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页(1 / 1)

加入书签

('

他跟常遇春说明之后,常遇春欢喜不已。

不说恢复如初,只要能让他恢复巅峰状态的五成,于他而言都是求之不得的事。

“好,那就定下来了!

常大人,我先和我爹聊会天……”

张异和常遇春告别离开校场。

老张已经沏好茶,独坐庭院一角,他正对的方向,就是宋濂修史的小院子。

“这元史应该也修得差不多了……”

张异从背后走来,打断了老张的思绪。

半年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时间如过隙,又到了离别的日子。

“不知道在宋濂修的元史中,我们张家的评价如何?”

老张有点患得患失,张异却笑道:

“以前的张家如何,历史已经有定论,咱们无力干涉,小道其实更加在意,未来后人会如何书写我们张家……”

老张闻言一笑:

“你这小子,倒是挺会安慰人!”

“不是安慰,儿子保证,未来的道教历史上,不对,任何史书上,都无法绕过咱们龙虎山……”

张正常脸上满是欣慰,张异的话很狂,但他觉得这小子能实现。

“那贫道就努力的活着,等着看你创造未来的那天!”

父子二人不说话,一个抿着茶,一个捧着老张为他准备好的开水,虽然无言,父子二人仿佛充满无声的默契。

“张异……”

张宇初的出现,打断了这份宁静。

张异回头,却发现张宇初从院墙那边探出头。

老张正要训斥,张宇初道:

“训练结束了,几位殿下想见你……”

皇帝殿下相见张异,老张的一腔怒火顿时烟消云散。

张异与他对视一眼,直接起身。

如果是以前,他会尽量避免跟历史人物产生太多的交集,尤其是朱棣这种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气运之人。

可是从刑部牢房出来之后,张异的看法有了些许的改变。

他答应过父亲,要将龙虎山的天师位名正言顺的拿回来,有这种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

等跟着大哥出去,七拐八拐,找到几位皇子。

“张异,你来了……”

朱棣从座位上跳起来,显得热情无比。

张异只觉得有点古怪,朱棣这小子的态度未免也太过热情了?

甚至,他感觉,这家伙有点崇拜自己?

见鬼,为什么他会有这种错觉?

第一百零六章 朕的儿子,都没好下场

“见过几位殿下!”

张异再次拜见,同时对朱棣说:

“四皇子殿下,刚才没有认出你的身份,多有得罪!”

朱棣闻言,笑嘻嘻:

“我知道你护着你大哥,不知道我俩是闹着玩,不怪不怪!”

“张异,我听二哥说起你,听父皇说起你,听大哥夸奖你,我想见你很久了!

听说你能测算未来,杨宪也是被你算死的,你能帮我看看未来吗?”

朱棣说完,朱樉,朱棡还有朱橚,都用期待的目光望着他。

张异摸摸鼻子,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被朱棣他们崇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己的神仙人设经营得太成功了,连宫中的皇子都曾听过……

如果是以前,张异一定会拒绝。

他所谓的预测未来,都是忽悠人。

这种事说得越多,就越容易穿帮。

能不说就不说。

可是既然是朱棣的要求,考虑到自己拿回天师位的计划,自己也不能得罪了眼前这位未来的皇帝。

在不能保证朱标不死的情况下,交好朱棣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且,也该放出那个预言了,这个预言也许可以敲开皇宫的门。

张异心里盘算着,口中却说:

“这是市井中人以讹传讹,当不得真!”

朱樉闻言,笑道:

“可不是这样,去年你那首中山狼,多少人准备看你笑话,这些玄学的东西不说!

可你用一己之力,打了满朝名士的脸。

若不是父皇不喜,这些人估计早就将你道观的门都踏破了。

还有,不说玄学,你那算学入科举一事,也足以改变朝堂!

张异,你脑子是怎么长的,我跟你这么小的时候,还在玩泥巴呢……”

张异听着几位皇子七嘴八舌的询问,慢慢理解这些人。

他们就是在深宫中困得太久了,对宫外的世界一切都充满好奇。

这种好奇,放大了对一个人的想象。

所以自己也因为流言,给这些皇子树立了一个非常良好和神秘的形象。

他们未必是想要知道自己的未来,只是单纯的猎奇而已。

对付这些半大的孩子,张异自认为是有一手的……

“算命这种事,非贫道所长,贫道只能看灾祸,不能断前程……

诸位殿下洪福齐天,大抵也没有什么灾祸!”

张异用自己常用的借口,回绝了他们,但话锋一转:

“但既然有缘,几位皇子倒是可以询问一下你们最关心的问题,贫道看能不能解答?”

“那我可问了!”

朱棣举起手,问:

“本宫想知道,本宫未来会不会成为像常将军一样的厉害的人……”

朱棣的问题很符合他的性格,张异暗笑。

作为一个能靠着几百老兵起兵,对抗一个统一的中央帝国,自古以来唯一以藩王造反成功,能消耗掉朱元璋三十一年积累的六十万边军的人,朱棣的战斗力是毫无疑问的。

如果以皇帝作为前提的,他在张异心中可以跟李世民和刘裕一争高下,是最能打战的皇帝。

就算不是皇帝,单凭借靖难的战果,他的军事能力也足以领军大明新生代名将,在蓝玉之上。

所以张异点头道:

“尤有甚之!”

朱棣开心的笑起来,其他人也在笑。

不过大家对这些话的理解并不同,朱樉年岁大一些,已经十三岁,已经逐渐懂得一些人情世故。

他只当张异世讨好朱棣,哪有可能老四的军事才能还在常遇春之上?

朱樉还没说话,朱棡来了兴趣:

“那我呢?”

张异看了他一眼,道:

“您嘛……贫道倒是没有看出波澜……”

朱棡的一生,相比起来就比较平庸了,作为一个藩王他在军事上留下来的亮点不多,且他走得早,也没有机会在朱棣起兵的时候展现过自己。

如果非要说朱棡有点什么?

张异只能想到那件事。

“三皇子殿下,贫道对您的忠告是,如果求不得,那就别求了……还有,您四十一岁有一劫,当小心应对!”

朱棡脸上露出失望之色,自己的人生有那么不精彩吗?

他性子有些骄傲,不服气就写在脸上。

张异呵呵笑,也许就是因为这份不服气,他才会犯下那个政治错误吧?

也就是身在老朱家,不然他可能还活不到41岁。

剩下朱樉和朱橚二人,朱橚小小的,也不知道问什么,其他人也将他略过。

张异望向朱樉,如果他记得没错,这是他第二次为他指点前程。

朱樉正犹豫着要问什么。

张异道:

“二殿下命里有一劫,始于明年……

灾劫从北方而来,纠缠一生!”

朱樉一愣,旋即问道:

“是什么劫难……?”

“怨憎会!”

朱元璋几个孩子,自幼也是有大儒教导,并不是不学无术之人。

加上老朱当过和尚,他们对于佛门的名词也不陌生。

怨憎会,是佛门八苦之一。

除了生老病死之外,另外四苦就是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和五盛阴苦。

张异给朱棡批了个求不得,而朱樉却是怨憎会。

怨憎从何处而来?

北方?

朱樉有些疑惑,难道明年有自己的仇家从北方而来?

“人以为喜,殿下为悲,贫道能给殿下的建议就是,不喜者,坚决不受!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