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页(1 / 1)

加入书签

('

“你这地图,可以送我吗?或者我出钱跟你买……”

“叔叔想拿,拿去就是!”

张异知道这些地图的价值,但也并没有多在意。

从如今的时代到他生活的时代,已经过去数百年。

这数百年时间,山川河流都有改道,地图也不是百分之百准确,可就算如此,黄和拿着这份地图,绝对有大用!

可这跟他没啥关系,反正这些地图不过是他随手画下来的废稿而已!

“这些是什么?”

皇帝又将张异手中的废稿都递给张异,张异一一指出。

朱元璋将张异手中的稿子全部收起来,心满意足。

此时,天色已经微微暗下来。

外边的侍卫提醒老朱,马上要回宫了。

老朱意犹未尽,他还有许多东西没有询问张异,只是今天时间不合适,他站起来。

马皇后知道他的心思,主动拉住张异的手:

“今天麻烦你了,改天婶婶让你叔叔做东,你去我府上陪我聊聊天!”

“好!”

张异一口答应,并且将几个人送出道观。

“你跟我上车!”

朱标本来不想打扰父皇和母后一起,但被朱元璋拉上一辆车。

“对于海禁,你怎么看?”

“儿臣认为张家弟弟说得有道理,从现实角度来看,海禁势在必行!

北方才是关键,一日不灭北元,我大明的头上就悬着一把剑,确实无心他顾!”

朱元璋:“但这件事,也确实让朕不舒服,朕从骑兵开始,陈友谅那关过了,北元也是我大明囊中之物,可是那些残兵败将,却让朕退缩,朕心不舒服!”

“皇上,这是看了地图有新想法了?”

马皇后最为了解朱元璋,从他盯着荒海渤海的时候,她就看在眼里。

“没错,本来朕也想忍了,但张异这张地图给了朕一些想法!”

朱元璋看着地图,眼中还带着一丝怒火:

“那些倭寇,张、方旧部,朕本就不想受这股气,但倭寇之乱,从元末就开始有,那些人来无影去无踪,往海上一跑就没人找得到!

但是,有张异这张图!”

朱元璋指着海上的岛礁和岛屿……

“他们还能跑到哪去?”

海盗之所以难抓,是因为来无影去无踪,大海茫茫,想要在上边找到一个岛屿,一块岛礁都是千难万难。

海图在海上讨生活的人眼中,那是关系到身家性命的东西,但张异这张图,却很有可能改变那些海盗的命运。

这是地图不是海图,但只要能确定哪里有岛礁,哪里有岛屿。

想要顺藤摸瓜,基本不成问题。

“父皇难道不海禁了,您想要……”

“不,海禁还是要海禁,海禁的意义还不在于打击那些海盗,还有断绝那些江南富户逃税和海上贸易的想法,大明呀,现在经不起折腾!”

朱元璋的态度还是很冷静,并没有被世界上的资源迷乱心神。

“但张异也说了,天下无不变之法,自然也无不变之策·!

朕要海禁,但我大明留下来的水师却也不能完全丢下,就是穷一穷苦一苦也要留下一些种子,静待朕回过头来,有收拾对方的一天!

陈友谅可给朕留下不少遗产,若是束之高阁,未免太过可惜!”

“重八,你终究还是不甘心!”

马皇后握住朱元璋的手,满是笑意。

陈友谅和朱元璋的的潘阳湖大战虽然以朱元璋胜利而告终,但那场战争老朱得天眷顾的因素很大。

对方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在整个时代来说都是领先的。

只是以前,北伐的大明越不需要这些技术!

现在,老朱决定不再封藏……

“此军名为玄武,可隐忍一时,但他日它必为我大明翻江倒海!”

马皇后说得没错,朱元璋确实不甘心。

如果没有张异那张地图,大概他会接受张异预见的未来,暂时偃旗息鼓。

但此时,他的野心没有那么容易消散!

第一百零九章 天子口舌,耳目,手足

“我大明水军,他日必如玄武,翻江倒海!”

朱元璋展现出自己的意志,朱标也心潮澎湃。

在老朱手中,大明未必能有出海的国力,这份重担也极有可能会落在他身上。

老朱决定成立的玄武水军,注定在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大动作。

这只是大明为了不完全放弃水军留下的种子。

“张异提议的用贸易来吸收天下之财也不错,禁海,但官方的口岸必须留着,吸纳天下之财!

这事以后再说……”

朱元璋叹气:

“朕这次本来还想问他另一支水军的事,却阴差阳错带出玄武军……”

“另一支水军?”

马皇后疑惑不解,扬州造谣的事情,马皇后并不知情。

此时只有朱元璋、朱标和张正常等有数几个人知道。

朱标简单地将“十万水军下扬州”的故事告诉马皇后,马皇后闻言,暗自称奇。

“此术走的是诡道,以刀兵之法用于百姓之身,似乎……”

“很有用!”

朱元璋打断了马皇后的话,表情郑重。

“父皇曾经跟儿臣做过一个譬喻,君王依赖士大夫阶层,主要有三种!

分别是口舌,耳目和手足!

父皇现在想夺口舌之权!”

马皇后若有所思,她明白这三种比喻分别代表官员们行使君权,是为天子手足,代天子管理天下,耳目,是官员为天子上奏疏,报告天子国境内发生之事。

而最后一个口舌,是士大夫阶层以手中笔,利用他们对知识的垄断权,为天子宣传的权力。

这也是君王不得不依赖士大夫阶层的三种权力。

士大夫手中的权力,是君王赐予,但如果他们权势过大,却可以反利用手中权力架空皇帝。

在元末,吏治腐败,朱元璋就亲身体验过这种权力腐败带来的混乱,其中最严重的一件事,大概就是他的父母饿死在他眼前。

元末天灾起,朝廷不是不赈灾,而是朝廷发出去的赈灾粮经过贪官们层层盘剥,落到灾民手里的时候,早就百不存一。

朱元璋恨那个世道,也因为父母之事对贪官更加痛恨。

后来他流浪天下,再到造反,随着自己能力和认知的增加,老朱开始考虑到这件事背后的意义。

皇宫中那位皇帝怎么想其实并不重要。

当他的官员不再受他控制,他其实就如一个瞎子,残废一般么,只能在皇宫里什么都无能为力。

走到今日,他朱元璋也有机会做了皇帝。

他就不会允许自己像元朝那位皇帝一样悲哀,他成立检校,是要在士大夫集团之外再寻一双耳目。

如今老朱想成立【水军】。

是他看到了可以通过传播学的手段,想尝试夺取天下士子的口舌!

“你呀~”

马皇后大概是世间最了解朱元璋心结的人,闻言也不再说什么。

“口舌,耳目,就是不知道你哪天,会连他们的手足之权也想要动……”

这句话只是藏在马皇后心里,却没有说出来!

“那就寻个机会,再套套那孩子的话!”

随着马车驶入黑暗,车里的人,逐渐无言!

……

第二日。

张异早早起床,神清气爽。

他将朱标给的玉贴身放好,就跟邓仲修一起出门,朝着国子府走。

因为心情不错,他也难得有心看看周围的景色,远处的秦淮河,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犹如仙境。

但张异关注秦淮河,可不是因为河上的小姐姐或者其他东西。

那里有应天府的夫子庙码头,也有他准备变现手中玉佩的东西!

“邓师兄,等我下学的时候,你来接我,我们去办点事!”

给邓仲修留下一句话,张异一路小跑进入国子府,只是在路上,他看到有人朝他指指点点,还一脸疑惑。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