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页(1 / 1)
('
通过周通的介绍,他倒是了解了这些年的变化。
北京城,这座古香古色的城市里,却多了一些工业化后的痕迹。
张异看着迎面而来的一辆自行车,表情颇为怪异。
“自行车造出来了?”
当年他离开的时候,曾经给吴葆和他们留下一些图纸和要求。
至少自行车,对于工艺细节的把握,当时的吴葆和他们还不能做出来。
五六年的时间,张异料得没错。
一旦知识开始传播,哪怕他从中什么都不做,历史的车轮依然会朝着前方推进。
“没错,吴葆和吴大人,通过这些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当年国师留下来的设计……
这个自行车,如今能卖上一百两银子,还供不应求!
如今朝廷也打造了不到一百辆车,陛下在宫里也有一辆……
除了拿出一部分拿来拍卖,剩下的陛下只赏赐给少数人。
您看到的这位,是分到我们大理寺衙役用的……
根据姚大人的规划,接下来的时间里,
大明应该会建立一座自行车厂,争取将自行车的价格降到十两银子之内……”
“铁矿的供应够?”
张异马上询问其中的关键问题。
在钢铁缺乏的古代,加上为了防止百姓造反,
铁器一直是被管制的。
“够,这是陛下亲自下令的,应该没有问题……”
张异闻言,若有所思。
随着燧发枪和火神枪的普及,火器的装备,使得朝廷对民间冷兵器的戒备进一步下降,加上采矿业的发展,
许多东西也逐渐放开限制。
自行车卖的贵,张异并不奇怪。
因为这东西哪怕在他前世,父辈爷爷辈的时候,也是一种贵重物品。
让张异觉得欢喜的是,自行车的流行,意味着这个世界的底层研究,也走上了正途。
比如骑车的轮胎,没有足够稳定的香蕉供应,是没有办法满足自行车推广的需求的。
这些东西,他曾经对姚广孝说过,也有过详细的计划书。
既然他能推行下来,想来前置的麻烦,都已经被解决了。
“看来,一切的发展,比我想象中要快……”
张异深吸一口气。
随着皇帝全力推广,在规模化和工业化方面,大明的进步确实飞速。
“那是,不过如果有国师把关,这速度还能提上一提!
陛下倒是经常念叨国师,说国师乃是老天爷送给大明的瑰宝。
如今我大明虽然不比盛唐,却也差不多了……”
对于周通的马屁,张异只是笑笑,并没有真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他们来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临近夜晚。
皇宫的门也要关闭,所以进宫面圣只能安排到明天再说。
周通将张异送到国师府。
里边早就有人将该打扫的东西都打扫好。
张异入住之后,他还安排几个锦衣卫,护着国师府周全。
张异就这样安安静静地,准备休息。
前几年还住得舒服的国师府,如今再回来,却是住不惯了。
张异干脆去书房,看能不能找点什么东西看。
当他发现书房里,居然有历年的日月时报的时候,满是欣喜。
日月时报,早就成为大明百姓生活的一部分,但张异在龙虎山的几年,因为守孝的关系,他倒是很少看。
虽然守孝之后,他恢复了阅读,但毕竟也有几年空白。
于是乎,他开始津津有味地读着大明的旧闻。
报纸是最能看出过去数年大明的变化,张异正津津有味地读着,突然,外边有了动静。
似乎有个东西,砸在他的窗户上,发出一声响。
张异被惊动,走出去四处张望,却没有发现任何人在。
他看见地上有个小纸团,里边包裹着石头。
张异将纸团捡起来,进入书房。
“常茂……”
一个已经在张异记忆中消失许久的名字,重新出现在他的眼前。
“皇帝准备启动常茂案调查?”
张异看到这个答案,顿时病寒彻骨。
是谁给自己传的纸条,张异并不知晓。
可是纸条上的内容,由不得他不重视。
常茂之案,严格来说仅有他和皇帝两方知晓。
除此之外,就算是姚广孝等人,张异也没有轻易说过。
这传话的人很明显,并不是朱元璋的人。
那是谁给自己传的?
难道是周通?
张异的脸色变得十分凝重,常茂的事情早就随着朱元璋和自己将他埋骨,而烟消云散。
他的死在在皇帝眼中没有丝毫的意义。
因为皇帝知道完整的过程。
他甚至是这个案子的参与者之一,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依然要重启所谓的常茂的调查。
只能说明,老朱要构陷他,
让他下狱,甚至消失。
张异深吸一口气,只觉得心寒彻骨。
朱元璋的薄情寡义,让他彻底认清楚形势。
不管悄悄警告他的人是谁,张异至少已经知道了,朱元璋对他的杀意。
而他,现在必须想办法自保才行。
可是……
他突然苦笑起来,怎么自保?
他又不是真的神仙,可以踏空而去。
也不会真的雷法,直接御敌万千。
说白了,自己终归只是一个武功稍微高强的普通人。
十人敌,百人敌,也许就是极限。
难道他还真能从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
巨大的无力感瞬间袭涌张异的全身,他自嘲一笑。
“没想到,贫道终归逃不过兔死狗烹的局面……”
张异想到了老张,当年他还活着的时候,他总觉得这位传说中的张天师名不副实。
可他去世之时的那种淡定,又让张异感觉到他的不凡。
如今自己即将面对生死,生死间有大恐惧,袭扰张异。
张异发现,自己看起来并不如父亲那般淡定。
他有个冲动,就是马上离开京城,离开这个危险之地。
只是张异想到了龙虎山上的妻女和龙虎山的千年基业,终归还是叹息一声。
“娘的,给玩砸了……”
他爆了一个粗口,就陷入深深的沉寂之中。
第二日,张异准备进宫面圣,却得到锦衣卫的通知,皇帝今日没空,让他晚点再进宫。
张异越发感觉到,来自于皇宫中的深深恶意。
不过他并没与声张,而是自然而然出了国公府。
他想了一下,第一时间去了北京春秋观。
春秋观是他名义上的道场,也是春秋学院所在之处。
可张异发现,等他到了春秋观,却发现春秋学院早就不在了。
张异找人打听,发现所谓的春秋学院,今年年初已经搬迁了。
自己身为春秋学院的创始人,却不知道春秋学院搬迁的消息。
张异心中的不安感,越发浓郁。
他站在顺天府的街头,这座城市是他造的,但他如今却想不出去哪好?
他就算有心打探消息,却也不知道去哪好?
想了一下,张异让人赶车,前往魏国公府。
如今诺大的北京城,似乎也只有那里才能让自己稍微安心下来。
“是贤婿……”
张异的到来,让赋闲在家的徐达很是高兴。
他将张异接入府中,正好看见有个少年骑着自行车过来。
“姐夫,允恭见过姐夫!”
张异看到的少年,正是已经少年的徐允恭。
“允恭,你长大了……”
徐允恭也算是张异从小玩到大的弟弟,二人之间很是亲密。
“姐夫,你上京,怎么不带姐姐过来?”
“她有喜了,不适合舟车劳顿!”
张异用早就准备好的借口,来应付别人的询问。
“姐姐有了……”
徐家人听着这个新的消息,喜出望外。
徐家丫头跟张异完婚数年,只生下张之维一个孩子(张怀义是观音奴生的),他们还担心呢……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