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页(1 / 1)
('
量产不可能,不过如果制造一些定制的针头,未必不行。
古人的工匠,在手工打造一些精细玩意方面,是信得过的。
而且它也不需要多小,比鹅毛笔小就行了。
萧九贤想了一下,说:
“我可以问问,上次京城有个老师傅给我打造了一套针,老夫倒是十分满意!”
“嗯,回头我将工艺制作图给你!”
“小真人这是准备做什么?”
在萧九贤看来,张异用鹅毛和动物内脏做出来的输血设备,已经算是极好。
打造中空的针头,有点华而不实。
光是听张异张异这么说,他就知道这针头打造出来,也价值不菲。
张异笑笑,有些东西存在就有意义。
从第一次输血的出现到第一根针头的诞生,人类走了数百年……
自己这个穿越者没道理还需要等这么久?
哪怕暂时条件不合适,先找到一条研究方向再说。
“研究注射器,并非只有输血一途!
先生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许多病明明你有方子可救,却就是救不活病人?”
萧九贤一愣,旋即摇摇头。
“就如小道研究的大蒜素一样,却不能口服!
其实原因很简单,有些药物通过消化道射入,会被身体的防御机制抵消掉许多药力!
这对于人本身,其实是一件好事!
可好事在特殊的时候,也会变成坏事!
大蒜素,贫道只能通过灌肠的方式,绕过消化道!
可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适合这个方法……
如果有另外一种给药的法子,也许许多该死的病人就不会死!”
“什么法子?”
萧九贤来了兴趣,但他下一刻马上明白过来。
“你是说,直接注入血液,通过血管给药?”
“没错,不过这个方法注定会更危险,但却是一个可以研究的方向,
其他药物行不行不知道,但给点葡萄糖和生理盐水,应该问题不大……”
葡萄糖,生理盐水……
张异记得在后世的困难年代,确实有医院自制过这些注射液,应用效果还算不错。
他准备将这些东西流传出去,也算是造福一方。
血管给药,这完全颠覆了萧九贤的认知,不过经历过张异的灌肠给药之后,这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张异并不曾标新立异,去否定他原先熟悉的东西。
在介绍这种给药的方式上,他首先强调的是危险性。
注射用药,不管是肌肉注射还是血管输液,都比口服严重得多。
避开效率低的给药方式,意味着更高的风险。
张异必任何人都明白注射液的风险,可是他同样明白,古人并没有多少选择,
之所以将这种方法传出去,是想给世界多一个选择。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风险的方法,而某些治疗体系,也是用人命和时间去堆积出来的经验。
相比起西方走过四百年,张异相信,哪怕他的尝试没有成功。
他也不需要华夏的医生走完这么长的时间。
有风险,总比没有选择强……
果然,在诚实告知即将面临的风险之后,萧九贤还是郑重其事,朝着张异行了一个礼。
“未来的几年,贫道想争取将大蒜素的注射液研究出来……
不过在这之前,生理盐水和葡萄糖也许可以安排上!”
“好,请先生教我!”
第一百三十五章 达者为师,见证奇迹
先生?
萧九贤的称呼,让他一愣。
等等,他怎么就叫自己先生了?
“萧老先生,您可别跟小子开玩笑!”
萧九贤见张异一本正经的着急模样,哈哈大笑:
“达者为师,老夫确实是跟小真人学习医术,这句先生不为过!”
张异无可奈何:
“我还跟先生学习传统医学呢,这不是相互学习嘛,
咱们算是扯平了……”
“这不一样……”
萧九贤摇摇头,却没有继续争辩下去!
接下来的几日,萧九贤干脆住在道观里不走了。
张异也实现自己的诺言,将自己知道的关于医学的东西倾囊相授。
高纯度医用酒精的提取,消毒的方法,还有关于解剖学的内容。
两个人将炼丹房的猴子都霍霍了一遍,确定了输血的可靠性之后。
张异和萧九贤又尝试制作生理盐水……
不过让张异遗憾的是,他暂时没有原料,自制葡萄糖注射液。
“也许等黄英大哥从美洲回来,有了玉米,这葡萄糖才有可能大规模的提取。”
张异虽然遗憾,不过就算他教导的部分知识,也算是给萧九贤带来足够多的震惊。
可以说,除了大蒜素这个大杀器的配方,张异已经将该教的都交给萧九贤。
“先生大德!”
萧九贤整理了整整两个箱子的资料,这是他准备回去著书立作的东西。
当他再次给张异行了一个师礼之后,这次张异受了。
“我并无心思在医道上发展,就麻烦先生了!”
张异和萧九贤在相处的这几日里,也感觉到这位老先生对医学的执着。
萧九贤与他交往,并无太多的利益牵扯。
只有志同道合的默契。
“那老夫走了,这几日下来,老朱早就勉强支撑……
回去,好好睡他一觉!”
“萧老先生,您可要好好保重身体!”
“那是自然,不将这些著作写出来,老夫就是死也不瞑目!”
道观门口,张异亲自送萧九贤上车,这位神医消失在街角的尽头。
徐家丫头和小孟瑶,分别立在他左右。
张异斜眼看了徐家丫头一眼,无可奈何。
这丫头和孟瑶形影不离,李氏在徐府修养,她和孟瑶倒是经常来道观。
张异的医术,如果说萧九贤学了九成,徐家丫头起码也学走了五成。
她本就聪明,比起萧九贤来说,徐家丫头对于张异许多名为炼药之术的化学手段,也学了去。
比起萧九贤,她倒是更像自己的弟子。
“他要是真修道还好……”
小张异捏了捏山根,头大……
“小真人!”
张异正准备回去,却见一个老仆人由远及近。
“小真人!”
来人张异倒是熟悉,是一直陪在刘伯温身边的老仆人。
他见了张异,先是行礼,然后道明了他的来意:
“我家大人让我转告先生,这几日不要轻易离开道观!
宫里那边传来消息,应该是十拿九稳!”
“朱标肯出来了?”
张异闻言大喜,他让刘基去说动朱标出行,本身就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
如果此行能成行。
朱家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三个皇子,他都能扯上关系了。
“请老先生回复刘夫子,贫道就在道观中等候!”
张异算了算日子,稻谷的收割,也就在这几日了。
“那老仆就回去回报老爷……”
……
此事,东宫!
朱标有些头疼,他眼前站着的两批人。又因为浙东的民变争吵不休。
关于税法改革的事,惹得地方上反弹的声音不断。
作为始作俑者的刘基位置尴尬,而李善长等人,自然也不会放过他。
“殿下,这浙东民变,不得不处置!
要么您给个意见,要么咱们八百里加急请教陛下!
臣弹劾汪广洋,陛下当初因为他不作为而拿了他宰相的帽子,可他去行中书省当平章政事,却依然如此!
此人辜负陛下的信任,不但臣等中书省同僚对他不满。
就是下边的官员,也都告到中书省来了……”
李善长一番陈词,先将汪广洋说得一文不值。
朱标眉头微皱,这个汪广洋的表现,确实有些过分。
朱元璋身边的老臣有许多,但称得上没有派系,且为他信任的人只有两个。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