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页(1 / 1)
('
张异什么都没有看到。
车队远去,张异这才站起来,听周围百姓议论,他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孔克坚的病情严重了?
太子殿下这是要去看望呀!”
关于孔克坚的病情,张异天天去倒是知道的。
心病,这老头自从上次遭了贼人之后又重了一些,总体而言问题不大。
至于身体上的病,也有太医调养着,但张异对太医局的太医医术也存疑。
并不是说御医,太医一定就是高明的医生,明朝的太医有时候也挺坑爹的。
老朱是泥腿子出身,他现在的太医班底如果说都是庸医那说不上,如果说都是神医,也绝不可能。
不过这并不关张异的事,孔克坚死了就死了。
他张异毫无心理压力。
反正他为孔克坚治疗的是心理疾病,又不涉及其他。
既然孔府不能去了,张异只好往回走。
不多久,他找上一辆车,回道观去了。
孔府。
听闻太子殿下要来,孔讷早就跪在大门口迎接。
朱标从车辇上下来,赶紧扶起对方。
“孔讷,你爷爷如何?”
朱标下车,拉起孔讷的手表示亲近。
孔讷两眼通红,有些哽咽:
“太医说,爷爷受了风,不太乐观……”
“风寒?”
朱标若有所思,风寒这种事,在古代可大可小。
轻者折腾一阵子,大概也就好了。
如果重的话,一命呜呼也有可能。
如果根据张异的预言,他自己正值壮年的时候,也是因为感染风寒一命呜呼的。
知道这件事后,他心里大概有底了。
“行,你带我去看看!”
太子朱标陪着孔讷进去孔府,
见了孔克坚,前任衍圣公孔老爷子,在病榻之上已经昏昏沉沉。
老爷子脸上血色不多,任谁看着都觉得不太妙了。
朱标轻声安抚老爷子几句,也不知道他听没听到!
他带着遗憾走出来,孔讷一直恭敬随行。
“生老病死,你我皆无力改变,本宫会让两位太医在府里守着,随时我孔老察看情况!”
“多谢太子殿下!”
孔讷对朱标感激涕零,郑重其事行了一个大礼。
朱标欲言又止,但终究没有将大蒜素的事情说出来,他拍拍孔讷的肩膀,转身出了门。
太子出现在孔府的时间虽然短,
但这件事在应天的官场,造成不小的轰动。
从他踏入孔家的那一刻开始,代表着皇帝对孔克坚的惩罚进一步松绑。
朱标从孔府出来之后,不少人的拜帖,都送到孔府。
不管孔家如何,他们在士大夫阶层中的地位毋庸置疑。
真尊重孔家也好,假尊重也罢,大家都需要一个精神图腾,去缓解伟岸光明之下的暗流涌动。
中书省左相,李善长!
御史中丞刘基。
杨宪……
各种官员的拜帖纷沓而至。
孔家老爷子的重病,却让应天孔府车水马龙。
孔讷在照顾孔克坚的同时,还要应付应天的各位大员。
只是人多了,有些关于孔府的消息,也在外界流传。
“父皇,不打算在孔克坚身上试试药?”
皇宫中,朱元璋在奋笔疾书,朱标却正在给皇帝翻看检校送上来的报告。
他忍不住问了一声,朱元璋神色不变。
“难道你还想救孔克坚不成?”
“儿臣对孔老夫子还好,就是觉得孔讷这孩子不容易!
孔希学未必能及时赶到应天,如果他走了,这孩子不但要应付那些居心不知的官员,恐怕还要操持孔老爷子的葬礼……”
孔克坚没死,但从太医的报告来说,孔克坚大概率要扛不住。
朱标并非心疼孔克坚,而是对孔讷动了恻隐之心。
这孩子的隐忍,独立和老实的性子,很难不让人获得好感。
“一切皆有代价!”
朱元璋头都不抬,一句话将朱标怼回去。
大蒜素的效果无需其他人,老朱这阵子早就悄悄做了不少试验。
外用,内……灌……,功效不言自明。
作为未来可能救下太子,改变国运的神药,朱元璋悄悄做实验的对象,可不仅仅是他疼爱的孙妃。
但一圈实验下来,已经无需再寻人确认这药的效果。
那么,这药的珍贵性,就不言而喻!
因为保持不了多久的特性,大部分的药物都是被孙妃用掉,她的病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好转。
如果皇帝愿意相救,皇宫里确实还有一批可以用来救人的大蒜素。
若是朱标赐下此药,孔克坚也有不小的机会救回来。
可是皇帝只问了一句:“凭什么?”
朱标便是哑口无言,是呀,凭什么?
孔克坚于他大明有利吗,还是他还有让大明拉拢的价值?
是用来彰显他朱标仁慈,还是收拢孔讷的心?
其实这些东西,都没必要用上。
所以,答案不言而喻。
“张异手里也有大蒜素,你看他会不会出手?
他不是想要利用孔克坚来推动自己的想法?那就看看孔克坚值不值这个价?”
事实上,
张异不想!
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血馒头,这黑锅要我背?
距离孔老夫子传出病危的消息,又过去两天。
张异倒是想去孔府看看孔讷,不过每次来到孔家,门口车水马龙的情景,让张异打消了念头,转身回去了。
他虽然推动过一些事,却不想自己暴露在那些官员的目光之下。
至于自己刚刚推动,却因为孔克坚重病而中断的计划,他也无所谓。
反正时间还长,只要他还活着,就不怕等不到机会。
老朱是个急性子的人,鸡鸣山那边的工程进度也有点快。
关于国子学要彻底搬迁的消息已经逐渐成为现实,甚至有一部分人,都开始过去了。
忙碌的代价就是,国子学中上课也变得不稳定。
这正适合张异这种偷鸡摸鱼的人。
孔讷不在,他在国子学中和其他同学打屁聊天,还从老乡那边拿了点特产在吃。
在国子学,总不免会有人聊到孔讷,聊到孔家。
各种八卦,谣言满天飞。
大家最关注的,大概还是那本《孔家算经》是不是孔家出的。
孔木言这个笔名,早就被人猜出来。
有人传说,算经是孔老爷子呕心沥血之作,大概也是因为如此,老爷子出完算经,就一病不起了!
身为士子,只要孔家人不要下场跟他们抢饭碗,在他们心目中孔家还是有光环在的。
这和他们对待张异不同,张异和他们相处久了,他们连自己道士的身份都忘了。
这大概就是在士子心中的孔家的光环远比龙虎山重!
张异观察这种现象,倒是觉得有趣。
虽然后世已经习惯了华夷之别,对于孔克坚那种行为大多数人一致性也说成汉奸。
可在这个时代的读书人看来,对于孔克坚他们是理解,或者说同情的。
人皆有立场,在张异这个现代人看来,就是这个时代的人缺乏【教化】。
这更加凸显,朱元璋这位皇帝出现的重要性。
“要是《孔府算经》挂名在孔克坚名下,他死了恐怕又要有一波销量了……”
张异想着有的没的,他其实也想过要不要拉孔克坚一把。
恻隐之心谈不上,他主要也想试试药……
毕竟老朱试药是老朱的事,大蒜素的效果老朱知道,他可知道不多。
可想一想还是算了,出手救孔克坚麻烦太多了,
他见大家聊得热火朝天,正准备离开。
却远远见到,那些世家子弟在盯着自己?
常茂是老熟人,朱昱自己也认识,还有一些人,大抵也是功臣子弟,但他没听说过。
张异本以为这些人会来找自己麻烦,可事实上这段日子,常茂表现得很乖。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