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页(1 / 1)

加入书签

('

一想到老爷在前方打着战,却还要忍受病苦,你娘我就难受!”

谢氏抹了抹眼泪,徐丫头赶紧去安慰娘亲。

“娘,可是那药三金一份,我们家也买不起多少?”

她们此行,正是去清心观求药。

自从张异救活孔克坚之后,他神医的人设已成。

至少在应天官员这个阶层中,张异的名声不小,尤其是萧九贤离开京城回乡之前,对张异赞不绝口。

他名声是有了,却因为得罪杨宪的事,也少有人去清心观打扰他。

杨宪的心眼小,在他成为右相没多久就已经传遍应天。

除非救命,为了一副药去得罪宰相的事,自然没人做。

而且就算他们不顾及杨宪,三金一份的药物,许多官员买不起,

能买得起的,也怕皇帝知道他买得起。

因为各种因素,张异从孔府事后,却没有人真上门求过药。

直到此时,信国公府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谢氏心疼丈夫,徐达的地位也足够让徐府无视杨宪这个威胁。

加上徐府和张异早有交集,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才有了这次求药之行。

谢氏催促马车快点,此时天色已经不早。

等到他们来到清心观,却首先看到工部之人热火朝天干活的画面。

工部自从因张异搅动风雨,被皇帝杀了大半之后,张异家的道观再也无人敢耽搁工程,直接派来许多工匠来造房子。

甚至,单安仁怕那位小道爷又搞出什么幺蛾子,还亲自派人过来巡视工地。

所以户部的官员看到一辆马车停下,忍不住多看两眼。

只是看到马车边上的兵,他们吃了一惊。

这不是信国公府的马车吗?

作为如今皇帝尚未封赏功臣,大明唯一的国公徐达家的来访,这些官员纷纷侧目。

明日,国公府夫人拜访道观的事,想必会成为应天府茶余饭后的趣事。

谢氏,徐家姐弟下车。

那位工部的官员赶紧小跑过来,给谢氏行礼。

“大人客气了,我不过是一个妇人,当不得朝廷命官的大礼!”

谢氏丝毫不拿国公夫人的架子,给对方回了一个礼。

“这就是那座名动应天的药园子?”

谢夫人嘴碎的毛病,却忍不住打听远处正在进行的工程。

工部的官员嘴角抽搐了一下,这【名动应天】的代价,是他诸多同僚的性命换的,其中几位现在还挂在城墙上呢。

他赶紧低头道:

“正是那座药园子!”

“果然是神医……”

谢氏言不由衷的赞了一句,转身向道观走去。

道观中,邓仲修早就注意到谢夫人等人的动静。

“夫人这是来烧香求签?”

小邓跑过去,接待谢氏,谢氏回答:

“请帮忙通报一声贵观主,就说是信国公府故人拜访!”

听说去是找师弟的,邓仲修赶紧领着谢氏一家往后院走。

她们还没走远,就隐约听见读书声。

读书的人并非张异,而是稚嫩的女声。

徐家丫头闻这声音,眼睛一亮。

哪怕是城里的大臣和功臣家里,肯让女儿读书的人也没有几家。

当初徐达给她找老师,谢氏还抱怨过几句。

可想而知女子读书的人之少。

可是这道观中,居然有个女孩子读书,徐家丫头还没跟她见面,就有几分天然的亲切感。

且,那小女孩读的并非圣贤书,而是一些奇怪的内容。

“师弟,信国公夫人来访!”

张异正在教小孟瑶读书,邓仲修通报让他一愣。

信国公,那不是徐达家的人吗?

好好的国公夫人找他干嘛?

他见过谢氏一面,那位夫人给他留下的印象还不错。

张异赶紧说:

“那请国公夫人进来呀!”

邓仲修得他允许,去墙外迎接谢氏母子。

“小地主老爷,国公夫人很厉害吗?”

孟瑶放下书,好奇询问张异。

自从老孟的事之后,张异不管出于同情还是其他,聘用李氏这件事就变得顺理成章。

接触李氏和他的闺女小孟瑶之后,他也挺喜欢这对知书达理的母女。

尤其是小孟瑶,又好看,又乖巧,张异自然会多亲近。

他不缺吃食,也经常给小孟瑶投喂,补充了足够营养的小孟瑶,变得越发好看。

在张异教导李氏未来如管理水稻的知识中,他发现孟瑶的学习能力不错。

干脆将孟瑶接到道观中,教她知识。

二人相处早就如兄妹一般,张异也十分疼爱这个妹妹一般的女孩。

他温和回答:

“国公厉不厉害不知道,信国公徐达,乃是我大明军方第一人!

这是为我大明开疆拓土,驱逐鞑虏的大英雄!”

孟瑶闻言,眼中全是崇拜之色:

“娘亲说过,蒙古人都是坏人……,陛下是好人……打蒙古人的人,也是好人……”

徐家母子被邓仲修引进来,刚好听到兄妹二人的对话。

谢氏登时对张异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多谢小道长谬赞,我代我家老爷谢过!”

她朝着张异行礼,徐家丫头和徐允恭有样学样。

“夫人客气了!”

张异赶紧站起来,回礼。

谢氏道:

“应当的,道长救我孩儿两次,上次匆忙,还没来得及谢过道长!

今日又有事求上门来,却是十分惭愧!

想不到道长对我夫君评价如此之高,可这军中第一人的称呼,我万万不敢替夫君接受……”

张异笑而不语,他理解徐夫人的顾忌。

常遇春此时还没死,徐达和常遇春之间的军中第一人的讨论就不会平息!

谢氏这个人,在野史上有嘴碎的毛病。

可她在妇德之上,却没有太多让人诟病的地方。

她养出来的子女,除了皇后徐氏之外,无论是徐允恭还是后来的儿子女儿,都是可圈可点的!

可不像蓝氏,那可太跋扈了。

张异这话要是传到蓝氏耳中,大概又要被记恨一下。

上次他拒绝蓝氏之后,虽然常氏与他关系不错,可跟常府的交情却淡了不少。

“师兄,请奉茶!

夫人,去里边坐吧!”

冬天马上就要到了,如今粮食也收割了!

坐在院子里已经不太合适,张异干脆从不大的道观中,整理出一间会客的房间!

徐家母子点头,进入其中。

刚进门,徐家丫头就被一个钢铁做成的炉子给吸引注意力。

屋子里的温度,明显比外边暖和不少。

而让整个屋子暖和的原因,就是角落的炉子。

徐家丫头的目光,吸引了同是女孩子的孟瑶的注意力。

“姐姐,这是地主老爷做的炉子,很暖和对不对?”

钢铁做成的炉子,确实很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徐家丫头带着弟弟,一起跑到炉子之前。

谢氏板着脸:

“注意礼节!”

徐家姐弟才惊觉自己的行为有点不礼貌,正要说什么?

张异走过去,主动讲解这炉子的原理,为徐家兄妹解围。

“这是你做的?”

炉子这种东西,其实古代不少。

可是用钢铁做成的炉子,确实很少见1

张异设计的方案,自然是后世改良过的火炉。

比起这个时代的炉子,优化的地方还是不少的!

而且直接将火炉摆进来的做法,相对而言比较新奇。

徐妙云很快忘记她和张异的恩怨,好奇的询问起来。

“嗯,其实如果有空的话,可以做个蒸汽炉出来,不过那个东西明年再说吧,今年就先凑合!”

“娘,我想要!”

徐允恭项目坏了,去缠着自己的娘亲。

只是见到谢氏的眼神,他又怂了。

谢氏对张异这个小炉子也很是喜欢:

“小道长,这炉子是你自己做的?”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