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页(1 / 1)
('
“当年运气好,没被刺中要害,现在基本上是没啥问题了,多谢常将军关心!”
“那,小真人就没想过下山?”
下山?
张异一愣,他其实是个随缘之人。
当年在龙虎山受了委屈,他想要在京城坐看历史变迁,后来有了机缘,他也顺水推舟,去引动蝴蝶效应。
只是回到龙虎山后,张异重新变成一个宅男。
有了老张的支持,张异能在龙虎山做到许多京城做不到的事。
譬如教化正一道的道士们数理化,将他们培养成自己需要的产业人才。
比如他能找来很多很多的金属,一点一点试错,打磨出属于自己的简单机床和一些列机械。
这些东西,靠的不是一个人能做得出来,而是一个体系。
他回到龙虎山之后,才发现这些道士是很好用,很顺手的工具。
正一道的道士,不能说个个都是人才,但比起一般的百姓来说,他们对于“技术”这种东西并不排斥。
长期去研究玄妙的术数,数学的底子也是有的。
加上正一道推广简体字那两年,
民间有多少人被扫盲不知道,但至少从龙虎山走出去的道士,都给扫盲了一遍。
出了龙虎山,他似乎也找不到这么多识字,听话,还好忽悠的群体。
“暂时还没有这个计划……”
张异摇摇头,
常遇春闻言,脸上满是失望之色,看来皇帝说得没错。
张异回山之后,下山的意愿就不高了。
“小真人一身本事,可惜了……
老常本来还想请你一起前往浙江,去给我看看……
说起来,浙江应该有你不少的故人。
你老师许存仁,洪武三年就已经挂冠离去,刘基得了封伯之后,也告老还乡了!
说起来,就是我去接替的章溢,都是你的熟人,你真不想见见?”
提起这些人们,张异也露出怀念之色。
常遇春继续诱惑道:
“就算你不信,应天府中,还有等着你的人!”
张异闻言,想起孟瑶母女,虽然也有书信往来,但古代的书信,可不是三五天到,他也很久没有对方的消息。
“不知道孟瑶妹子怎么样了?”
“洪武三年徐达回来的时候,倒是见过一件,这妮子跟徐府关系挺好,吃不了亏!
只是人家念着你。
你常家姐姐,也经常提起你这个弟弟!”
说起常氏,张异想起,今年常家姐姐应该也嫁入天家,成为太子妃了。
两年时间,足以改变许多人的生活。
张异面对常遇春的诱惑,还是坚决摇头。
“算了,回头等……
老夫也就不劝你了,对了,我听你爹说,你酿的酒挺好,我马上要赴任了,你不给我喝点?”
张异板着脸,说:
“作为您的大夫,我拒绝这个提议……”
二人的笑声,传遍药王殿。
……
第二日,常遇春早早离开。
老张和张异亲自送到山下。
“你这喜欢玩闹的性子,怎么就没随着他去?
贫道记得,你说过要走遍三山四海,看尽人间繁华!”
听着父亲的话,张异白了他一眼。
这家伙明明不放心自己要走,还要说着反话。
“暂时还是山上有趣,除非有吸引贫道的东西……
或者,等贫道有了下山,为我龙虎山拿回天师位的把握!”
“天师位不用强求……”
张正常有些头大,他很想告诉张异,天师位这事早就被他搞砸了。
自从洪武二年怼了皇帝之后,朱元璋要是还能把天师位给龙虎山,那他就不是朱元璋了。
“不行,既然我答应过您,就会努力试试……”
张异转身,飞速冲上上山的台阶。
“可……”
张正常想劝张异也不知道怎么开口,他总有点把儿子给坑了的感觉。
第十二章 乌鸦嘴再现
“他不愿意下山……”
常遇春离开龙虎山,便是朝着浙江而去。
但他们接触的消息,却也飞速回到京城。
朱元璋看着这份密奏,心里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只见他慢慢放下密奏,只是吁了一口气。
朱标莞尔,却没有点破皇帝的尴尬,他只是将事情转到另外一件事上:
“父皇,咱们调用的工匠,最近正在赶工玄武军目前所有的船,装备玄武大炮基本没有问题!
目前咱们的玄武大炮产能还有一些,如今,云南那边……傅友德将军似乎有意请几台玄武大炮……”
玄武大炮横空出世,最大的战绩就是在海上立下赫赫功劳。
不过,随着朱元璋将玄武大炮公开之后,许多将军也眼红不已。
这大炮虽然征伐无力,可是攻城,守城,都有大用。
傅友德进军云南,虽然势如破竹,可大明的战略,并非只有云南,还有贵州……
“你那舅舅蓝玉给你提的要求吧?”
朱元璋打趣道。
傅友德他清楚,如果要提要求,直接跟他提就是。
何必绕个弯子,去找朱标?
蓝玉是大明中生代中,朱元璋最看好的名将胚子之一。
只是如今的他还缺乏打磨。
北方战场,将星云集,蓝玉依然有不俗的表现。
但他的资历太低,在北方混不出什么军功。
所以朱元璋干脆将蓝玉调到云南去,给他刷刷军功。
既然蓝玉求到朱标这里,朱元璋自然不会不给他面子。
“你娘家舅舅拿了玄武大炮,也没有用!
朕已经准备将他调到北方战场!”
军功刷完了,自然要将蓝玉扔到北方战场锻炼。
朱标想起前阵子的一份奏疏,问:
“父皇,徐将军这次是准备一战定功?”
朱元璋点头道:
“没错,这次你徐叔叔主动提出,再次北伐,此战若胜,至少我大明可以分心东顾了!”
东海一战之后,关于拿下日本的事,已经被老朱定为战略去执行。
沐英练兵,常遇春主持浙江,南直隶几省军务,就是朱元璋将战略重心转到东方的过程。
可大明的国力,压根经不起两场同时的大战。
所以,洪武五年这一战,是定了北方的局势,让大明能抽出精力的一战。
“这一战,王保保若是再败,他的心气也该散了!
到时候,朕再劝降,应该可以拿下他!”
朱元璋对王保保还是念念不忘,朱标无语。
虽然他也承认对方确实是绝世英雄,却也没有很是看中的程度。
从遇见常遇春和徐达开始,大明军的北伐,几乎就是追着这位北元名将打的历史。
在他看来,这位名将除了逃跑厉害一些,并不值得父皇惦念。
不过皇帝喜欢他,朱标也不好扫兴。
朱元璋念了王保保几句,话题还是转到朱标身上:
“你那舅舅,就是你未来的依靠,一个皇帝没有手握军权,是十分危险之事!
朕给你留下的老臣,你要学着收服!
可是蓝玉于你而言,就是天然的盟友。
你有常遇春为岳父,朕的那些老兄弟不会不给他面子,可蓝月是能和你一起成长起来的人!
对于他的要求,你要满足!
可是,你也要学会拿捏他,让他对你心服口服!
太子,这其中的分寸,你学会把握!”
朱标闻言点头,如果蓝玉去找朱元璋,朱元璋未必接受。
可是是朱标相求,朱元璋却愿意卖面子。
老朱是皇帝,也是父亲。
他从现在开始,就为自己的未来铺路,树立自己的权威。
常氏是他的妻子,岳父常遇春和蓝玉,是他最大的依仗。
见朱元璋如此不予余力的捧着自己,朱标很是感动。
“父皇,如果要扩充玄武大炮的产能,似乎有些不够,玄武大炮的生产工艺,相对而言比较复杂!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