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页(1 / 1)

加入书签

('

然后,他拿起张异给他写的东西看起来。

只看海图,离青陌这个老水手就微微吃惊,不说海图的准确性与否,张异手工画出来的图,精确度就比其他海图差太多!

皇帝将海图放下,又看了看美洲地图,大概的山川地脉,张异做了标注,物产,人文竟然都有。

“印第安人……”

关于美洲简单的介绍,就足以让老朱流口水,地图上的沃野,几乎等于华夏国土的全部。

这些地方可都是农耕文明最梦寐以求的耕地呀,华夏的国土上,耕地和山地丘陵大概也就是四六或者七三分,但那边竟然全是耕地。

“此地,合该是我大明的!”

老朱虽然很眼馋,但总算还有一丝冷静。

他继续往下看,翻开那些手稿,手稿上记录的都是一些小知识,是张异能想到的所有关于航海的知识。

他本人虽然能回忆起前世看过的东西,可他在没看过的他是没办法了。

黑死病之类的常识,也算是后世的水手们用命换来的知识。

朱元璋看着十分满意,许多东西后世看起来一文不值,但放在此时,那是千金不换的机密。

“这些东西,我算你一万两银子的投资!”

老朱将所有资料珍而重之的收起来,给张异打趣道:

“你把家底都给我了,你自己也不留点?

别搞得改天买炼丹材料都没钱买!”

张异笑道:“小钱还是有的,这不是皇帝答应我治好孔家老爷子要赏赐我吗?

我估摸着他再小气,也有两三百两银子,够花……

嗯,等等!

这都过去多少天了,他还没动静!

这皇帝不会想赖账吧?”

朱元璋:……

朱标:……

老陌:……

张异这家伙都把自己养家糊口的事情算到皇帝头上来了。

老朱汗颜,他确实把这件事给忘了。

主要是他在抗拒召见张异,他也知道自己和张异迟早要见一面的,如果不见面迟早要惹人怀疑。

但怎么见,如何见?

这件事得再研究研究。

玛德,一想到此事皇帝也是心烦。

“行吧,今日就先这样,我的书局马上要开了,我等着你的《三国演义》!”

朱元璋站起来,准备结束这次拜访。

他在道观里待了快一天,外边的天色都已经逐渐暗下来。

张异知道再晚点就要赶不及入城了,也不挽留。

将皇帝送走之后,他望着马车的影子沉思良久。

“想办法搞钱了!”

马车上,老朱闭目思索。

同车的朱标不敢打扰父亲,只是借着一点微光,去看张异给的资料。

“科学,天道!

张家弟弟的道理,隐约已经是开宗立派的水平了!”

朱标放下资料,心生感慨。

“所以他看不上正一道的天师之位,也许张家那位老神仙正是看中了张异的本事,才会托梦降临!

只是不知道在张异的道中,有没有神仙的位置!

他的道理,更像是孔老夫子对待鬼神的态度,敬而远之!”

朱标的话语打断了老朱的思索,皇帝回答:

“你说得没错,张异的道理,已经超出了道教本身的范畴,如果他将他那套生产力的理论扩展一下!

就已经牵扯到治世之道了!”

将天道解释成事物变化的规律,再将研究规律的学说归类为道!

张异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是将道教世俗化,尽量去掉仙神方面的内容,只关注人间。

越跟张异相处,朱元璋这种感觉越发强烈。

朱标闻言笑道:

“也许龙虎山一脉,未来还要再出一支法统,难怪张家弟弟看不上天师位,他本身就可以媲美张道陵,另开一支法脉!”

“天师?”

朱元璋笑起来,龙虎山的人想拿回这个名号都想疯了,可他偏不给。

但唯独张异自己,心里是看不上这个名号的。

“张异的道,非出世,而是入世!

不求虚渺的长生,只求当下的逍遥!

此道若是完善下去,该担心的就不是三清六御,而是儒家的那些腐儒!

此道若成,那是奔着圣人,国师的位置去的!

从道门的角度来说,他那套反而算是魔说!

将天道譬喻为规则,仙神将无立足之地。

从道家到道教,将规则人格化,神仙化本来就是一个宗教的根本。

可张异这是在走回头路,也难怪张正常起了一卦,说他这个儿子是煞星!

可龙虎山的煞星,于这天下却是福星!

朕倒是想要看看,这小子狐狸尾巴都露出来的时候,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皇帝眼中满是笑意,比起儒家的崇尚空谈,张异的道理其实更加符合他这个从底层出身的老农民的本心。

只是儒家有儒家的好,张异目前的那些道理,他还有待验证。

老朱并不是一个默守陈规之人,可他的话对受着儒家教育的朱标而言,却是极大的震撼。

国师二字岂是能随便说出口的?

更何况说出此话的人,还是朱元璋。

朱标最为了解父皇的心思,他连一个没有威胁的“天师”都容不下,更何况是如此名誉象征的国师之位?

“朕只是比喻,你那副表情算什么?”

朱元璋见儿子跟见鬼一般看着自己,没好气地回了一句。

末了,他不甘心:

“朕没有你想象中那么没容人之量,只是……算了,你不懂!”

朱元璋很想跟朱标聊聊这个话题,却一时间不知道从何说起。

他干脆将话吞回去,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简化文字的事,朕打算答应下来!”

“这不像是父皇会答应的事,难道父皇是因为张家弟弟雪中送炭之事感动,所以才……”

“你错了,张异与其说是认可朕,不如说是他认可朕出海的行为!

他的目标,不在个人得失,也不在我大明兴衰与否!

他落子的地方,是千秋万世华夏之兴盛,是他窥见那场席卷华夏的浩劫,他打算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尽量阻止!

朕能得到他认同,是因为朕行了他想行但做不到的东西!

他认可朕,与其说是出于同情和交情,不如说是他觉得朕是他志同道合的道友!

这样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牺牲大明可以成全华夏千秋,这货卖起朕来,也绝不会手软!”

噗!

朱标忍不住,先笑出声来。

跟张异交往这么久,朱家父子大概也明白这位弟弟的理想和行事风格。

他就是个魔头,他的叛逆不是表现在脸上,而是刻印在骨子里。

只是平常人根本看不到张异的桀骜,他也将这份心思藏得很好。

皇帝,张异是真的不在乎。

他认可的朱元璋,是因为朱元璋做得不错,而不是因为他是皇帝。

也是因为这种性子,朱元璋对他反而比任何人都信任。

因为这种疯子除了理想之外,他对于权势并没有太多心思。只要大明的利益和张异的理想没有冲突,张异就是个最无私的战友。

“至少在目前为止,咱们大明和华夏的利益,是一体的!”

“嗯!”

朱元璋微微颌首,这句话他认同,读懂张异之后,他才真正放下对张异的戒心。

也许这些戒心,在未来因为某件事,或者某个节点会苏醒。

但不可否认的是,张异在他心中的位置,越来越接近一个子侄。

“简化文字这件事,利弊都有

利益的一面,确实能推动许多东西,朕对于如何削减相权这件事,非常期待!

至于弊端,朕也思索过来,如果民心可控,相比利益而言,这件事还是可以执行下去!

等朕回头看看他那本《三国演义》再说!

就算宣传简化文字有弊端,朝廷也可以随时中止这件事!”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