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页(1 / 1)

加入书签

('

在他看来,胡惟庸最有可能调动的人有几个部分,一个是他拉拢的死党,也就是这些年跟他关系亲密的勋贵,不过哪怕是勋贵,想要调动兵马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外两种,姚广孝想不到,可是张异却觉得有可疑的对象,那就是倭寇和蒙古人。

一旦怀疑了胡惟庸,师徒二人又联想到胡惟庸主动调到京城的事。

他完全可以借助迁都的机会,让一些人神不知鬼不觉的融入这座城市里来。

无论是蒙古人,还是倭寇……

这些人从外貌上并不会引人注目。

但如果有心找,这些人同样不难寻出来。

有老陌去办这件事,张异放心。

他的注意力,重新转回到迁都这件事本身。

繁琐的礼节,本来就是一个十分磨人的过程。

在老张没有上场的时候,张异感觉到他体力上的不支。

舟车劳顿,加上他身上的病,都在折磨这个本应该人在壮年的父亲。

老张之所以还能在这里等着,本身就是有一口气在撑着。

张异能够感受到父亲的痛苦。

“到贫道了……”

张异想着事,神情恍惚。

倒是老张一直在注意着仪式的进展。

那场离开应天之时的国祭,在顺天这边,同样要进行一场。

“爹!”

张异发现老张的呼吸有些急促,有些担心。

“十年了……,贫道终于等到这一天……

不用扶着贫道,这是贫道自己的修行,贫道会自己走完!”

给张异一个放心的眼神,张正常缓慢,且坚定地走出人群,一步步走向高台。

很慢,很稳。

老张的步伐,别人丝毫看不出他的身体状态……

仪式进行得很顺利,并没有张异担心的事情发生。

等到结束之后,皇帝对一些人进行封赏。

首当其冲,就是张正常。

当太监喊出嗣汉天师的封号之时,下边的官员也出现不小的骚动。

众人的目光,不是望向张正常,而是在人群中寻找张异。

谁都知道,朱元璋肯自己打了自己的脸,将洪武元年做下的决定推翻,让天师之名重归龙虎山,是张异的功劳。

类似胡惟庸、汪广洋等人,马上明白了这些年朱元璋的操作。

从天师到国师,又从国师到天师……

龙虎山这些年的努力,就是为了此时。

“微臣,谢皇上!”

高台上,老张感激的声音,张异隐约可以听见。

十年心病,十年夙愿。

如今终于迎来了完结。

“张爱卿,起来吧!

爱卿和龙虎山这些年为大明做的,朕心知肚明!

尔身为道人,却承担起了教化天下人的责任。

朕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

这天师之名,龙虎山受得起!”

老朱一番话,等于将【天师】这个名号,又做了新的名词解释。

张异闻言,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果然不管是黑的,还是白的。

反正皇帝一张嘴怎么解释都行。

不过结果总算是好的,张异的心情也不免激动。

十年,他用了十年,为他当初那句“天岂有师乎?”买单。

“张爱卿!”

老张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一路支撑他的信念也放松下来。

他一个趔趄,却要倒地。

朱元璋一把,将他扶着。

主持国祭的天师,如果倒了,对于皇帝和大明而言都不是好消息。

老张勉强站起来,状态很差。

“张爱卿,保证身体!”

“爹,我都让您不要舍了道行,去给大明欺负……”

张异从人群中冲出来,一脸悲伤。

朱元璋:……

这小子倒是急智,一句话就给老张化解了尴尬。

不过你碰瓷大明是怎么回事?

老朱晃眼之间,张异已经冲过来,跪在地上:

“陛下,请陛下原谅我爹的自作主张……”

他那套说辞,在场的官员大概率是不信的,但在这个迷信鬼神的年代,许多底层的武将和士兵未必不信。

张真人为大明祈福,折了道行。

这故事版本看起来,也算是将老张身体不行的事情糊弄过去了。

老朱瞪了张异一眼,让张异将老张扶下去。

属于张正常的戏份落幕,但他作为皇帝的表演,还刚刚开始。

“张天师为我大明舍身,朕甚是感动,国师,今晚你和你爹都住在皇宫吧,朕找太医给你们瞧瞧……”

“谢皇上!”

张异扶着张正常,提前告别这场聚会。

“爹,您……”

“放心,一时半会还死不了……”

老张和张异出了队伍,宫里的太监赶紧过来,张异确认老张没事,想起另外一个正事。

他回头,却刚好和胡惟庸的目光碰到一起。

这位已经当不了几天宰相的中书省右相,一直在关注他。

胡惟庸见张异发现自己,嘴角挂着诡异的笑容,他朝着张异微微颌首,显得得意洋洋。

张异在那一瞬间,就确定这个家伙大概率有事。

他心中的危机感也起来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比他更加确定,胡惟庸会造反。

哪怕他有着太多的不可能,

但张异依然相信史书。

“不知道老陌那边,有没有消息?”

张异在思忖的时候,老陌已经破开了陈珂家的门。

“真人托我过来,问您一件事……”

第三十四章 提前暴露,朕想当你爹

陈珂正在算账,老陌突然冲进来,吓了他一跳。

他一开始还戒备,发现是老陌之后,笑出声来:

“原来是离兄弟,你怎么有空来了?

真人和姚大师,应该还在陪着皇上……

对了,你说真人找我做什么?”

陈珂见老陌言语严肃,也逐渐收拢笑容。

老陌跟在张异身边多年,又是锦衣卫出身。

既然他如此着急,又是张异让他来找自己,肯定有什么大事。

“真人知道你在顺天府路子野,市井这边,有你不少产业。

你可留意到,最近应天府内有大量外人存在?”

外人?

陈珂眉头微皱,所谓的外人是指什么人?

“不知离大人您说的外人,是什么人?”

“蒙古人,倭人……”

老陌如实转达姚广孝和张异的话。

“蒙古人和倭人?”

陈珂闻言不由苦笑:

“大人,蒙古人在北京城,那可是遍地都是。

陛下拿下大都,对于汉人之外的民族,并没有清算。

您要是让我在这里找某些蒙古人,那可是太为难我了!

而倭人,应该也很少……”

“姚大人说了,这些人应该是成群结队,很少出现!

而且人数一般是数百人,甚至更多,但他们应该会以几十人一群,分散居住!”

张异和姚广孝早就料到找人的艰难,直接给出这些人的画像。

有了范围,陈珂想要找人,似乎就有方向了。

“我让陈满过来,马上吩咐下去,让他手下的人去看看……”

陈满这些年闲着无聊,也逐渐掌控了顺天府的时间帮派。

有锦衣卫这层关系,他的做法隐约得到了来自官方的支持。

市井底层的重要性,朱元璋在南京时就见识过。

所以陈珂将陈满叫过来的时候,陈满闻言只是点头,马上将命令发布出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老陌想要的消息,很快有了回应。

陈满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似乎,有……”

他的回答,让老陌和陈珂的精神马上提起来,真的有?

张异的猜测是正确的?

“这阵子,很多兄弟确实发现,城里多了许多陌生人,他们深居简出,不引人注意!

但有些人不小心暴露出来口音,话语,确实很像倭寇!

如果放在平时,可能早就被人发现了!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