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页(1 / 1)
('
如果说岭北一战只是打断了明军进宫塞北的决心,而北平一战,已经彻底绝了蒙人入主中原的可能。
以后的大元,只会越来越差,绝没有上升的空间。
朱元璋闻言温和一笑:
“也是齐王殿下值得,朕为了拿下你,可是用了不少功夫!
我大明未来的国都,都舍得拿来钓鱼!
齐王殿下不该妄自菲薄……”
大明未来的国都?
老朱清清淡淡的几句话,在周围人的耳中,却如惊雷一般……
朱元璋想要迁都,他从来没有掩饰过自己的想法。
可是往哪里迁都?
什么时候迁都,这些都是相对秘密的事情。
皇帝这一句,等于公开宣布他即将迁都,而且迁都的方向,是北平府……
北平府,未来的国都?
皇帝想要迁都北方?
朱元璋这次南巡,虽然朱标,中书省的一些大员没有跟着下来。
可是还有不少高级官员,跟在身边。
许多人瞪大眼睛,不敢置信。
很快的,他们低头议论起来。
“迁都,北平府……
这是天子守国门了,陛下好手段!”
北平是前朝首都,这个地方作为国都本身并不差。
但蒙古人能选择的国都,并不代表大明能选。
北平府距离边境太近太近了,只要有一个不好,就是北方的异族兵临城下的局面。
作为一个皇帝,一个皇朝。
将国都迁徙到此处,在王保保看来,绝不是明智之举。
“天子守国门,这句话朕喜欢!”
老朱闻言哈哈大笑,他第一次听说这句话,是从张异口中。
如今王保保也说起来,朱元璋更是喜欢。
“我大明的皇帝,就当以天子自身,镇守国门!”
老朱这句话,算是亲口承认了,他要迁都北平的事,百官闻言色变,但皇帝话都说出去了,他们如何敢当面反驳?
王保保怔怔地看着朱元璋,这朱家皇帝他也是第一次见面。
他对此人,有自己的评价。
可不管是好的,是坏的。
朱元璋给他的第一印象,都比他想象中更要来的震撼。
一句天子守国门,自古有多少君王敢如此?
就这气魄,说是明主,绝不为过。
“齐王累了,先去休息吧!回头朕再去找你……”
朱元璋就如朋友一般,对王保保礼遇有加。
王保保本想见面,就痛斥朱元璋,求个痛快。
但老朱这一番动作下来,他本人也被带了节奏。
等锦衣卫将他押下去,王保保才意识到,他跟朱元璋的第一次见面,完全被人牵着鼻子走。
他回头,看着逐渐走向高处,安抚人心的皇帝。
慈溪的码头,玄武军和浙江百姓欢欣鼓舞的场面,让王保保久久不能平静。
盛世,应该是如此吧?
无论做什么,都势如破竹。
王保保无可奈何,被锦衣卫押送走。
……
“那小子在做什么?”
夜!
军中的庆祝还没结束,只是大明权力中枢的几个人,已经俩到安静的地方喝酒。
常遇春,沐英……
还有一直跟在皇帝身边的朱樉。
老朱听常遇春聊着前线的事,还有关于战场上的细节,他虽然不曾到战场,但却也听得热血沸腾。
不过关于战后的事,常遇春提起张异。
“他再给徐达做一个立体地图……”
常遇春带着羡慕的神色,给皇帝报告这些事。
其实锦衣卫早就报告过,可从常遇春口中听说,老朱依然听得津津有味。
“回头,朕也让他给朕做一个……”
朱元璋闻言,轻声附和。
他有一张世界地图,但那是平面的。
立体的山河图,他老朱也没享受过。
“陛下决定与他相认了?”
“嗯!”
朱元璋轻轻点头:
“也有六年多了,本应该三年前与他相认,但张正常的反应,让朕又犹豫了一下!
张异的功劳,不下于尔等!
朕总不能视而不见……”
常遇春闻言,由衷替张异高兴。
“那陛下可准备将天师位赐给龙虎山?”
常遇春多次和张异交流,自然知道这段公案。
张异和朱元璋的缘分,就起于皇帝剥夺张正常的天师位。
按照他的想法,既然相认了,就张异这么些年的功劳,怎么也值得一个天师位。
“那小子说天师既是国师,朕等着看他,怎么当上我大明的国师……”
老朱这一番话,说的常遇春和直翻白眼。
老朱会给一个人封国师?
这件事想都不要想,他身为老朱的心腹,自然明白皇帝对这种名分莫名其妙的重视。
可能在别的皇帝眼中,一个虚名给了就给了。
可朱元璋不一样,就说他将外姓功臣封王的路子堵死这件事,就可以知道皇帝对于“名分”的看重。
张异要立下什么泼天功劳,才能获得一个国师之号?
“陛下您就直说他没希望得了……”
常遇春心直口快,老朱对他的话语也不生气。
只是他并没有在这件事上纠缠,却是淡淡一笑:
“先不说他,说说你家的事……
常遇春……”
朱元璋的声音看不出喜怒,但常遇春瞬间汗毛倒竖。
第一百零六章 摊丁入亩,杀戮背后的原因
“那个蓝玉的事,你不打算跟朕说两句?”
朱元璋的声音淡淡的,可熟悉他的人却知道,越是这样,皇帝越是生气!
常遇春平时可以跟老朱嬉笑怒骂,放荡不羁,可是在此时,他显得异常老实:
“陛下,臣已经将他打了个半死了,接下来您自行处置!”
“蓝玉犯了军法,军中喝酒,妄图奸淫妇女……
这些哪一条,都够朕砍他人头!”
常遇春低着头,陪着笑,他知道皇帝说的这么个道理。
不管从哪个角度说,蓝玉都应该被军法处置。
有一点朱元璋其实没说,那就是这件事还牵扯到王保保和张异。
王保保是朱元璋真心想要拉拢的人,观音奴如果真的被他侮辱了,朱元璋如何收服王保保?就算收服,那也是用他蓝玉的人头。
而另外一位,在老朱心目中的位置,恐怕比王保保更为重要。
常遇春心里只是庆幸,张异在蓝玉手中没有吃亏,对蓝玉也没有多少怨气。
他在北方,已经跟张异道过歉,对方虽然不置可否,却也没有要追究的意思。
但这些因素加起来,常遇春还真没信心保下蓝玉一条命。
“陛下说的是,您不管如何决定,臣绝无二话……”
朱元璋看了常遇春一眼,老常跟他太熟悉了,也明白他的处事风格。
如果常遇春求情,说不定老朱还真的杀了蓝玉,可是常遇春一副您看着办的表情,朱元璋反而犹豫。
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虽然老朱看不上蓝氏,却认可蓝玉的本事。
这家伙是未来大明第二代将领中,数一数二的存在。
他的身份,也是朱标最好的依仗之一。
常家的资源,是朱元璋留给朱标的,蓝玉本身也没有造成多严重的后果。
老朱一开始就没有杀了蓝玉的心思,却不能就这么轻易放过他。
常遇春想当这个好人,不行?
能当好人的,只有自己的儿子。
“那就将他押回去,打入诏狱!”
朱元璋的话语,让常遇春脸色大变,老朱虽然没有杀了蓝玉,可打入诏狱也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那个地方,不死也要被折磨!
进去容易,出来可就难了。
只是常遇春也知道,既然皇帝当场没杀,就好有转圜的余地。
如果他继续求情,反而不美。
朱元璋说完蓝玉的事,还不打算放过常遇春:
“遇春,打仗你跟徐达差不多,可在治家上你也上点心,就你那个老婆折腾,可是要折腾出事来的!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