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页(1 / 1)

加入书签

('

他的同僚,同道,至少在这件事上,肯定不会站在自己身边。

那朱标,必须成为他背后的人。

“刘先生,如何知道本宫和父皇的身份……”

在给刘基一个准确的答案之前,朱标需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臣不止一次举荐过张异,陛下不肯见他,本身就是很古怪的事情!

陛下爱见贤才,连普通的百姓,陛下都时有接见!

可一个能提出算学入科举等多种国策的神通,陛下偏偏不见!

臣本来就有疑惑藏在心头,直到无意中知道张异有个亲密的叔叔,名叫黄和……

若是再猜不到陛下的身份,臣就白跟了陛下这么多年了!”

刘伯温的答案,合情合理!

但也能说明他智慧过人。

黄和这个名字,不过是朱元璋当时随口取的。

皇觉寺的和尚……

这是独属于皇帝的自我调侃。

朱标自嘲一笑,当时父皇要是知道,他会将张异留在身边,并且长期维持交往却不摊牌的局势。

大概他在取名的时候,会多想一想。

刘基既然看破了,且直接摊牌。

朱标也没有什么不好承认的,他点头道:

“没错,张家弟弟就是父皇背后的高人,不独算学入科举,南北弥合,南北榜,你所能想到的几乎所有父皇推行的国策,背后都有张家弟弟的影子!

只是他并不知道父皇的身份,因为某些原因,父皇也不想他知道!

包括常叔叔,他能逃过死结劫,也是因为张家弟弟提醒!”

刘基的瞳孔,猛然放大。

他虽然想控制自己的情绪,却还是压抑不住心中的震惊。

他知道黄家父子的身份之后,就明白张异在背后恐怕给皇帝出过许多主意。

但朱标所言,却依然让他震惊不已。

“包括,僧道纳税?”

“嗯!”

“甚至,连宋夫子提出僧道纳税这件事,也是……张家弟弟引导……”

刘基:……

玛德,那就太邪门了!

宋濂那个老匹夫,被一个八岁孩子玩了都不知道。

朱标挑着一些张异的事,说给刘伯温听。

刘伯温越听,越心惊。

说了小半个时辰,朱标才将一些事简单说完:

“先生以为,他的价值如何?”

“国士无双!”

刘伯温并不认同张异所有的做法,甚至许多事情,他可能站在张异的对立面。

但这并不妨碍他给张异一个公正的评价。

哪怕如他,一人一生能献出一个改变天下的国策,都是庆幸之事。

张异只是关于推行简体字,南北榜这些谋略,就足以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这样的人,不该冤死在地牢之中。

刘伯温已经彻底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

“殿下想要救张异,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插手的理由!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锦衣卫出手!

可是锦衣卫乃是不祥之器,殿下也还不是真正的君王,

动用锦衣卫,对殿下的名声并不好!”

刘基对锦衣卫的看法,和李善长,马皇后的看法无般一二。

但又有些许不同。

刘基的意思,不是不能动,而是怎么动?

官员对锦衣卫的抗拒,并不下于他们如今想要弄死的张异。

朱标在没有介入理由的情况下,贸然出手只会引起百官不满,可是如果真的有他不得不介入的理由……

那自然是没事!

可是,怎么找这个理由,那就值得商榷。

“如果真到必要的时候,本宫何须在意这点名声!

本宫不妨告诉先生,本宫明确知道,李氏不可能和离青陌通奸!

离青陌乃是父皇安排在张异身边保护他的人,换成任何人都可能和李氏通奸,唯独他不能……”

跟刘伯温交底之后,刘基也明白了这件事的性质。

“有人趁着陛下离开京城,想通过李氏这件事,牵扯到张异身上……

就算不能让张异死,至少也要给他一个教训,或者打击龙虎山的威望!

而张异因为算学入科举一事被曝光,正好被满朝文武厌弃……

他们利用了这个局势,营造出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大势!

这件事,如果能当成小案子处理,悄无声息地把张异办了,自然最好!

如果不小心把事情闹大,上达天听,殿下也没有足够的权威去解决这件事。

李善长,果然厉害!”

刘伯温一番分析,也不忘打击对手。

是不是李善长做的不重要,反正可以顺便黑一下。

朱标没有接刘基的话,在张异举世皆敌的情况下,谁动手这件事还真不好说。

去纠结这事也没有意义!

“有殿下交底,老夫亲自走一趟应天府衙吧!

不过,如果只是老夫过去,恐怕应天府衙的门都进不去……

还请殿下给我一些便利!”

朱标想插手这个案子,却被百官劝下去的事情很快会传开,应天府那边得到消息,肯定会硬气起来。

刘伯温虽然有监察百官的权利,但并非应天府衙的直属。

没有朱标的支持,人家说不定还真会把他拒之门外。

“可……”

朱标随手写了一份手谕,交给刘基。

刘基带着这份东西出宫,径自前往应天府衙。

应天府衙,宫里关于这个案子的消息,已经通过某些渠道传回。

连太子殿下都不能轻易插手此案,这给了知府大人极大的满足感。

原本应该参自己一本的御史台,居然也毫无动静。

他才明白,朝廷中的各位大人们对张异和龙虎山的态度,究竟有多差。

“现在,你该明白本大人的坚持没错吧?”

“大人英明,是小的无知了!”

“这件案子,尽快落实下来,毕竟夜长梦多……”

他话音未落,却有衙役敲门,说刘伯温来访。

“是刘基!”

应天知府听闻刘基的名字,心头颤了一下。

刘伯温虽然不过正三品,可他也是朝廷文官之中,浙东派的领袖。

知府不属于淮西,也不属于浙东,可两边人他都惹不起。

“大人,刘基恐怕也是为案子而来!”

幕僚提醒一句,知府大人的脸色登时黑了。

现在,他的身家性命已经押在这个案子之上,绝不容有失。

“刘基多管闲事,本官听说他今日提议监察此案,御史台上下没有一个人附和他,都要众叛亲离,还坚持呢!

走,咱们去会会这位御史中丞!”

刘基在应天府衙等了一会,终于等到知府老爷。

“原来是刘大人,有失远迎!”

刘基回礼,寒暄一番过后。

他道明来意。

应天知府闻言,抚须,似笑非笑:

“御史台虽然有监管官员的职责,却没有办案的具体职权,不知道刘大人去拜会嫌犯,是有什么打算?

是大人觉得本官有问题,还是觉得嫌犯有冤屈?

不是本官不配合刘大人,实在是办案的话,讲求一个公正!

本官听闻大人和清心观的道士有旧,怕是……”

刘基默然。

若是换成以往,自己来到这里,怕眼前这位知府老爷不知道多欢迎自己,如今他却给自己拿起架子。

甚至,出言嘲讽。

他是算准了,如今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如果刘大人没事,就请回去吧……”

知府老爷说完,刚要送客,刘基拿出一份手谕。

对方接过来一看,脸色大变。

太子殿下!

“本官现在能进去?”

刘基淡淡道,知府大人脸色挂不住,冷哼一声:

“带刘大人去大牢!”

刘基躬身拜谢,然后在衙役的引领下,往大牢而去。

知府等他一走,脸色都黑了。

“大人,刘基铁了心要插手,东宫还支持他!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