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页(1 / 1)
('
刚刚成为朝天宫的主持,因为年岁小资历浅,他太需要一件大事来证明自己了。
朝廷将修元史的地方从天界寺迁徙到朝天宫,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他。
不过邓仲修并不敢骄傲,因为他明白这一切都是师弟给他的。
无论是从宋濂那个角度看,还是从皇帝那个角度!
“邓道长,别让皇帝等久了!”
既然找不到张异分享自己的喜悦,邓仲修只能跟着太监进宫觐见。
他自己也是很紧张,自从知道皇帝的身份之后,他似乎还没真正与皇帝见过面?
这次皇帝召见,自己应该如何去面对那位“黄老爷”?
邓仲修在这种紧张的心情中,进了皇宫。
哪怕皇帝节俭,皇宫依然让邓仲修大开眼界。
“公公,我们这是去哪?”
邓仲修询问前方带路的公公,王公公回头:
“咱们去的地方,是陛下的御书房,就在东阁那头!
道长这是第一次入宫对吧,待会记得少说少看,这宫里忌讳多,本公公一时也说不清楚,反正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就没事!”
和张异一样,热情,诚恳的小邓,也很容易讨人喜欢。
这王公公跟他接触一会,就愿意提醒小邓。
邓仲修忙感谢王公公,王公公正要说什么,突然听见有人说话,登时跪下。
“父皇,我弹道学学成了,不信儿臣明日掩饰给你看……
我用上边的本事,可以实现百步穿杨!”
公公拉着邓仲修跪下,邓仲修听着一个孩童的声音,心中还在猜测对方是哪个皇子。
“老四,你可别吹牛,你拉得起能穿百步的弓箭?”
御书房门口,朱樉毫不留情地揭穿了朱棣的言语。
朱棣恼羞成怒:
“二哥,至少我真的用弹道学的本事射中靶心,你还不会呢……”
兄弟几个人吵吵闹闹中,倒是让邓仲修知道了这些孩子的身份。
皇帝陛下的几个皇子,他今日居然有缘得见?
不对,也不一定见得着。
他此时正跪在地上,根本不敢抬头。
“父皇你要相信我,不行咱们试一试,你答应儿臣如果学会了,就让儿臣出宫玩玩……”
“行了老四,客人在呢!”
黄老爷熟悉的声音,传入邓仲修耳中。
他只感觉恍如隔世,哪怕此时已经知道了皇帝的身份,他依然不敢相信。
“小邓来了?”
朱元璋见到邓仲修,一如那个亲切的黄老爷。
说起来,自从邓仲修发现他的身份之后,他们还没真正有机会私下单独见面。
“贫道拜见陛下!”
邓仲修给皇帝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
“行了行了,自己人,起来!”
朱元璋对邓仲修的印象很不错,他去清心观十次有八次是被张异那个臭小子给气出来。
倒是邓仲修这个小伙子,每次进入清心观,他总是笑脸相迎,热情的喊自己一声黄老爷。
那种天生的亲和力,也算是一种天赋。
明明是个NPC,但却能被老朱记住……
邓仲修站起来,抬头目视皇帝。
今天的黄老爷,和封神时候的他又有不同。
邓仲修以前就觉得黄老爷身上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如今想起来,这气质配合皇帝的身份,才是合理。
皇帝像是看晚辈一样,上下打量邓仲修:
“不错不错,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你们愣着干什么,叫人!”
朱元璋给朱爽,朱棣,朱棡三人说道。
几个皇子赶紧给邓仲修见礼。
邓仲修不敢怠慢,赶紧回礼。
老朱此时不耐烦挥手:
“你们几个去你大哥那里,他今日考你们功课!
回头朕再考核你们……”
将及格皇子打发去东宫,皇帝对小邓说:
“有没有兴趣,跟朕逛逛花园放放松!
朕坐了一天了,按照你家观主的说法,久坐要坐出腰椎间盘什么出……?
反正咱们去活动活动筋骨!”
腰椎什么出?
反正邓仲修也不懂,皇帝让他跟着,他就老实跟着。
朱元璋也不提正事,而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家常的问题。
问张异的情况,问龙虎山,朝天宫的情况。
甚至,连小孟瑶,朱元璋都问了一嘴。
私事好说,皇帝时不时考核的公事,才是要命的。
邓仲修第一次见到以皇帝面目出现的黄老爷,他对朱元璋的第一感觉,就是细……
明明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老朱问起许多问题,对细节简直了如指掌。
想要随便糊弄皇帝,那是不可能。
好在他自己平时也算本分,对于朝天宫的工作,做得非常到位。
邓仲修对答如流,将朱元璋的问题一一回答。
“这小子的法子好,竟然将喝开水写入药王十训里边!
朕记得他以前说过,让百姓喝上开水,天下人的人均寿元,可增长数年!
这效果可以先不说,
他这套法子,可比朕颁发的开水令有用多了……
龙虎山手上那点小权力,都被你家师弟给薅秃了!”
邓仲修跟着赔笑,
药王十训是张异给药王爷信仰编撰的戒律,按照张异的说法,一个教派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理论的构建。
当年出了张留孙这个天才,创立玄教。
皇帝对张留孙的喜爱,甚至差点给他封了天师。
可诺大一个玄教,为什么最后却败落了,远离权力中枢,其实已经被架空的龙虎山反而好起来。
说白了,就是三十六代天师和后来的历代天师,一直在补充和完善龙虎山和正一道的体系。
相比起空洞的,只靠着皇权扶植起来的玄教。
远在江西的龙虎山,却熬走了一个又一个的皇帝。
一个成熟的信仰体系也是一样,药王爷的核心竞争力在“药王”两个字上,落于现实。
所以治病,延寿,就是药王爷信仰必须是实践性的内容。
其实这比起他两个竞争对手,救苦救难的观世音和有求必应的准提菩萨。
药王爷比他们差的地方在于,救苦救难和有求必应这个KPI是虚化的,治病救人这事,却很容易被人拿出来说。
想要治病救人,没有医药怎么行?
那如果将信仰落实到实处,喝开水就是最好的选择。
宣传喝开水能治病,这点行不行?
当然可以,如果一个人坚持喝开水,放在卫生条件已经非常好的后世,可能看不出差别。
可放在这个卫生条件非常差的古代,那绝对是能分出好坏的。
在张异看来,让虔诚的信徒去喝开水的戒律,可比吃素之类的有益多了。
当一个虔诚的药王信徒喝开水比别人活得久,或者少生病……
示范性效应出来后,其他百姓也会效仿。
在这个迷信鬼神的时代,宗教在教化上远比其他手段更加有效。
张异在意识到这一点,就拼命往龙虎山的戒律里边,夹带私货。
喝开水对于很穷苦的百姓来说,意味着资源的浪费。
如果活着都很难,去寻找柴火烧开水这件事,本身就是增加生活成本。
哪怕是后世那个提倡烧开水的年代,在暖水壶普及之前,人们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喝上开水……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只要形成一个观念,喝开水是一件好事就够了。
有信仰支撑,百姓们在能吃饱之余,愿意浪费一部分精力去做这种事,总会有人能看到好处。
当大家看到好处之后,这个习惯就不仅仅是一个习惯,而是一种养生,治病的手段。
治病这种事,就值得百姓们愿意付出这些生活成本。
最后,喝开水还是会普及开来。
邓仲修将张异的想法一一说出,朱元璋大开眼界。
关于龙虎山内部改革的事,哪怕他跟张异如此亲密,张异也不会吃饱没事跟他聊这些。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