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页(1 / 1)

加入书签

('

将热度炒起来!

清心观毕竟是个小地方,受不住这香火!

不对,上次您带我来京城,却连永寿宫都没去?”

张异当时初来京城,对于南京人生地不熟,所以也没想到这事的异常。

老张很尴尬,要是他能去永寿宫,他早去了。

“难道,永寿宫现在还在玄教手中?”

张异对老张家的历史倒是知道一些,试探性询问了一下。

张正常无奈点头。

他马上就明白了,也难怪老张会觉得难办。

说起玄教,这大概也是为什么龙虎山得了八十年富贵,总的来说,龙虎山的天师们大抵还算低调。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是一个驻京办把本家给压下去的故事。

故事的开始,正是当年元朝皇帝放弃全真道,开始扶持龙虎山,册封龙虎山天师的开始。

元朝初立,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奉命入京觐见,得忽必烈重视,张家的天师位被官方承认,也是从这一代开始。

龙虎山得了天师位,本应该意气风发。

只是在这场盛宴的开始,就出了一些意外。

当时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没办法常驻大都,就留下了一个名叫张留孙的龙虎山弟子,让他全权处理在京事宜。

大约就等于驻京办事处主任了。

可是这位张留孙也是有本事之人,他很快取得了忽必烈的信任,逐渐壮大驻京办的力量。

然后演化出玄教这一支龙虎山分支。

虽然玄教还挂在龙虎山名下,张留孙本人对龙虎山也还算尊重。

可是有了势力,就有了权力斗争。

玄教的徒子徒孙们,可都不是善茬。

他们利用自己靠近京城,得皇帝信任的优势,甚至一度力压全真,正一二道。

成为道门之中最靓的仔。

只是玄教虽然兴盛一时,但败落也快。

张留孙之后,玄教后续无人,逐渐走向衰败。

不过他们毕竟挂在龙虎山名下,也没有受到清算。

再加上因为忽必烈的关系,玄教在历代元朝皇帝那里,也有香火之情。

巅峰时期虽然不在了,可香火毕竟延续下来。

天下道观,不少就是玄教教徒掌管。

只是张异却怎么也没想到,应天永寿宫竟然是在玄教之人手中?

老张这天师是怎么当的?

毕竟玄教的地盘大概都在北方,应天可是彻头彻尾的南方。

“你既然知道玄教,想来也知道,他们这批人向来和蒙古的王公交好……

很多事情,你老子做不了主!”

张异若有所思,也大概明白老爹的无奈。

不过他却笑起来:

“那你就任由永寿宫在那些人手中,也不处理?”

张正常道:

“我倒是想处理,但是我想等着新朝皇帝册封之后,再着手做这件事,后来的意外你也知道……”

老张入京之后,被皇帝夺了天师位。

他失了锐气,哪有心情去处理叛徒?

后来又有了皇帝见张异,张异这个扫把星把禁绝僧道之策说出来。

张正常干脆将许多道观的所有权,都交给了皇帝。

虽然所有权不在自己手里,但名义上这些道观还是正一道的,许多道观正一道依然拥有人事权。

可这毕竟不一样了……

张正常那时候心绪大乱,诚惶诚恐,哪还敢去节外生枝,为了一个永寿宫引起皇帝注意?

张异虽然不知道其中所有细节,但大概也明白因为蝴蝶效应,这历史的走向变了一些。

知道老张的难处之后,张异笑了。

永寿宫的人事权是必须拿回来的,这座道观可是未来大名鼎鼎的朝天宫。

虽然朝天宫是在永寿宫的基础上重建,但大差不差。

有朝天宫在,龙虎山在应天府才算有了根基,可以跟佛门一别长短。

“关于玄教那些人,爹爹倒是不必忧心,直接罢免就是,如果他们不听,打出去就是……”

张异知道张正常心中的为难,直接给他出谋划策。

张正常一愣,这就是张异的权谋?

“高端的权谋,往往只需要用最朴素的方式……”

张异知道张正常不解,笑着给他解释:

“玄教的崛起,一切都源于忽必烈,历代皇帝多少也对玄教有恩宠!

所以爹你顾忌玄教,不过是因为前朝留下来的习惯!

所以龙虎山不敢和玄教彻底翻脸,只是您不明白!

虽然同样是得了蒙古人的好处,玄教和咱们龙虎山,和曲阜孔家不同!

咱们张家和孔家这种,是源流悠远的世家,蒙古人虽然给了张家富贵,但张家的根基却不仅仅是因为皇恩浩荡!

而玄教这个京城办事处,他们所有的荣华富贵,都是从蒙古皇帝那里得来的!

这也意味着改朝换代之后,他们存在的根基早就没了!

爹爹现在顾忌他们,还白白被皇帝看不起!

皇帝在宫中取笑你那句话,你自己还不明白?

他一来想看看你的态度,二来想看看你的决心!

玄教毕竟挂名在咱们龙虎山名下,虽然这些年来听调不听宣,可也没有和本家撕破脸!

爹你的为难在于他们一不翻脸,二不听话,你也不想闹大让皇帝看笑话!

但你不知,皇帝就是要看你的决心!

毕竟此时的玄教,已经成为龙虎山的毒瘤!

你不清理,皇帝也要帮你清理的!

不然呢,留着前朝的狗腿子,他看着开心吗?”

张异一番分析,老张恍然大悟。

原来皇帝的意思竟然是这样,那他知道该怎么办了。

“行,我这就去办!”

张正常明白此事宜早不宜迟,也是干脆。

他第二天就带着弟子们去了永寿宫。

永寿宫的道士,见老张第二天就带着弟子上门还一愣。

这玄教和龙虎山本家平时虽然没有撕破脸,却也不怎么往来。

“天师今日怎么有空前来?”

永寿宫目前的掌事人倒不是什么有名的高道,他话虽然客气,却也表现出了彼此之间的生分。

张正常向来不怎么管玄教的事,更少有步入永寿宫。

“怎么,高永,贫道就不能来看看?”

老张神色未变,看似风轻云淡,却夹枪带棒。

高永赶紧回:“天师自然可以!”

“本真人早就不是天师了,你慎言!”

老张郑重其事纠正高永,自顾在道观中行走。

永寿宫很大,在应天府的道观中,也是首屈一指。

当年应天府还是北元集庆路的时候,玄教的人提前占了这个地方。

老张投靠了老朱,老朱后来打下集庆路,改名应天。

永寿宫因为正一道的背景,也安稳度过改朝换代。

虽然皇帝禁绝佛道,可永寿宫的道士们过得还是比较滋润的。

至少这里的香火,在应天也是数一数二。

张正常看着道观的一切,百感交集。

难怪张异说这里必须拿下来。

张家本应该低调安居龙虎山,可皇帝让他北游。

老张家事实上又被卷入朝堂的漩涡中。

既然不能避世,那在应天府有座基地很重要。

这里也是张家想要拿回北地英灵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

“这永寿宫盖新殿,贫道怎么不知道?”

张正常指着一间正在修建的大雕,神色不愉。

龙虎山毕竟还是名义上的正一道领袖,这宫殿修缮他竟然不知道?

高永赔笑:“真人莫怪,贫道一时忙碌给忘了!

反正真人贵人事忙,永寿宫的事情您也关不上,何必多此一举?”

一句给忘了,已经算得上不给老张面子。

老张没有生气,而是走进没有完工的大殿。

“这个道人,是张留孙?”

“正是祖师爷!”

高永并不觉得自己说得有什么不对,可张正常却怒火中烧。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