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页(1 / 1)
('
其中有文官主张的,依托长城,和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周旋……
这是历朝历代王朝的选择,也是最为保守的选择。
朱元璋一开始,本来也倾向于这种选择,可是徐达的坚持,让他改变了主意。
老朱自己的心思,也有以攻代守的意思,加上明军过去几年,一直百战百胜。
“这些年也是大伙过得太顺了,所以该有此一拜呀!”
朱元璋让其他人退下,转身走进御书房。
他第一时间让朱标将所有的战报都拿出来,然后比对着地图复盘这场战争。
“原来,一开始,我大明的军队就落入王保保的圈套……
你娘家舅舅的两场大胜,不过是人给我大明设下来的套!
徐达的失误,就是从这两场大胜开始……”
朱标最为佩服朱元璋的一点,是哪怕面对一场大失败,老朱依然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到理性的状态。
“蓝玉的两次胜利,看似大胜,其实并没有拿到什么实在的好处!
我大明的军进入漠北,无论是天时地利,其实都不太行!
大意了,大意了……
好在徐达终究没有昏了头,王保保也忌惮他,这才让他有了全身而退的机会。
可是……”
朱元璋吐出一口长长的气,这一战带来的影响,很有可能是未来大明二百多年的国策改变。
连老朱自己,都怀疑他是不是错了。
为什么要深入漠北,是因为自己被远迈汉唐的理想给迷惑住了吗?
“父皇,事情还不到最坏的时候!
至少徐将军稳住阵脚,还有反击的机会……”
“战争哪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徐达犯下的最大的错误,是让朕一开始定下的三正二奇的战略丢弃不顾!
他的冒进,让保儿那边,也承受巨大的压力!
三路大军,相互呼应,才是最重要的。
中路军的冒进,也害到保儿了……”
朱元璋口中的保儿,正是他的外甥,大明的曹国公李文忠。
李文忠的东路军,失了中路军的照应,加上东路的敌人远超大明的预期,李文忠虽然能维持胜局,却都是惨胜。
这并不是朱元璋期望的结果。
“要是遇春在就好了……”
朱元璋此时,无比怀念常遇春。
徐达最佳的伙伴,还是常遇春。
东路这种局势,常遇春在的话,也许还能打开局面。
李文忠和常遇春,并不是一个风格的将领,也终究差了他一筹。
常遇春虽然没死,但常遇春也等于死了。
……
夜,深!
岭北战败带来的影响,却不仅仅局限于皇宫。
李善长的相府,这位老宰相在皇帝得知此事的不久,也受到了前方的战报。
“徐达竟然败了!”
李善长死死盯着那份战报,写满了不甘心。
“遇春要是在就好了……”
他和皇帝一样,念叨起常遇春。
如果有常遇春在,徐达也许就不会孤军冒进。
就算徐达犯了错误,常遇春也有能力稳住东部的局势。
“天不佑大明,我大明终究不能远迈汉唐!”
李善长剧烈地咳嗽着,一把坐在书房的椅子上……
……
“哥哥赢了……”
次日,京城。
应天府城外的一座小道观。
一位身穿道袍的少女,接过身边人的毛巾,闻言惊喜。
她本就长得好看,笑起来特别明媚。
“你确定?”
“嗯,小姐,奴婢今天去城里给小姐买胭脂水粉的时候,刚好听到消息……
城里已经传开了,明军在岭北被王爷伏击,大败而归!”
观音奴闻言,道:
“哥哥一直以不能击败徐达为遗憾,有这一战,他的地位就更稳定了!”
“是呀,小姐,也许过几年,齐王就能带着军队,马踏中原,将小姐救回来……
到时候,小姐就不用在这里受苦了……”
观音奴闻言一笑,哪怕她做梦,也不敢梦到王保保能杀回来。
这种可能性实在太小了。
“哥哥能平安就行了,我怎么样无所谓!
青灯,道观,在此了却一生,也好过嫁给不喜欢的人!
而且,咱们在这里也不差呀!”
观音奴指着周围的一切说:
“被皇帝发配到这里,我本以为这里和其他道观没有什么区别,但谁知道,原来的主人,竟然留下这么多有趣的东西……”
张异虽然离开清心观,却没有改变这里的格局。
在观音奴看来,光是壁炉,厕所,还有那个神奇的自来水塔,都是她觉得非常有趣的东西。
这道观并非没有主人,观音奴打听过,此地原来的主人,是一位名满京城的小神仙。
他离开应天府之后,这里有两位三位女眷居住。
一个叫孟瑶的小姑娘,据说还是那位小道长的未过门媳妇……
张异!
观音奴知道这个小道士的名字。也对此人颇为好奇。
朱元璋为什么将她安排到这里,观音奴想不明白。
京城女眷修行的道观虽然少,但不是没有……
可既然来了,观音奴也就安心住下来。
“话虽然如此,但那皇帝居然让小姐来当道士,可恶……”
“行了,你下去吧,回头你将我做的一些点心,给隔壁送过去!”
观音奴还记得,当自己被皇帝发配到这里,留守道观的母女,尤其是那小女孩对自己还有些敌意。
但时间日久,她和自己也成了朋友。
孟瑶最喜欢的,就是跟她讲张异的故事。
她也知分寸,张异走后,皇帝扩建过清心观。
张异原来住的地方,观音奴不动。
她自己主宰新起的小院落中。
“小姐,您要买的东西我都给您放在这里,我去忙了!”
奴婢离开之后,观音奴打开那些胭脂水粉。
只是,她突然觉得不对劲,赶紧细看那些包装。
包装上,有字……
她整个人脸色大变,瞬间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等过了一会,确定四下无人,她仔细将上边的字看完,呼吸急促。
最后,她找到火折子,点了火,将纸张烧掉。
……
“徐达败了……”
浙江,新上任的浙直总督常遇春,也终于收到了前线的军报。
他看着上边的消息,失魂落魄。
张异听到他的话,脸色不变。
他还自顾吃着水果,跟常遇春唠嗑:
“是不是岭北大战败了?”
“你怎么知道?”
常遇春放下手中的信件,这封战报他是第一时间收到的,可没有任何人看过。
张异世如何知道,明军在岭北战败?
“天机!”
张异神秘一笑,常遇春若有所思。
他的本事,常遇春从皇帝那里听过,见识过。
自己这条命也是他救下来的。
对于张异的本事,常遇春深信不疑。
他闻言,叹了一口气。
“将军可是恨自己不在北方,以为如果自己还在的话,能扭转乾坤?”
张异一眼看出常遇春的心思,直接点破。
“徐达这次太大意了,如果我在,我能提醒他!
或者,东路的压力,我能帮他扛下来!”
常遇春说着,身上自有一个油然而生的自信,但他很快又泄气了。
如果他还是以前的常遇春,他就不会来当这个浙直总督了。
常遇春好奇地看着张异。
这孩子前边自己上山让他下山,他还推辞。
可没过几个月,他倒是自己上门来找他了。
张异对他的说法是,他自己要历练红尘,修道心!
要不是沐英跟自己通过气的话,常遇春还真信了他的邪。
这货分明就是为了那些橡胶而来。
“这次战败,对我大明的影响很大,虽然徐达稳住了,并没有溃败!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