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页(1 / 1)
('
寇封不自觉的跟在张溪身后,一边跟着一边想,一直道走出三里地去,才突然明白过来。
确实,自己统领一军很威风不假,但张溪也说了,那个兵上不得战场,起码短期内上不了。
而且就三百人,上了战场能干啥,到最后不是押运粮草就是配给哪个将军指挥,到最后还不是一样听人调遣?!
而现在呢,跟着张飞,时间久了就算是张飞的部将了……张飞要是往上升一升,还能忘了自己的旧部?!
再一个,张飞是谁,刘备帐下大将啊,只要有战事,还能没了张飞的份?!寇封在张飞帐下还怕没有上阵杀敌的机会?!
乍一看像是夺了自己的兵权,但实际上,这是刘备打算重用自己的节奏。
想通了的寇封,瞬间又开心起来了,然后抬头看到了张溪那个似笑非笑的眼神,顿时一阵脸红。
整理一下衣服,对着张溪作揖行礼,说道,“多谢兄长点醒!”
张溪却是摆摆手,对着寇封说道,“你我既是兄弟,就不要如此客套……我快到家了,你也早点回去吧,我家可没地方给你睡!”
寇封一听这个就幽怨了。
以前去张溪家拜访,每次都是天黑前被张溪赶回家,寇封想象中的好兄弟“抵足而眠”这事儿,遭到了张溪的强烈反对……寇封真不懂自家兄长到底是怎么想的。
今天也是一样,张溪挥挥手跟寇封告辞,寇封也只好灰溜溜的一个人走三里路回城。
而张溪回家后,也是简单洗漱一下,询问一下小七宝家里的事儿,跟小七小八打个招呼,然后直接回房,点上油灯,开始写军中训练计划。
给寇封帮忙是一回事儿,正式的开始当军司马,主持军营训练是另一回事。
前者只要告诉寇封怎么做就行,后者是要形成训练文书和过程的。
再一个,张溪也得好好的总结一下经验教训,不能把寇封军营的情况生搬硬套到张飞军中,该改的地方要改,改增加的地方要增加。
比如说张飞军中的粮草供应就比寇封的要多,再加上张飞也比寇封有钱,所以这个军中肉食的比例,就可以相对应的提高。
张飞军中士卒的身体素质确实要比寇封军中那些流民强很多,但这年头,没有大量油脂摄入的话,高强度训练下士兵的身体也会受不了。
站个军姿的消耗是小事儿,负重跑的消耗才大……这次张溪可没打算只是练一群只会走阵型的花架子军队出来。
再一个,军中训练的强度也得跟张飞好好的商量一下。
这方面张溪却是没经验,他也怕突然的上强度会让士兵受不了,要是一下子病倒半个营,那个训练也没有任何意义。
各种各样的准备都得想到,还需要慢慢的考察和商议,暂时不能立马决定。
洋洋洒洒的写了两个时辰的东西,然后张溪才上床睡觉。
第二天,张溪让小七宝套车,带上自己昨天晚上写的东西一起,出发去张飞的军营。
嗯,没办法,昨天写的有点多没收住,而这年月的竹简又比较占分量,你要是没个车拉着,可真没有办法全带上。
这也是为啥这年月写东西都要惜字如金的原因。
张溪没这个本事,只能多写点字,然后用一辆驴车给拖着,带去见张飞。
这阵势有点大,还没出村口呢,就把村老给吓了一跳。
“张先生这是……”村老好奇的看看驴车上的竹简,问着张溪。
张溪先是下车对村老作揖行礼问好,然后才回答道,“这是溪的些许公务,带入营中去的……村老可是有事?!”
村老闻言楞了一下,再次看向了驴车上起码三十个以上的竹卷,眼神有些变幻,说道,“老朽无事,无事……”
张溪不太能看懂村老现在的状态,但既然老人家说无事……那就继续上班吧!
张溪重新坐上驴车,让小七宝挥鞭赶路,主仆二人往军营而去。
第24章 注水版兵书
一车三十多卷竹简,也是狠狠的吓了张飞一跳。
“怎的恁多?!”张飞惊讶的问道。
张溪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说道,“昨夜兴致所致……嗯,写多了!”
张飞看看张溪,再看看竹简,眼神里充满了惊愕与佩服。
在张飞看来,张溪能写出这三十多捆竹简,那意味着他至少看过三十多捆以上的书籍……更何况还是一夜之间写出来的。
张飞闻所未闻。
作为涿郡豪族,张飞从小接触过书籍,知道三十多卷竹简意味着什么。
哪怕是《尚书》这样的大作,一共也只有三十三篇,也就是三十三卷……张溪一晚上写出一部《尚书》级别的大作?!
可等到张飞翻看这些竹简的时候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先生,怎的这些书写的……如此直白?!”张飞用着一张便秘脸,问着张溪。
因为竹简这种载体比较笨重,所以这时代的人在竹简上写字,那是能精简就精简,只要不影响意思表达,写的字越少越好。
一字千金嘛,易一字之难,可见古人写书用字的精简程度。
虽然不是每个人写书都能字斟句酌的写出流芳百世的文章,但也从来没人像张溪这样直接把大白话直接写在竹简上的。
张溪这么做,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简直就是在糟蹋竹简。
可张溪也有自己的理由啊。
“这不是按三将军所言,尽量以直白文字,方便军中将士看懂么?!”张溪说道。
张溪也不想写的这么直白,可张飞这家伙不是说太深奥了军中将士看不懂,他不是也不习惯么?!
张飞听着这话,脾气差点上来。
“军中将士又何须懂得练兵之法?!”张飞的大嗓门又发作了。
这是兵书,是练兵之道,怎么可以让所有将士都能看懂。
大头兵们只需要知道该怎么做就好,底层将士只需要懂得执行主将命令就好,需要看懂兵书干什么?!
兵书在这个时代流传不广的原因,真不是因为兵书都写的特别晦涩难懂,而是有人需要他变得晦涩难懂。
不然谁都能练兵,谁都会练兵,这个天下啥时候能真正太平。
像张溪这样直白的练兵之法,落到有心人手里,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张飞都有一把火烧了的冲动。
但你别说……张溪写的确实浅显易懂,张飞看着都觉得顺眼的多,一时间还真的有点舍不得烧。
最后张飞决定,把这些竹简统统打包,安排心腹之人一股脑的全送到刘备府上去。
这种事,还是交给大哥去头疼吧。
而刘备看到这些竹简也是一阵头大,又不敢把它交给旁人,只好自己先看,然后提炼中心思想,自己根据自己的经验,用尽量精简的文字自己写在竹简上……最后才一把火烧了这些竹简。
当然,这是后话了。
现在张溪面临的主要工作,还是跟张飞两个人一起讨论制定军营新的训练计划。
张飞看过了三十几卷竹简后,对张溪的主要练兵想法就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其中有能理解,也有不能理解的地方。
比如说,张飞不懂,为什么一开始要让士卒站所谓的“军姿”,这种只是直挺挺站着的事儿,有什么好练的。
张溪只好耐心的跟张飞解释,站军姿不仅仅是为了站,也是为了锻炼士卒的毅力和耐力,也能让士兵形成一些浅显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张飞表示我不信,站着就能锻炼毅力了?!
然后张溪就让张飞试着按照自己的要求,挺胸,收腹,抬头,提臀,双手紧贴身体两侧的站着。
都没站一刻钟,张飞整个人就汗如雨下了。
张溪本想让张飞体验一下就好,可张飞偏偏不干,说非要试试一个时辰后是什么滋味。
然后就硬站了一个时辰。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