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页(1 / 1)
('
所以张溪在无奈之下给张飞一坛酒,又是打着年赏的旗号,刘备也说不出什么来。
但刘备知道张飞管不住自己,肯定会找机会去再找张溪要酒喝,张溪要是这次还给,那就说不过去了,说不得刘备要给张溪换个位置,起码不能再让张溪呆在后勤管理的岗位上了。
这也是刘备为什么对酒宴上张飞的行为并没有理睬,在张溪甩锅给他后迅速叫回张飞的原因。
已经看到了张溪的表态就可以了,不能真的让张飞因为这个事儿闹起来。
而这件事后,刘备还是要带着张飞给张溪道个歉,不能让贤士因为这点事儿心里有疙瘩……虽然张溪其实压根没意识到刘备有这么多小心思。
总之呢,刘备带着不情不愿的张飞给张溪道了歉,张溪也赶紧的表示了接受,其乐融融之下,张溪还得到了额外的年终奖金——三十贯钱。
一贯钱是一千文,三十贯钱……嗯,还好刘备安排了两个士兵随从帮着张溪送回去,不然张溪真的带不走这么多钱。
死沉死沉的。
而有了这三十贯,再加上三个月前刘备给的二十贯“安家费”,张溪现在一共有五十贯钱了。
面对着这么大一笔钱,主仆二人都有些担忧。
新野县不是什么大县,这地方的客栈自然也不是什么大客栈,这里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五十贯钱放在房间里,只有一个小仆人看守……想想都觉得危险。
“主人,咱们要不……买地吧?!”小七宝提议道。
这年头人的固有观念就是如此,有钱了,当然是买地咯。
有恒产才能有恒心嘛,而这年头的恒产就是土地。
再一个,在小七宝看来,主人出来分家遭遇不幸,钱财都被抢走或者分光了,完不成分家的任务,主人根本不可能再回颍川去。
而现在有了一些钱,怎么也得先买地,然后一点一点的积累……说不定那天积攒了几千亩地,就在这个新野县成家立业了呢?!
但张溪不这么想啊。
要买地,要成家立业,也得等过了长坂坡那一劫再说。
不然现在就算花钱买了地,等到曹兵一来,自己再一跑,这些地不就又是无主之地了么。
钱白花了。
“咱们先租房!”张溪如是说。
住是肯定不能在客栈继续住下去了。
毕竟自己现在也算是做官了,当官的总要迎来送往的……在客栈里迎来送往算怎么回事?!
所以必须要有自己的房子。
但是呢,买房子这事儿张溪也不考虑……还是那句话,新野不是定居的地方,要定居也得等到过了长坂坡之战以后,再考虑在哪儿定居的问题。
所以,买房子就算了,还是租房子比较划算。
而且租房也不丢人。
除了刘备的左将军府是襄阳豪族黄氏赠送的产业外,刘备手下的其他文官武将都是租房过日子的,自己租个房子不丢人。
所以,临近年底的这几天,张溪依然照常“上班”,小七宝则抽空到处去打听,哪里有房子出租。
也没几天的功夫,小七宝就找到了合适的地方。
不在新野城内,是在城外五里地的邓家村,村老家中有一间老房对外招租。
小七宝去看了回来说,那地方前后两进,前堂是客厅,后堂是卧室,地方不大,但胜在安静,属于族中产业。
而这个邓家村,其实来历也不小。
他们是属于南阳世家大族邓氏的分支。
邓家祖上是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高密侯邓禹。
邓禹本来就是新野人,因此邓家的根基可以说就是在新野。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邓家几经起落,新野县又小,很难发展世家大族的规模,因此邓家本家全员都迁到宛城去发展了,新野县只留下很小的一个分支留守。
现在的邓家村多少有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意思,宛城本家那边认为他们只是分家的产业,根本不管他们死活,而新野县这边的邓家村人还认为自己才是本根,瞧不上宛城的本家……邓家村就这么四六不靠的自己生存了下来,随着两边关系越来越差,最终沦落到靠着租房为生。
张溪倒是不太关心这些,毕竟对他来说,有个住的地方就行。
而且这个邓家村虽然在城外,但距离答应的距离也只有五六里,每天上班的距离和现在差不多,小七宝又说,那地方虽然不大,但各种家具都已经齐备,不用再额外添置,可以省不少的事儿。
张溪决定,抽空跑一趟邓家村,在族老的见证下,双方把租约签了。
然后赶紧的搬家,争取新年第一天,咱能在新家里面过。
第10章 新年
小七宝一阵子的忙前忙后,总算是在年前搞定了搬家的事宜。
不得不说,小七宝真的很能干。
也难怪,当初分家出来的时候,小七宝算是张溪唯一的一个心腹,也是将来作为分家管家培养的人才,本身的能力和悟性不用怀疑。
而张溪之所以要在过年前搞定搬家的事情,也是因为过年的需要。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祭祖,不出门。
可到了初二,那就得出门拜访亲朋好友了。
你要是连个家都没有,住在客栈,那谁会上门来拜访你啊。
所以嘛,张溪才会火急火燎的搬家。
过年前的最后几天是休沐日,不上班,主仆二人在家里一起琢磨,过年拜年要去拜访谁才不会失礼。
这事儿,不仅是张溪需要考虑的,小七宝也需要考虑。
作为一个士族管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帮助主人查漏补缺,这是小七宝的职责所在。
“村老,房东,糜从事,刘县令,这四个人肯定是得要去拜访的!”张溪掰着手指头,数着自己需要出门拜访的人数。
在邓家村安家落户了,那么村老肯定要拜访。
这年月皇权不下乡,很多事情并不是由官府做主,而是村老做主,跟村老搞好关系肯定是必要的。
房东也得拜访一下。
当初签约的时候,房东家是一个管家出面来办理事情的,说是主人不方便……到了新年,肯定得上门拜访一下,表达一下自己的谢意。
至于糜竺嘛……这肯定得去啊,这是自己的直属上官,后勤系统大总管。
而新野县令刘泌,这纯粹是为了将来工作能进展的顺利,提前搞好关系。
张溪是粮草主簿,主管后勤粮草以及各种扎营物料的准备。
这种事儿肯定需要县令的配合才行。
没有县令的配合,张溪到哪儿去征集粮草,又怎么发动徭役让百姓去采集物料……靠自己一双手么?!
因此,这四位肯定是要登门拜访的。
至于一些需要递拜帖的人就更多了,主公刘备,二将军关羽,三将军张飞,简雍,伊籍,赵云,糜芳,刘琰……这些人你就算交情或者地位不够,人家不一定见你,但拜帖该送还得送,不然就是你失礼。
说起来……赵云啊,张溪还没见过呢。
赵云这会儿压根不在新野,说是被主公刘备安排出去有点事儿了,不知道过年的时候能不能回来……张溪还是很期待见到这位白马银枪的赵将军的。
毕竟是“白马银枪,一身是胆”的赵子龙啊,哪个人不喜欢?!
主仆二人再三核对,确认没有照顾不到的人了,这才稍微放下心来,由小七宝去采购拜礼,而张溪自己在家回忆拜访礼仪。
这年月上门做客也是要讲究礼仪的,可不是放下礼物就侃大山,光吃饭都有一大堆规矩,这些《礼记》都规定的明明白白的。
这就显出张溪那一个月的走马灯的作用来了。
如果没有那些走马灯,光是一个现代的灵魂,恐怕在上门拜访别人的第一时间就会出丑,甚至可能因此得罪了人,自己还不知道。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