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页(1 / 1)

加入书签

('

张异吓了一跳,旋即看着一个汉子朝自己猛扑过来。

锦衣卫反应很快,一下子将汉子压在身下,王保保拼命挣扎,还狠狠盯着张异。

“你就是那个臭道士,色道士,老子杀了你……”

张异:……

他无语地转头,望向观音奴。

观音奴的脸蓦的红了,她当初为了避免嫁人,故意默许王保保当她清白已失。

她本以为自己这辈子都见不到张异,但再次见面,谎言揭穿,让人十分尴尬。

老朱对眼前的一切,觉得十分有趣。

他问:

“王保保,你说眼前此人做了什么,让你如此生气?

说出来,如果他真的做过了,朕给你讨个公道……”

王保保气急败坏,哪还有第一次见面的淡定:

“你个朱家的狗皇帝明知故问,你以我妹妹为饵,故意坏她名声,这道士和我妹妹住一块,我不信你什么消息都没有?

也就是我失败了,若是本王踏足中原,第一个就是找他算账……”

“哥哥,你别说了……我没有……”

观音奴羞得满脸通红,手足无措。

她没想到王保保这个莽汉直接将此事说出来。

一个羞,一个怒,一个无语……

这瓜老朱吃得可欢乐了。

他强忍笑意道:

“王家姑娘,你说说,此人当初可曾坏你清白?”

他指着张异道:

“若是他坏了,朕马上就将他处死,给你出气……”

张异:……

“陛下,您千万不要……”

听说皇帝要杀了张异,观音奴吓一跳,她赶紧跪在地上,说:

“张真人和我清清白白,只有我引诱他,并无他勾引我!

且真人道行高深,并不曾被小女子蒲柳之姿诱惑,请陛下明鉴……”

“是吗,朕不信!

莫不是因为你护着情郎,故意不说?”

老朱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同时他也回头望着张异,从观音奴如今紧张的态度来看,老朱本来没有怀疑的心如今也变得将信将疑。

观音奴是何等人?

当年面对他逼婚,面对君王的威势依然面不改色的,如今却因为张异慌乱不已。

有些话不用说,却已经能表明自己的态度。

张异:……

他发现自己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陛下请派人为我验明正身,我尚是清白之身,不敢坑害真人!

当初在漠北,哥哥逼我嫁人,我为了留在他身边,故意……”

观音奴一急,将当初的话说出来。

为了取信朱元璋,她将张异关于红杏出墙和王保保死的预言也说出来。

这段因果,有些别人知道,有些只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秘密。

如今展露在别人面前,让人唏嘘。

王保保不挣扎了,他望向张异的表情,还有些尴尬。

他虽是蒙人,但本质上受过汉家教育,并非那种莽撞之人。

朱元璋让人松开他,王保保从地上跳起来。

他也没脸待在这里,朝张异抱拳之后,转身离去。

他这动作,激怒周围的锦衣卫,但皇帝却拦住他。

事实上,老朱也知道,这位北元名将没有那么好降服,对于老朱而言,这已经算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他将目光落在张异身上,似乎有了主意。

朱元璋道:

“既然误会解除了,那就这般!

朕迎来将军之后,一直事务繁忙,却没有个机会好好招待将军!

你们一路上也是辛苦,不如,朕就让小张与你们多联系联系……”

张异:……

他这辈子的无语,大概都在今天用上了。

朱元璋还真不是个好老板,今天他们才相认,叔侄之间的情分都还没叙上一叙,他就上岗了。

而且这岗位,分明就是为难人的。

张异心里都快把老朱给吐槽死了,但人前不敢说半句话。

观音奴深深看了他一眼,行了个礼。

“今日齐王既然没有心情说话,朕就不打扰他了!”

朱元璋对王保保的失礼并不介意,转身就走。

他故意走得很快,将空间留给张异恶化观音奴。

“对不起!”

观音奴细若游丝的声音,传入张异的耳朵。

张异正想说不客气,又见她板着脸,冷言相对。

张异讪笑,跟着皇帝的背影离开。

“唉……”

目送张异离开,观音奴幽幽叹气,她转身,自顾归自己的住所去。

不过,她的态度,又落在王保保眼中。

这其中复杂的关系,让这位北元英雄若有所思。

“怎么,朕故意给你们留了时间,你不珍惜?”

张异追着朱元璋出来,老朱让他自己乘一车。

上了车,朱元璋不忘调侃张异。

张异无可奈何,老朱这是把他憋了六年的委屈给自己一点点报复回来呀?

张异道:

“贫道和郡主清清白白,陛下莫误会了!”

老朱道:

“既然如此,那你看朕给她赐婚如何,这皇子妃她当不成,但京城中的勋贵子弟愿意娶她的人应该还是有的……”

张异:……

皇帝有点不当人呀,你要赐婚自顾赐去,何苦要来征询自己的意见?

这不摆明是给自己上眼药吗?

好在老朱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缠,他说道:

“你在考虑好朕跟你说的事情之前,朕先给你一个任务!

你负责将王保保给朕招降了……”

张异:……

招降王保保的事情怎么就落在他头上了?

合着你是没看见对方想砍死自己的模样。

“陛下何必招降此人,我大明英雄辈出,王保保虽然也是人杰,可毕竟不是善茬!

您就是招降了他,你敢用他吗?”

张异这个问题,算是直指人心。

齐王扩廓帖木儿对北元的忠诚,天心可鉴。

老朱何尝不知道,招降王保保的不易。

就算他投降了,让他领兵,老朱放心吗?

而将他招降过来,又如何安抚类似常遇春和徐达等老兄弟的心?

“朕何尝不明白你的意思,其实从你说他寿元的问题开始,朕也没那么在意是否能招揽他!

但招揽他,对我大明而言,也十分重要!

你总说民心民心,又说舆论传播……

那你可知道,如果将他招揽了,哪怕给他一个太平爵爷的位置!

对于稳固天下人心,有多大的益处?”

张异一愣,旋即他明白自己还是小看朱元璋了。

老朱确实是一个英明的皇帝,在他吸收了自己给他说的知识之后,他想问题,比自己想得远。

“这些年,朕一直没有放弃对你所言的水军的建设,当年朕曾经怀疑过你的说法!

只是坚持下来,朕也逐渐明白舆论的重要性!

而现在大明面对一个朕认为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汉夷之别!

这中原的土地上,蒙古人,色目人可是不少!

就说这次咱们俘虏的蒙人,足足有十万之众!

这些人难道朕都要杀了?

不行,可如果放任他们,朕也不信任!

如何驯服他们,是大明长治久安的关键!

那十万蒙古军人,他们的魂就在王保保身上!

降服王保保,也可以打断他们的心气,无论是对漠北,还是对大明统治本身,都有意义!”

皇帝侃侃而谈,张异这算是第一次与朱元璋毫无保留的谈论国事。

以前以黄和的身份,朱元璋要顾虑自己的形象,许多事情不能说得太过。

如今,老朱终于展现出,属于开国君王的高瞻远瞩。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将南北汉人的民心弥合,重新凝聚汉族人的民族认同,是朱元璋最大的历史贡献,也是明朝存在最大的意义。

这件事,皇帝一直在推行,而且可以说经过六年的努力,张异已经能逐步看到了效果。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