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页(1 / 1)
('
那他凭什么相信,你能节制朕?”
老朱这话,让朱标额头都忍不住冒出冷汗。
姚广孝是真敢说,他就不给张异,给自己惹下杀身之祸?
“贫僧不能,但贫道要来做的事,就是节制皇帝!
所以贫道觉得,我这师尊不讲义气,得罪人的事他不出头,倒是交给贫道。
陛下若是找麻烦,可自去找我师尊,千万不要牵连贫道!”
见他一本正经的甩锅,老朱和朱标不禁笑出声来。
姚广孝身上,确实有一种莫名让人亲近的特质。
这大概也是他,能在原来的命运中,有大成就的原因。
朱元璋发现,就在他这番插科打诨中,自己对他的戒心却是少了许多。
“可……”
姚广孝突然话锋一转。
“在其位,谋其政!
如果陛下真的认可贫道的文章,想让贫道去推行货币政策。
贫道就是拼着杀头,也要节制皇帝……”
御书房的氛围一下子凝重起来,朱标也捏了一把冷汗。
老朱用森然的目光盯着姚广孝,却只见对方平平淡淡,一点都不被朱元璋影响?
“你不怕死?”
朱元璋问了一句,姚广孝淡然道:
“怕死得毫无价值!
若此时陛下问贫道怕不怕,贫道怕!
若贫道得陛下垂青,主持了货币改革,贫道不怕!”
“好一个不怕死的姚广孝,哈哈哈哈……”
朱元璋听着姚广孝的回答,不怒反笑。
“难怪张异会推荐你,在其位谋其政,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确实不错……
朕也看了你的文章,也明白你的意思,来人,赐座!”
朱元璋让太监搬来一张椅子,让姚广孝坐下。
“你给朕说说,关于货币政策的事……”
“这些东西吗,都是师父所教,不过贫道也有自己的理解,陛下……”
姚广孝想了一下,将张异给他灌输的,关于经济学原理给朱元璋一一道来:
“首先,什么是货币……货币就是一般等价物……”
姚广孝曾经跟张异说过,货币改革这件事,最难的地方就是说服皇帝。
没有人喜欢手中的权力被限制,而发行货币,恰恰就是要控制皇帝心中的欲望。
从最早的贝壳开始,姚广孝将货币的本质说得明明白白,也说明了,朝廷发明货币的话,其中的铸币税。
用通货膨胀收割百姓,是每个当权者经受不住的诱惑。
可是一个上升的王朝,如果控制不住这个,那将信誉破产,更加严重的,就是百姓被收割之后,贫富差距带来的政局不稳。
朱元璋听得非常认真,时不时还问问姚广孝的问题。
“你师父曾经说过,改朝换代无非是天下人没了上升通道。
你姚广孝说的贫富差距,大致也是一种意思,朕明白了!
在货币这件事上,朕可以考虑你的意见?”
姚广孝一愣,朱元璋这么快就接受他的意见?
在他前来的路上,姚广孝早就做足了准备,去说服朱元璋。
他心里的手段,还没用出十分之一,老朱就接受了?
“随心所欲,固然是君王所愿,可君王也有君王的责任。
让百姓安居之类矫情的话朕不说了。
就是为了大明长治久安,皇帝也要懂得节制的道理。
难道姚爱卿以为,朕就是个不知节制之人?”
姚广孝若有所思,在他来之前,他还真是如此以为的,哪怕张异告诉他,他可能错判了皇帝。
这其实也不怪谁,朱元璋在执政中,手段激烈。
这让人往往以为,他是个不懂退让的人。
“太子,朕的话也是说给你听的……”
老朱在和姚广孝说话的当口,还不忘顺便教育朱标。
朱标赶紧站起来,表示受教。
“别这样看着朕,朕虽然没有太宗的气度,但也不是什么昏君!
当年张异劝朕改革宗室制度,朕不也是从善如流。
事实上,朕一直也希望有个人,能够提醒朕,以前朕期望刘伯温,但他已经辞官了。
后来朕觉得你师父不错,可他偏偏不愿入朝为官。
现在他将你推给朕,朕就给你一个机会。
朕要看看,你如何节制朕!
姚广孝!”
朱元璋喊了一声,姚广孝心领神会,赶紧给老朱跪下:
“臣在!”
“既然你说,货币的发行应该独立于户部之外,朕就让你试试,将货币发行的事情交给你去做!
不过此事你要做得漂亮,你说的银行,朕也会支持你成立!
你姚广孝,就是这银行的第一任行长,姚爱卿,你可千万不要辜负了,朕对你的看中!”
姚广孝闻言,低头同意。
关于银行的架构,权柄,还有限制,姚广孝都写得清清楚楚。
他不怕老朱不信任他,就怕老朱对权责划分不清。
既然朱元璋给了他足够的信任,他就听从张异的,放手去干。
当大明的官员,姚广孝并不上心,
但这改天换地,有他姚广孝一份。
“那个叫方孝孺的孩子,应该也是你培养的嫡系吧,我听太子举荐过他,说他也是人才,那就让他也跟着你吧。
还有,你若觉得有合适的学生,不超过十人,可以一并加入!”
朱元璋在筹备银行这件事上,表现出对姚广孝极度的信任。
姚广孝有些意外,同时也有些感动。
既然皇帝信任他,那他没有道理不去努力做这件事。
“臣,多谢陛下!”
“去给朕做一套方案上来,以后你可以随时入宫,跟我汇报……”
所谓的银行,还是朝廷组建的中央银行,这件事在大明也好,在华夏也罢,都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朱元璋暂时也没想好怎么给姚广孝定品阶,干脆缓一缓再说。
姚广孝领着朱元璋朱元璋的命令,出门的时候都还震撼不已。
皇帝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配合他了,而是全力配合。
自己封赏也就罢了,老朱给他是个当官的名额,意味着春秋学院有十个学子能绕过科举,鲤鱼跃龙门,从此飞升。
而作为经手人的姚广孝,等于刚刚进入官场,就获得了十个可以依靠的嫡系。
姚广孝迷茫了。
“父皇,您对此人,似乎好的过分……”
朱标对于朱元璋的决定也疑惑不解。
“张异跟朕提过姚广孝这个人,他曾经提过一点,就是此人不慕权势,且对老四非常忠心。
这样的人,既然朕准备用他,就要给足他足够的权势。
让他归心,他才好为朕办事!”
朱标若有所思,简而言之,张异对姚广孝的判断就是。
他虽然桀骜不驯,但如果你对他是示之以诚,一旦他信服你,将会比任何人都忠诚。
“这只病虎,就看朕能不能降服了!”
“他若是病虎,父皇必定是伏虎罗汉!”
朱标给朱元璋一个小小的马屁,老朱很是受用,不过他心中,还有那么一丝疑虑。
姚广孝回京之后,朱元璋的改革马上开始。
按照姚广孝的设计,或者说就是张异对后世央行简化后的设计,发型大明宝钞的权柄,被皇帝分到新成立的央行哪里。
不过朱元璋没有叫做央行,而是宝钞局。
而主持宝钞局的姚广孝,直接成为三品大员。
这空降的三品,一时间引发了朝堂的震动。
而宝钞局一出,首先动的就是户部的权柄。
户部失去了发钞的权力,或者说,天下发钞的任务,都需要姚广孝来管理。
发钞这件事本身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大明宝钞锚定的,是朝廷的税收,也是国库中的钱银。
等于国库的白银和粮食,都是大明宝钞的锚定物。
户部理论上,还要找宝钞局借钱。
这一下子给满朝文武炸了毛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