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页(1 / 1)

加入书签

('

他本人对亲情也十分看重,他回应道:

“太子妃言重了,我这次犯了错,出来才知道太子妃为我这罪人忧心,蓝玉十分惭愧!

在此,我也谢过太子妃救命之恩!”

蓝玉说完,一饮而尽。

常氏点点头,又望向张异:

“弟弟,你是我救命恩人!我常家欠你颇多!

当年若不是你提醒我,我们也不会将父亲从鬼门关拉回来,就是妾身……

算了,你懂的!

虽然你我二人没有血缘关系,但姐姐却与你投缘!

姐姐失了两位至亲,却也多了你这个弟弟!

希望咱们姐弟俩,能当一辈子的姐弟!”

张异能听出常氏这番话的真诚,认真点头。

他没有直接回话,而是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朱标略带复杂的神色,看着眼前的三人。

常氏等张异喝完酒之后,再说:

“正因为舅舅和弟弟你都是我的家人,所以我才希望你们的能一笑泯恩仇,一起为大明效力!”

“一家人,说得好!”

张异一本正经给常氏抬轿。

“姐姐您放心,蓝将军这种英雄人物,岂会不拘小节?

我和蓝将军好着呢,姐姐不用担心!”

蓝玉也附和道:

“太子妃,我和张真人是不打不相识,就如你说得,大家都是朝廷的人,也跟太子妃是亲人,能有什么仇怨?

又不是什么杀亲的死仇,有什么过不去的?”

张异和朱标闻言眉头一皱,回头却发现蓝玉没有任何异常。

这大概只是一个比喻吧?

二人松了一口气。

张异也举起杯子,宽慰常氏。

常氏见成功将二人的仇怨化解,十分开心。

看着舅舅和张异和解,大家一家人开开心心,她也跟着开心。

常氏本来还想多聊一会,

不过她有身孕在身,就不便久留。

她由仆人扶着,回内院休息去了。

只留下太子和张异,蓝玉三人喝酒。

朱标没有叫仆人陪同,蓝玉主动站起来,给二人倒酒。

他的态度十分谦恭,让朱标大为满意。

“蓝玉,你想回战场?”

朱标知道蓝玉最近的乖巧背后,究竟藏着什么心思,干脆点开。

“太子殿下,咱就只会打仗,您看现在我在京城里坐着,早就坐立难安!

还望殿下看我以前也为国家立过功的份上,跟陛下美言几句!

我想打仗,我想立功,将功补过!”

朱标笑道:

“难得你有这份心也好,但如今朝廷的重心,已经不在北方……

至少未来三五年,朝廷肯定以远征日本为主!

难道你还要去玄武军,跟你姐夫,还有章存道抢功劳不成?”

蓝玉闻言道:

“只要陛下允许,有何不可?

男儿志在四方,陛下所指之处,我蓝玉愿带将士们前往……

为陛下出四年前那口气!”

大明准备远征这件事,虽然朱元璋很少声张,可朝廷的高层,早就心知肚明。

北平大战之后,朝廷的重心主要集中在两个上。

一个是迁都,如今的北平,被战火洗礼后的顺天府。

新的皇宫已经开始修建,皇帝拆除了前元的皇宫,修建属于自己的都城。

为了这件事,应天府的皇宫工程,都已经停止了。

张异知道这件事的时候,还颇有些遗憾。

因为历史的改变,南京故宫很多应该在后世出现的宫殿,大概也会停下来不修了。

而顺天的皇宫,将按照他的设计,重新布局……

至于第二件事,自然就是远征日本!

自从洪武二年,朝廷出使日本,被杀了使臣之后。

洪武四五年,都有文臣让朝廷再出使日本。

皇帝对于这些提议,一概置之不理。

百官也隐约猜到,朱元璋在憋着一口气。

这口气,憋着快五年了!

从组建玄武军,到扩建,到常遇春成为浙直总督。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指向朝廷即将出海的决定。

这件事,在朝中也是议论纷纷。

华夏自古以来,少有出海征伐的例子。

而上一个比较著名的案例,就是蒙古北伐日本,遭遇神风,最后折戬沉沙。

这件事,也被文官们当成阻止北伐的借口,一直在朝着皇帝进谏。

所以提起明年的东征,在场三人,都是心领神会。

这一战,谁都不能阻止皇帝报复的决心。

“也不是不行!”

朱标有心培养蓝玉,他低头很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如果蓝玉能和章存道,大哥沐英一般,在东征中立下功劳,也算是美事一件。

他从老朱那里为蓝玉求饶,蓝玉如果能快速立功。

对于他而言,也是一个树立威信的好机会。

不过朱标没有第一时间答应,而是转问张异:

“张家弟弟,你能测算未来,看这件事如何?”

张异微笑:

“来不及了!”

“来不及……”

张异的态度明显是不同意自己去浙江,蓝玉有些不高兴。

不过他说的是来不及,而不是不能去。

所以二人的目光都朝着他看过来。

“水军的战斗和陆战不同,船是固定的!

沐英,平安,章存道,加上常将军!

如今大明的军船都不够分,如何能多给蓝将军一份?

且水战最重要的,是有一支自己能如指臂使的舰队,就算蓝将军去了浙江,他来得及去熟悉水战吗?

如果贫道猜得没错,明年开春,咱们大明的战船就要出海了……

到时候蓝将军是跟着常将军打酱油吗?

贫道以为,还不如让蓝将军回到熟悉的战场!

我岳父徐达在那边,他和蓝将军配合也好!

如今蒙古的主力虽然没了,可小股的战争还是会有的!

蓝将军回去练练兵,也许能赶上第三次北伐……”

张异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蓝玉心中的不满,也逐渐散去。

他低头思索,这道士说得好像还真有道理。

玄武军从洪武二年起,早就被人给占据了主要的位置。

无论是亲手组建玄武军的章存道,还是出海归来的沐英和平安,都是绝对的核心。

常遇春是靠着自己的威望,才愣是在这场东征中夺了一个位置,就算是这样,常遇春也花了大量的时间,让自己去适应从陆战到水战。

他蓝玉一没资历,二没经验,去浙江确实讨不得好。

还不如老老实实在北境,谋求一个夺取元庭的机会。

朱标见蓝玉的表情,知道他也被张异说动了,

他哈哈大笑。

“行,那就去北方,回头本宫跟父皇说一声……”

蓝玉闻言大喜,又要跪下。

朱标将他拉起来。

三人闲聊着,其乐融融。

蓝玉喝酒喝到忘情处,还跟张异勾肩搭背。

终于喝完了,朱标对张异说:

“张家弟弟,你留下,今晚陪本宫聊聊天……

蓝玉,本宫让人送你回去!”

“殿下,不用,我有仆人在外边等候……”

蓝玉赶紧摆手,让朱标不用跟着自己。毕恭毕敬给朱标行礼之后,蓝玉跌跌撞撞离开太子府。

除了府,他的眼神马上变得凌厉起来。

回头远远看见朱标,正搭着张异的肩膀,看起来很亲密。

蓝玉对胡惟庸的说辞再次信了几分。

自己如果将张异杀了常茂的事情曝光出去,没有人会替自己报仇。

甚至皇帝和太子都未必会站在他身边。

要报仇,只有依靠自己和跟自己拥有相同立场的人。

“走吧!”

蓝玉有了这层觉悟,上了车,消失在应天府逐渐被夜幕笼罩的街头。

“常茂的死,父皇告诉本宫了!”

朱标和张异进入书房,屏退左右之后,朱标对张异坦白。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