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页(1 / 1)

加入书签

('

皇帝太心急了,宋濂怕时间不够。

修元史这种大工程,是急不来的。

虽然说不至于要修个十年八年,但两年三年算是个比较合适的时间。

如果太赶,注定会修不好。

宋濂显然对这件事很介意,身为读书人,他们理解宋濂的失落,却也不知道如何安慰。

“宋兄,这事可以慢慢想办法,如果一年不够,还是可以跟陛下说说情……

或者,请太子殿下美言几句!”

宋濂闻言苦笑,皇帝是什么性子,他们还不知道?

这件事提起来也是徒惹人烦,他摆摆手:

“这件事也不说了,对了,章兄,你要去清心观的时候叫上我!”

章溢闻言不解,这宋濂平时挺讨厌龙虎山那些道士的,今日怎么主动去清心观?

“心烦,既然张兄说那小道士神异,我也去看看!”

“倒是忘了,宋兄喜欢结交那些世外高人,你跟慧昙大师也有交集!

行,如果老夫成行,会约上宋兄!

不行的话,你让老刘和老许带你都行,他们跟那小子的关系,可比老夫好多了!”

“老爷!”

几个人正聊得兴起,仆人来报:

“外边有个姓朱的客人求见,说是你大人的老友!”

朱?

几个人一时间也没往皇帝身上想,只叫人将人带进来!

等朱元璋一身便服,龙行虎步,身后还跟着朱标从外边进来。

大厅里的几个老家伙吓傻了,什么故人,

那就是皇帝陛下呀!

“微臣,拜见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几个人扑通一声,全部跪下去了。

第二十三章 半部元史,宋濂上钩了

“章老,保重身体!”

朱元璋见章溢颤颤巍巍,也要跟着跪下,他三步并作两步,直接冲到章溢面前,抢着扶住他。

老章激动不已。

“陛下,您今日,怎么……?”

他上下打量朱元璋,这皇帝来他家,一身便服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有点尴尬,他总不能说自己是因为去清心观顺路过来看你的吧?

“朕不想大张旗鼓,只是想来看看先生!”

朱元璋一本正经忽悠,倒是把宋濂感动得不行。

皇帝亲自前来看病,那是臣子的荣耀,

如果是微服私访,更显得皇帝真把自己当自己人。

这种恩宠,瞬间化解了章溢心中那点小委屈,就是刘基,许存仁,宋濂也被感动的不行。

“让陛下忧心,臣罪该万死!”

“死,那可不行,这天下,这家国,还需要先生这等人才呢!”

朱元璋一句话,章溢眼中的光彩便暗淡了几分。

皇上这意思,是不准备放他离开吗?

谁知朱元璋接下来说道:

“先生丁忧,可也要保重身体!

朕等你回来的一天!”

“陛下!”

章溢是真想不到,朱元璋还没等他请辞,却已经同意了他丁忧。

老章登时感动得泪流满面。

其他人也是面面相觑,老朱这么好说话?

都说皇帝刻薄,可在关键时刻,陛下是靠得住的呀!

朱元璋轻声安慰章溢:

“令堂的事,朕是真没想到!

你尽管回去,但一定要注意身体!

回头朕让太医给你开一些调养身体的方子,好好养一养!”

章溢感动点头。

老朱又回头对张存厚说:

“你陪你父亲回去,好好尽孝!

你们章家的人都是好样的,朕看在眼里!

对了,存道那小子,朕对他有安排,朕想问问你意见!”

章溢赶紧说:

“陛下,您要安排存道,那是他的福分,无需问过臣!”

“你毕竟是他爹,朕不问你怎么行?”

皇帝驾到,在场的人都变得不自在起来。

老朱摆手,让他们坐下。

“朕成立了一支水军你们也知道,那玄武军如今缺一个领头人,朕想调他过去……”

章溢闻言一愣,皇帝居然要将章存道调到玄武军?

他低下头,明白皇帝为什么要这么说了。

玄武军是皇帝突然决定成立的一支水军,超乎所有人的预料。

因为从一开始,朱元璋透露出来的意思,并不重视水军。

而成立玄武军后,老朱也没有要重用这支军队的意思,反正就是操练,造船,其他看不出什么来?

章存道是个军人,想要建功立业的军人。

如今北方才是大明的主战场,谁不想去北方建功立业。

朝廷上下对陛下设置玄武军的想法,也摸不准。

最大的可能,就是玄武军会成为未来往北方运粮的保护力量。

可大明的首都早就在南方,这不比前朝大都。

所以算来算去,大家都觉得这水军没有什么前途。

“陛下尽管安排!”

章溢虽然并不满意老朱的安排,但依然替儿子同意了。

老朱这个人精自然看得出他的想法,却不说破。

章存道是大明少有的有水战经验的将领之一,在大明的有水战经验的老帅都投入北伐战场的前提下。

他掌管玄武军的训练,也算是名副其实。

“章老,我知道你心中顾虑,但你放心,存道如果做得好,他未来至少也是一个武勋……”

老朱一句话,让在场几位老家伙心神一震。

皇帝不再多说什么,可也给了他们一个暗示。

刘伯温的脸色一白,他想起昨天在御书房中的事情,难道,皇帝心里其实没有放弃那个想法?

这是皇上,故意敲打他?

朱元璋不会给刘伯温一个准确的答案,他说完这些,站起来,跟章溢告别。

一行人赶紧出来送老朱,老朱却将他们都拦回去。

等上了马车,老朱的心情好起来。

“那小子说得没错,章溢那状态留着他没用,反而会给朕在史书上留个刻薄的骂名!

这样也好……”

老朱自言自语,朱标全程没说一句话。

等皇帝的车马走后,刘伯温等人也要告辞。

“陛下对咱们这一系的人,还是很好的……”

章溢等众人临走前,拉住宋濂的手:

“夫子,明日你是我一起去拜见张异!”

宋濂闻言点头。

……

第二日一早。

张异从睡梦中醒来。

他刚想叫一声邓师兄,突然想起邓仲修早就不在。

出了门,小孟瑶却端着早餐过来。

邓仲修走后,这道观理论上只有张异一个道士,他自己要处理道观里的事务。

张正常和已经成为朝天宫主持的邓仲修本来想派个人来伺候他,被张异一口回绝。

他这道观里乱七八糟的东西越来越多,不是信任的人他还真不太喜欢让人住进道观来。

邓仲修不在,好在老孟一家看着药园子,虽然药园和道观隔了一道门,但四舍五入,也约等于有人伺候自己。

老孟属于那种憨厚中带着心眼的人,他也真心感谢张异给他们一家带来的改变。

虽然不是道士,但老孟在准备春耕之前,也承担起道观的打理工作,加上赖着不走的离青陌,张异高低也算是有使唤的人。

不但如此,自从李氏和孟瑶出现在张异的生活中后,他的伙食也改变了不少。

李氏虽然是千金小姐出身,可这些年跟着老孟洗手作羹汤,手艺是在线的。

加上张异指点了她一些后世的点心做法,这位美妇人算是过上了她下半辈子难得悠闲平静的时光,就负责变着花样做出好吃的!

中式,西式,只要是张异会的,这个世界能做出来的,李氏都变着花样做出来。

譬如今天,李氏的早餐,就是一碗胡辣汤。

正不正宗张异不知道,不过能用上虽然早就传入中土,却依然是贵重香料的胡椒,虽然是张异点菜,李氏也心疼不已。

这一碗胡辣汤,小孟瑶眼巴巴地看着,眼神中全是羡慕之色。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