人和道人听到这条命令之时绝望的样子。

因为,这和囚禁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皇帝在这条命令之外,也开了一个口子,特许龙虎山直系子弟可以便宜行事,又专门提到应天府内,暂不受这条禁令限制。

在这些细节之中,他们这些老狐狸能稍微揣摩到皇帝的用心。

皇帝一刀砍了龙虎山的手足,却又假惺惺给他们送上一副拐杖。

“传说张正常留下的那个孩子,其实是被他流放,那个可怜的孩子,竟然成了这场争斗的牺牲品!京城水深,但愿这位小天师能活下来吧?”

李善长自言自语,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便一闪而逝。

而他记挂的人张异,还在道观中日复一日,等着黄木的消息。

黄木不知所踪,龙虎山仿佛也和清心观断了联系。

清心观所在的位置本来就偏僻,加上张异足不出户,也不知道外界的风风雨雨。

他在几日后,等来了皇帝的封赏。

当今皇帝赐了他十二镒银子,一个不痛不痒的封号,还有帮忙简单的修缮道观。

从此之后,宫里仿佛忘了他的存在,没有接见,也没有任何动作。

就这样,一个多月过去。

张异的日子过的很是平淡,每天早起,他会很认真的练一段前世学来的太极拳活动筋骨。

在这个世界上想要活下来可不容易,七岁的孩子根骨没有完全长全,他也不能进行剧烈运动,所以太极拳就是最好的方式。

练完拳,张异会在房间里鼓捣炼丹术,虽然对外宣称是炼丹,但其实还是鼓捣他保命的东西。

只是黄家父子答应他的材料别收没有,连人都不来了。

张异在平淡的日子中,也不免会抱怨,这对父子有些不讲义气,尤其是黄木,这小子拿了天花疫苗的制作方法走人,却一点消息都没有。

这件事,越发让张异觉得黄家父子有些不靠谱,他无奈之下,只好另找搜集材料的法子。

只是这并不容易,同住的邓仲修跟他一样,在京城人生地不熟,贸易这种事邓仲修也不懂,虽然他也努力搜集了一些材料,但既不多也不全!

张异寻思着自己要不要跟邓仲修一起出门,去寻他需要的材料的时候,

此时,外边,突然有人敲门。

“龙虎山的小真人在不在?”

清心观虽然被皇帝赏赐过,可是宫里一不赐牌匾,二不对外声张,道观里的香火几乎等于没有!

而这道观有人找上门,其实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

邓仲修开门,和张异一起迎着来人。

对方进门,是一个家丁模样的仆人。

他环顾四周,一脸嫌弃,然后对张异说:

“你就是龙虎山那位质子吧,跟我走一趟,我家夫人有事找你!”

“不知何事?”

张异还没回答,邓仲修拦在张异面前问。

“我是常府之人,奉夫人之命,让你去给我家小少爷做法事!”

仆人一句话,让张异面色古怪,常府,是他知道的那个常府吗?

他还没回答,邓仲修已经替张异回绝:

“这位大哥,我家师弟年纪还小……”

他话音未落,那仆人已经一拳打过来!邓仲修登时被打倒在地。

第二十九章 常家欺人,帮师兄报仇

“让你去,你就去,莫给来你不要脸!”

那仆人冷着脸,目视张异和邓仲修。

张异的眼神冷了几分,他却是没想到自己穿越大明之后,第一次和史书上的大人物产生交集竟然是常遇春家的常府?

常府如此做派,张异倒是不奇怪。

常遇春这个人也许放在前线是个猛将,但他的家风却一言难尽。

所谓娶妻娶贤,但他妻子蓝氏明显不在贤妻这个范围,虽然野史上流传的关于蓝氏因为善妒被朱元璋杀了这事并不靠谱,可是这些捕风捉影的传言也能侧面看出她的品性。

再从蓝玉,常茂这些人后来的表现印证,也大概明白常家主母平时的做派。

若是没有常遇春压着,常家的家风恐怕更是不堪,只可惜那位将军常年在外征战,也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

眼前这位恶仆,倒是符合他心目中的常茂的狗腿子应有的样子。

“我家小少爷遭遇不幸,想找人做个法事,我家夫人听闻有龙虎山的人在这里,少爷特意让我请你们过去主持仪式!

你一个小孩儿,若不是有龙虎山那张脸皮,莫以为自己真是个人物?平时你们想踏入我们常家,那是一辈子都修不到的福分!”

仆人三言两语,却是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出。

张异方才明白,人家请自己是跟那位夭折的常森有关,常家三子落水夭折的事他从黄木那里已经听到过消息,

但常家人临近七七,才请人超度就有点问题了?

他却不知道,外边的和尚道士因为皇帝的命令,已经有不少和尚道士,被驱离京城,去别的地方集中管理去了。

京城僧道人心惶惶,哪还有心思去帮人超度赚钱?

常家的地位虽然高,但毕竟常遇春不在。

蓝氏一个女眷,也没了主意。

倒是常茂不知道从哪听说皇帝留了一个龙虎山的嫡子留在京城,龙虎山嘛,大家都知道。

蓝氏得知之后,就让常茂叫人来清心观找张异,反正以常家的势力他们也不敢不来。

张异对常家人的跋扈略有猜测,他扶起邓仲修,道:

“这位大人,我不过是一个七岁小孩,我龙虎山的道法都没学明白,如何帮得上你家小少爷,再说了,父亲留在在此是为皇帝陛下祈福……”

“你去也的去,不去也要去!”

那仆人嗤笑:“我不管,反正我家少爷让我来找你,你就得去。别说是你,就是你爹张正常来,也得乖乖去!”

张天师在外人看来,也许是高不可攀,可是在常家人眼中不过如此而已。

张异很想让他爹也在此听听这家伙的话,别整天把自己当回事。

“嗯,如果常家少爷要求的话,我去!”

既然被迫和历史人物有交集,张异也不会拒绝,更何况他也好奇外边的世界,有机会出去走走也好。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