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页(1 / 1)
('
孔讷,明明比张异大上不少,你要给他做表率!”
孔讷那个气呀,他给张异做表率,怎么又是自己受伤的世界达成?
张异背着许存仁,给孔讷竖起一个大拇指。
孔讷这家伙没有曝出他去卖玉的事情,这老铁义气!
孔讷没好气地瞪了张异一眼,无奈躬身:
“先生,是孔讷没带好张师弟!”
“行了,你带着那本太上,回去抄写吧,一百遍不能少!”
此时已经临近放学,许存仁让孔讷回去!
“我说过让你走吗?”
许存仁叫住准备跟着孔讷一起走的张异,说:
“我已经让人把你师兄喊回去了,你今天哪也别去,跟我走!”
“哦!”
张异老老实实跟着许存仁往外走,老许也没跟他说去哪?
出了国子学,许存仁带着张异穿街走巷,来到一处不大的民居。
“老爷,你回来了!”
迎接许存仁的,是一个老妇人。
张异默默观察周围,这应该是许存仁的家。
虽然国子学祭酒是从三品的官,在大明也算是高官一个,但明朝的俸禄之低,早就闻名于世。
这位祭酒大人过得苦哈哈也不奇怪。
“今天你还带了人回来,也不跟我说一声,我好去拿些肉食!”
那妇人看到张异,朝着许存仁抱怨。
许存仁回答:“不用,就算咱家准备最好的东西,左右也入不了这小家伙的口,还不如就让他吃吃粗茶淡饭!”
“原来是贵人家的孩子!”
徐夫人若有所思。
“师娘好……我叫张异,是龙虎山的道士,陛下觉得我不学无术,让我去国子学补补课程……
我在国子学就听先生念叨师母贤惠,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张异嘴巴甜,上来就给许夫人一顿高帽。
许夫人登时眉开眼笑,孩子不在身边,她已经很久没见过这么可爱的孩儿。
“饿了吧,师娘给你盛饭?”
许存仁:……
这小子要是对待自己也是这样就好了。
三人坐在一起吃饭,许家的饭菜很简单,就是一个素材,一个豆腐!
张异这些年虽然不受张正常待见,但他确实没有被亏待过。
在蛋白质缺乏的年代,他被养的白白嫩嫩本质上就代表他过得不错,许家的饭菜,确实难以下咽,但张异神色不变,一边吃还一边夸许夫人做得好吃。
许存仁一直冷眼旁观,暗自点头。
“虽然油嘴滑舌,却知顾忌别人的感受,不错!”
吃完饭,许存仁将张异叫到书房,让他坐下。
“你的字,大概是握笔的方法没有作对,导致一步错步步错,你一人独自在京城,大概也没有老师教你……
看好了!”
他握住张异的手,手把手教导张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张异默默记下许存仁的话,按照他的方法开始练字。
他的字丑,不成章法,是因为从小到大跟张正常闹别扭,加上气坏几个老师后,后来就没有人认真教他了。
每个被请上山的老师,都知道张家有个逆子,不受天师待见。
久而久之,那些老师的精力更多也会放在张宇初身上。
说起来,许存仁是严格意义上,第一个让张异感受到“老师”这两个字分量的人。
纯粹,并没有带着更多的功利之心。
这种人才算得上真正的儒。
张异虽然不喜欢儒家那套,却尊重这种人,他没有偷奸耍滑,而是开始认真学习自己一直未曾好好练习的毛笔字。
就这样,时间缓缓流逝。
外边的天色暗下来,应天府寂静无声。
也不知道写了多久,他发现自己的字总算有些入门的趋势。
这种小小的成就感,让张异也颇为开心。
“不错,我跟陛下说,你是个读书的种子,总归是我没看错!”
许存仁将张异的字拿起来看了一眼,赞许道:
“你可以不用写了!”
“先生,我字帖还没写到一百遍呢!”
“我罚你写字是为了让你练字,既然目的达到了,为什么要继续?
你这孩子心里有自己的想法,是非对错我也未必能说服你,只要你本心未失,一心向善,比起孔讷,你更不需要人操心!”
张异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历史上关于许存仁的记录只有只言片语,但亲自接触这位先生,
他却被许存仁的人格魅力吸引。
低下头,张异问:
“先生,您还给皇帝推荐过我?”
“也不算推荐吧,毕竟是陛下送你进来的,他总要顺口问问你的情况,怎么,你就这么担心陛下注意你?”
如果别人听到自己在皇帝面前夸他,就算想故作镇定,也会有一丝喜意。
但张异的神色太平静了,甚至有些忌惮的意思,这让许存仁很疑惑。
张家人就真的对权力中心一点兴趣都没有吗?
“我不想!”
“你这孩子怎么就油盐不进呢?也是,你还小,还不知道功名的重要性……”
张异闻言却是笑了:
“先生整天劝人当官,但你自己都要告老了,你喜欢当官,你怎么不当呢?”
许存仁吹胡子瞪眼:
“那不是因为我老了,我想回去过几年清静日子?”
“如果以前先生说这话我信,现在我却是不信了!”
张异得意洋洋,从许存仁桌子边上翻出一卷纸,
许存仁一眼就认出,这是他没有交给老朱的东西。
见到这些,许老直接沉默下去。
张异也没有没有继续追问,他只是看了一眼上边的只言片语,大概已经明白许存仁要走的原因。
其实概括起来很简单!
就一句话:
道不同,不相为谋!
第一百一十三章 藏在史书下的暗流,我是吃瓜群众
许存仁,明初政治家。
朱元璋攻克金华之后,将他收入麾下,并让他教导诸位皇子。
后皇帝打下集庆路,也就是南京的前身,他又成为国子府学的博士,最后升祭酒。
朱元璋立太子朱标,为太子选择宋濂为老师,但也将许存仁立为傅,由此可见老朱对他的学识和人品都极为信任。
只是他后来干了一件事,却让老朱对他起了杀心。
那就是朱元璋刚登基,他就要告老还乡。
他的手下司业曾经提醒他,皇帝刚登基你就走,恐怕会惹皇帝不高兴。
他不听,坚持要跟皇帝辞职,
最终惹得朱元璋震怒,找了个由头杀了他。
张异前世读到关于他的经历,还觉得这老头有病。
一来是许存仁如果不辞职的话,仕途应该是大有可为的。
二来是,既然手下人都提醒过他了,他多干一年再走不也一样,偏偏人家老朱刚登基就就跑路,就老朱那小气敏感的性格,不砍了你才怪。
只是此时,他才明白历史中的只言片语,也许底下暗流涌动。
许存仁并不傻,他离开也是事出有因。
“先生掌国子学,深得皇帝信任,国子学虽然并无多少权柄,却也影响着大明选拔人才制度的制定,大概先生是和陛下聊过这个问题,陛下有些理念先生不喜对吧?”
张异将许存仁案头上的东西拍了拍,许存仁神色复杂。
“先生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又伺候了陛下十年,但从小子认识您,您整天就把退休挂在嘴边!
上次还听您说,要不是有些意外,您大概已经跟陛下告老了!
小子觉得先生身子骨明明还硬朗,再干个十年都不成问题……
现在我明白了,先生离开,是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
许存仁:……
这个臭小子鬼精鬼精的,他只不过随手写下几笔,排解心中的郁闷。
谁知道他就看了一眼,却将自己的想法猜得八九不离十。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