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页(1 / 1)
('
让他来建设都城,其实也是一件大功劳!
如今龙虎山都在传,张家一门两真人,张宇初是嫡长子,得了原来的法脉!
而张异则是另开一脉,以后正一道,恐怕要南北分治了!
而天师的名号,很有可能会落在北方,落在张异身上!”
徐家丫头给孟瑶说着最近的局势,道:
“京城中,已经有皇帝准备让张异主持迁都事宜的说法,这也是在给他封国师造势……”
徐家丫头和张异订婚之后,二人的关系亲密不少。
有许多私密的事情,张异会与她说。
老朱是个别扭的人,当初他看不惯天师府,所以随口找了个理由,用天岂能有师的名义,剥夺了张家的天师号。
虽然这只是一个虚名,但对于张家而言,这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虚名。
老朱要还回去,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哪怕他答应了张异,也要一步步将他抬到配得起天师的身份。
张异私下还跟徐家丫头嘀咕过,老朱没有嘉靖爽快。
嘉靖是谁,他没说,但关于皇帝的心思,徐家丫头大概也是理解的。
“迁都的国礼,陛下不让张老真人主持,却让张异……”
孟瑶闻言,也是大吃一惊。
徐家丫头知道得比她多一些,洪武三年那场事之后,皇帝虽然没有见怪张正常,却也很少用得上张正常。
他虽然给了张正常许多赏赐,却很少再让他出现在公共场合。
朱元璋心眼小,这点其实可以看出来。
但他对张异的态度,却是极好!
不过这也是因为张异确实给老朱长脸了。
这些年,大明的国力,一直在稳步上升……
经历过将近十年的休养生息,大明的人口也逐步上升。
朝廷为了迁都,除了沿袭大元的海上运输路线之外,也准备另开漕运。
人口恢复之后,加上摊丁入亩减少了百姓的负担。
朱元璋也终于敢开始修缮京杭大运河……
不到十年,华夏大地从以前的饿殍满地,到今天百姓的安居乐业。
虽然说盛世夸张了一些,可华夏确实有了盛世的趋势。
而这一切背后的主导者,就是她的未婚夫君,张异。
……
“周通,你这是有什么好消息要跟我说吗?”
顺天府,皇宫!
被皇帝封为北京的紫禁城,也逐渐接近完工。
没有了南京的紫金山,但元朝皇宫的废料,却堆起一座景山。
张异走在紫禁城的城墙上,看着那座因为歪脖子树而闻名的人造山。
他回想起洪武七年初与皇帝畅想的未来,如今逐渐实现。
张异总是有种,恍惚和不真实的感觉。
“真人!”
周通见身边的张真人又走神了,不由出声提醒。
两年不见张异,那位以前还略显稚嫩的张真人,如今终于成长成一位翩翩少年。
这是这些年,随着皇帝对他越发重视,这一位身上的威严,也越发重起来。
周通此时已经是锦衣卫第二号人物,却依然不敢对张异放肆。
“周大人,不好意思,又走神了……
您看这紫禁城怎么样?”
“跟南京皇宫一模一样,但似乎又有了许多改变?”
周通看着下边的皇宫,有些熟悉,也有点陌生。
张异笑。
北京紫禁城,本身就是照抄南京紫禁城。
这里的布局,几乎和南京一模一样。
张异虽然有一颗想要改变历史轨迹的决心,但对于许多文化上的瑰宝,也藏有敬畏之心。
除了加入一些现代元素的排水渠道,还有类似厕所,暖炉之类的享受设施。
他对于紫禁城的格局并没有做任何改变。
“北京虽然好,可宫里许多贵人身上有疾病,别的不说,皇后娘娘身体就有些不适……
所以贫道按照以前的设计,加强了冬天的保温工作!
其他的,都是抄自陛下的设计!”
二人说完,回身。
如果说紫禁城张异并没有做太多改变的话,他此时面对的北京城,却和古老的顺天,多少有些不同。
原来的顺天府,是朱棣在洪武皇帝逝世后所建设。
可张异将这个时间进程提前了几十年,他拥有比朱棣更加充裕的时间。
北京城的设计,朱元璋全程交给他处理。
他也按照他一个现代人期望的模式,想要打造一座新京城。
干净,卫生,地上有能硬化的路面,就算是百姓,也能享受到良好的排水系统。
应天府虽然是都城,
可正如这个世界上其他所有的城市一样,一到雨天,雨水和泥泞的屠戮,带着各种牲畜的米田共漂浮的画面,张异并不希望在北京看见。
只是当他真正建设的时候,其实也遭遇了一些麻烦。
不说朱元璋这次好不容易咬牙支持张异,钱任由他花。
可老朱答应,以中书省和户部为首的官员却不答应。
张异乱花钱,哪怕他在北方避风头,弹劾也是不断。
远处,以砖混结构建筑的小楼,正是张异对这座古老城市尝试的改变。
北京城既有古香古色的木质建筑,同样这座承担着防务的京城,也有着军事用途的建筑。
砖混小楼,可以成为城防的堡垒,同样也会成为民宅。
张异将玄武军海南军营和春秋学院学生宿舍楼的经验,复制到北京这边。
“真人靠着修城,可是赚了不少……”
周通顺着张异的目光望过去,脸上露出羡慕之色。
同事他嘲讽道:
“看着您赚钱,比杀了那些官员都难受!
不知道当初他们反对,弹劾您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您其实是帮朝廷省钱?”
张异闻言笑了,他想起一年多前的经历。
这座城市的督造,本来没有他们什么事。
他老老实实找朝廷要钱,去完成老朱的设计。
只是,在给南京城道路硬化和下水道系统这件事上,张异和户部的人又起了分歧。
不过这次户部的理由很充分,就是省钱。
谁都知道皇帝节俭,但张异却将钱花在他们认为没必要的地方。
官老爷们,不会亲自去走那些泥泞的道路,哪怕是清廉一些的官员,也不认为将钱花在百姓身上有什么好处?
这是士大夫集团千年以来的潜移默化,哪怕是老朱也无法说服他们?
因为张异的坚持,南边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张异干脆上书,请皇帝将路面硬化的工程包给自己。
自己垫资修路,可是路边的土地盖房,交由自己去卖。
这种前所未有的开发商模式,古人哪里见过?
经过皇帝和中书省的商议,百官也觉得此事可行。
他们以为张异会赔钱,只是没想到张异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将这些人打得措手不及。
张异第一次,在北京城中盖起了美轮美奂的小区,还有一间间临街商铺。
然后他反手用日月时报,给自己打了个全国都知道的广告!
靠着从后世抄到的地产广告文案,他吸引了一大批眼红,准备来京城发展的富商前来买房。
加上张异自己设计的房子,在舒适性上确实不错,而且张异的营销手段一套一套,什么捂盘惜售,饥饿营销。
愣是将北京这个大多数人看来不算安全的都城,变成富商们趋之若鹜的投资地。
靠着房地产,张异赚到的钱,几乎让他富可敌国。
据说当进京城的房子预售的时候,南京那些官员都傻眼了。
这世间居然有如此赚钱的门路,而且赚钱的速度跟抢劫差不多。
而张异用赚到的钱,确实改善了应天府的居住环境。
朝廷临时修建的水泥厂,他成了大客户。
而且他足额缴纳了足够的税金,让皇帝也喜笑颜开。
第一次尝到房地产甜头的老朱,也依样画瓢,跟着张异赚了一笔。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