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页(1 / 1)
('
刘备一开始只当张飞在吹牛,也不介意三弟对自己说这样的话,可……刘备也是老行伍啊,也是有军人的骄傲的。
别的不说,刘备对自己的亲兵部曲那是一百万个信任的。
不仅信任他们的忠心,也信任他们的战斗力。
刘备的亲兵部曲啊,那可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白毦兵啊。
这支部队现在的统帅就是魏延,而上任统帅,则是陈到。
倒不是陈到被刘备给一撸到底了,主要是刘备觉得魏延有统帅一方大军的能力,但现在自己手下的兵力有限,给不了魏延这样的统军锻炼的机会,所以才让魏延暂时执掌白毦兵。
至于陈到嘛……那是刘备真正的心腹,暂时委屈一下,负责他刘备身边的情报工作。
而且不管是陈到还是魏延,刘备都不觉得自家的心腹亲兵首领的能力差。
虽然暂时还比不上关张二人统军作战,攻城拔寨的能力,也比不上赵云有训练指挥骑兵的特长,但论起指挥自己的亲兵,发挥亲兵最大的战斗力,刘备还是相信他们的。
真当这些年他能到处东跑西颠的,靠的是自己运气好,跑的快么?!
没有身边这帮亲兵部曲的保护,他刘备早被人抓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刘备的傲气一上来,跟张飞争了几句,然后就被张飞挤兑的,答应在操典上跟张飞的军队比试一下。
刘备的亲兵部曲有五百人,因此决定,双方各出五百人,就在校场上正面对决。
张飞乐呵呵的回营,把这事儿告诉了张溪以及各营小校,隔天就开始在军中选拔,选出五百人来应战。
要知道,这五百人要是赢了,不仅能获得来自张飞的藏酒奖励,还能获得来自主公刘备的赏赐……双份赏赐,谁不想要?!
当然,张飞的最终目的可不是什么赏赐,这些东西他不缺。
张飞的目的,除了显摆外,也是让刘备看看张溪的能力,以及希望这种练兵方法能推广到全军。
最终的选拔结果,是张飞部曲中抽调三百人,加上寇封军中抽调一百五十人,组成四百五十人参战。
不是不想多加点人,关键是鸳鸯阵的操练并不算完全成熟,真正的能完全掌握阵型运行,还能听从主帅将令的,也就这么多人。
寇封的部队是最早训练鸳鸯阵的,他们经验最丰富。
张飞的部曲是身体素质和战斗力最强的,而且张飞指挥起来顺手。
其他部队就没有这个先决条件了,毕竟新法练军,在不熟练的情况下,并不是多多益善的。
张飞乐呵呵的继续在营中主持训练,而张溪呢,再次被徐庶给叫走了。
距离上次上门拜访诸葛亮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
这一个月里,刘备忙着跟荆州的黄氏,庞氏等世家大族打好关系,也联络上了公子刘琦,跟公子刘琦又是喝酒又是聊天,刘琦一感动,“叔父”都已经叫上了。
前期的准备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徐庶觉得吧,这事儿也差不多该谋划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顺便的,徐庶也再次劝说刘备,说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智”,劝说刘备再次登门拜访,请诸葛亮出山。
刘备欣然表示同意。
第一次见面就给了自己一个战略规划,现在刘备也有点期待,第二次见面诸葛亮会给自己准备什么。
而诸葛亮自然没有让刘备失望,第二次拜访,诸葛亮给刘备吃了一个“闭门羹”。
“我家先生出门会友去了,短则数日,长则半月,归期不定。”
徐庶那个尴尬的,差点就想直接砸门了。
诸葛亮在不在家,是不是出门去会友了,徐庶这家伙能不知道么?!
带着刘备来拜访前,徐庶可是专门写信告诉诸葛亮的,就怕这货又出去游玩不在家……现在这是啥情况,玩我呢?!
可徐庶偏偏还不好拆穿了。
这要是让刘备知道,诸葛亮明明在家却避而不见……铁定没有下次,诸葛亮你就老死山林吧你。
而且徐庶也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
诸葛亮这个人吧,书读的比较多,所以也比较相信书上说的那一套。
他认为看人,可以从七个方面去考量。
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占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前面六项,除了醉之以酒外,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诸葛亮都已经试探过刘备了,结果也让诸葛亮很满意。
唯独最后一项,诸葛亮暂时没法得出结论。
他一个山野之人,怎么期刘备这个左将军以事?!
虽然不能期之以事,但诸葛亮也得观其信啊,看看刘备对自己的态度是什么样的,是不是能做到从一而终,是不是用的着的时候用,用不着的时候就扔一边不管呢?!
所以他才会明明在家,却故意说自己外出了,就是想看看刘备的反应。
而刘备的反应就跟三国演义里写的一样。
刘备虽然对没能见到诸葛亮有些失望,但也表示了理解,并且亲自留书一封,拜托童子转交诸葛亮,然后才对着草庐拜了一礼,才带着张溪和徐庶离开。
某种程度上来说,刘备的人格魅力是真的强。
吃了一个闭门羹,还是一个白身的闭门羹,刘备居然一点都不生气,回去的路上也一直在夸奖诸葛亮,感慨这次来的不巧,没能跟贤才畅谈。
这真不是在演戏,对着徐庶和张溪,刘备根本用不着演戏。
他如果真的不满,直接闭口不言就是了,反正他刘备的人设也不是演义线里那个动不动就哭的刘皇叔,这个世界的刘备更贴近史实,他是真的喜怒不形于色的人。
由此可见,刘备是真的在惋惜这次没能见到诸葛亮。
而刘备越是表现的这样,徐庶就越觉得丢人……不仅是他觉得自己没能完成使命丢人,也觉得孔明用这种小花招丢人。
放着如此明主不投,居然还要试探……诸葛亮的看人之道,也不过如此而已。
徐庶最终还是没有戳穿诸葛亮的意思,而是带着啥都不知道的张溪,一起陪着刘备回到了新野。
而回到新野后没过几天,就是刘备军中操典的日子了。
第45章 初成
刘备军中操典,一年一共两次。
春天一次,秋天一次。
上次春天的操典,寇封出尽了风头,而这次秋天的操典,张飞出尽了风头。
原因无他,张飞真的在操典上,指挥着一群拿着各种兵器,看起来像是农民的军士,战胜了魏延指挥的白毦兵。
虽然魏延很不服气,声称只需再给自己一点时间,一定能反败为胜。
理由是他已经杀到了张飞的中军附近,一旦击破中军,就能赢了。
而在场所有的将军们都不信这话。
先不说魏延能不能在中军战胜张飞,就说魏延率领的白毦兵,都已经“阵亡”三成,“带伤无法作战者”近四成,只剩下他率领的那五十人的突击队,以及一些在战场边缘的散兵游勇。
就算魏延真的战胜了张飞,只要不是当场斩杀张飞,给张飞后退的机会,那么等张飞缓过来重新指挥军阵,魏延这个深陷中军的五十人,也是必死无疑。
这场比试,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当初关羽在白马击杀颜良到底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这年月的战斗不是跟《三国演义》写的那样,开战前主将互相单挑,谁赢了士兵就一拥而上……早在春秋时期就没人这么干了。
现在的战斗,大多是大将指挥士卒作战,除非是不得已的情况下,主将是不会亲自出马跟人单挑的。
在这个时间段上,史书明确记载的两军阵前单挑,好像只有吕布单挑郭汜。
而且比起张飞,现在的魏延多少还有些稚嫩,人也好胜。 ', ' ')
↑返回顶部↑