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页(1 / 1)
('
只是因为自己忽悠他去当了水军,此人自然逃过一劫。
“章存道,见过小真人!”
章存道虽然没有见过张异,却没少听见关于他的传闻,显得也是毕恭毕敬。
尤其是,他来海南之前,也得过朱元璋嘱咐,对于张异更不敢怠慢。
“都是故人,不用客气!
走,咱们进去坐吧!”
在古代这种交通闭塞的时代,他乡遇故知,是值得庆幸的事。
张异将几个人引入导管之内,宋宗真连忙让人奉上茶水。
“章大人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老夫我这是陪着儿子前来琼州,为玄武军南海舰队寻找一处落脚之地……”
章溢给了张异一个出乎预料的答案。
“怎么会把舰队的选址,设在琼州?”
在张异看来,如果只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就算老朱意图染指南海,也不该将玄武军的落脚点设在这里。
海峡对岸的雷州,才是不错的选择。
皇帝的想法,每每出人意料。
“也因为选址的缘故,老夫要和孩儿走遍琼州,寻个好去处。
除了给几个舰队选址,陛下还会安置一万百姓过来……”
大移民!
朱元璋能做到这一步,远远超出张异的预料。
虽然他也知道,终明朝一朝,会给海南迁徙几十万人口,但绝不是现在的洪武初年有条件做的事。
不过,这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不知道小真人有什么好建议?”
章溢一句话,将张异给问住了。
他低头沉思。
海南虽然地处偏僻,但被纳入明朝的管理之后,朝廷也不是没有放着不管。
从元朝收回南海北道之后,大明改南海北道为琼州府。
琼州府下,经过几年的调整,如今有三洲十县。
在玄武军必须选址海南的情况下,张异自然倾向于往北边选址。
玄武军组建的目的是什么?
主要是防倭寇。
大明朝海岸线很长,倭寇除了浙直一带,福建,广东也会时常受到倭寇侵扰。
如果按照这个要求的话,玄武军的选择,只能在东部,与内地呼应。
他将琼州府目前所有的州府县的情况,都给章溢父子说了一遍。
哪里适合搞农业,哪里适合驻扎军队。
说得十分清楚。
琼州并不是一个适合舰队驻扎的地方,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天然的深水港。
好在大明如今的条件,吃水太深的大船也不需要多少?
张异给章存道指出全岛最有可能存在天然深水港的地方,让他参考。
同时,他也给章存道说了海南的问题,孤悬海外,虽然气候条件好,但物资匮乏也是一个问题。
迁徙一万人,想要就是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天灾,每年的台风,放在这个时代,可绝不是什么小事。
他记得上辈子,他去过海南旅游,还听过当地的老百姓说过,建国后的一次大台风,差点将某个市县给抹平了!
简而言之,只用黄泥巴建成的砖瓦结构的房子,在台风来临之时,都是考验。
张异初来琼州的时候,还经历过过一次台风,好在一来这台风不大,二来他在山里,倒是逃过一劫。
“那有什么好法子?”
“将军可以跟当地的渔民学学经验,这里的房子地基,要做得深厚一些,至于卫所的建筑……”
张异想了一下,跟一边一直没有说话的宋宗真对视一笑。
“章先生可觉得,我这道观与其他道观可有不同?”
宋宗真落脚的道观。原是正一道的产业。
只是破旧不堪,他们来了之后,就改造了一些。
章溢闻言来了兴趣,仔细察看……
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精力,他就发现了其中的不同。
“这墙与墙之间,似乎不是用黄泥粘接!”
“没错,那是水泥!”
在龙虎山这两年,关于水泥的配方,早就被龙虎山研究出来了,龙虎山大量的建筑,后期都是用水泥作为粘合剂。
张异并不怎么热心推广这玩意,因为它的作用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
作为粘合剂,很多人研究出水泥,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修城墙,其实华夏的城墙,压根和墙没有太大的关系。
它的建造手法,也并不刚需水泥。
反而是西方的城堡,那才是所谓的墙。
修城墙不行,盖房子和修硬化道路倒是不错。
可是这又涉及一个问题,那就是成本……
普通老百姓,压根用不起。
而对于富户来说,至少目前也不算刚需。
可是在海南这地方就不一样了,只是出于台风的威胁,想要建设一些坚固高大的房子,水泥还是有作用的。
尤其是,简单的混凝土建筑,也可以安排上。
龙虎山上,宗教建筑自有定式。
老张也不让他乱来,如今好不容易遇上玄武军要选址,张异体内基建狂魔的基因觉醒。
变得十分热情。
“这东西的效果如何?”
“可快速建好坚固的城楼!只是如果要大量建造的话,恐怕需要地方官府的支持……”
张异实话实说。
水泥这种东西的配方,他都不稀罕当成秘方卖钱,所以无所谓保密。
龙虎山上下,会做水泥的道士不少。
只是小规模的制作,和大规模的制作,完全是两回事。
海南的资源,相对也匮乏。
章家父子闻言对视一笑,章溢抚须笑道:
“小真人就不好奇,为什么本官能陪着存道过来?”
“嗯?”
章溢换了个称呼,张异才惊觉不对劲,对呀,张异为什么能陪章存道过来。
“常将军来浙江之后,陛下就任命我为广东行省平章政事!”
章溢曝出自己的官职,张异恍然大悟。
原来章先生被调任到广东,那就不奇怪了。
琼州府归广东管,章溢在地方上,能说上话。
在朱元璋改制之前,行中书省的平章政事,主官军政大权,妥妥属于一方大员。
张异对皇帝这个任命有些奇怪。
父子二人在一个地方,皇帝就不用担心出问题吗?
这除了强调皇帝对章溢的信任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张异看了章溢一眼,这位浙东的老先生,恐怕要被重用了。
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章溢现在坟头草都三丈高了。
可逃过一劫的他,被朱元璋重用也不奇怪。
淡然,张异也明白,只是章溢有镇压过起义军的过往,入中书省肯定不太可能。
大概率,他还是会回去当他的御史中丞。
朱元璋让他当广东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只是走个过场。
既然如此,自己就不客气了。
……
十月,初八!
朱元璋于皇宫,御书房。
“那小子在做什么?”
朱标读着关于琼州的情报,朱元璋随口一问。
“张家弟弟发明了叫水泥的东西……”
“这个朕知道!”
水泥的配方,张异并没有特意隐藏,早就被锦衣卫给抄到宫里来了。
朱元璋只当这东西是小发明,并不上心。
朱标道:
“张家弟弟用铁匠打好的铁条为骨,以水泥活上砂浆,石头,建造了一座高楼!
他还将这些东西铺在路面上,造了堪比马路的石头路……”
“这么快?”
朱元璋一愣,造高楼不奇怪,可是这么快?
朱标将一份图纸交给朱元璋。
这是素描化成的画。
自从张异普及铅笔之后,素描这种画法逐渐流传开来,早就成为了民间流行的一种画风。
而锦衣卫,负责情报的那部分人,素描画也成为了基本的技能。
虽然不如张异画的好,朱元璋从画上却看出了比较真实的营地外貌。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